24节气系列 盈视讲立冬

 

“立冬”就是结束的日子开始了。农业的收割已经结束;粮食、果实都开始收藏;动物已经归了它的巢穴,虫子已经蛰伏,这就是一年的结束。...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充盈视野,通畅思维,

欢迎来到盈视书院。

正宗的国学原来还可以这样。

时节不仅是民俗,

寒暑实则是文化。

盈视与您聊闲话,

探索24节气的背后精华。

这里是盈视讲时节。
大家好,今日立冬。我在北方、在北京,这是最难过的一段时间。因为北京是11月15日才会供暖,从10月15日开始到11月15日这一月,天气的骤然变冷,让我们感到北京是没有秋天的。但是屋里还没有暖气。所以日子就过得有点儿痛苦。南方的朋友会说:我们也一直没有暖气,怎么就过来了呢?这可能是北方人被惯坏了的一种习惯吧。

说到这里就想说:这一年的时间,中原大地当中四季非常分明,于是每一个季节都给生活在中原大地的人带来非常明确的感慨。当冬季的寒冷到来的时候,生活在中原大地的人非常明确的感到了一年的结束,所以称之为终,就是结束的意思。今天的“终”字还是绞丝旁一个冬天的“冬”呢!所以这个冬原本就是结束的意思,是“终”的意思。“立冬”就是结束的日子开始了。农业的收割已经结束;粮食、果实都开始收藏;动物已经归了它的巢穴,虫子已经蛰伏,这就是一年的结束。这给人带来的首先是一份慵懒,一分消极。因为农业活动结束了,所有那些奋斗啊努力啊似乎都与现在的外界气象不相符合。所以这个时候人也好像要做停止的事情。
人们首先想到的都是那些悲哀的、不幸的一些事儿。所以古代在立冬的这一日,天子率领所有的三公九卿们到郊外去迎冬神。迎完冬神回来之后他们要“赏死事,续孤寡”。

什么叫”赏死事“呢?古代有人来注释这个意思,是说“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这就是说有死于大王之事的人的子孙要受到一些赏赐。

什么是大王之事呢?我们在《诗经》当中有一首诗叫做《无衣》,说“王于兴师,与子同袍”。什么叫做“王于兴师”?就是大王要打仗,所以“王事”就是大王要打仗的意思。

在《诗经》的《采薇》里还有“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就是大王之事还没有停止,我们也不得安定,所以大王之事就是战争。古人没有爱国的思想,古人都有忠君的思想。所谓“忠君”就是“爱国”,我们今天把这两件事情混为一谈的来看古人,其实有的时候就会解释不通。那为大王之事去安于社稷、守卫边关从而死亡的一些将士,他们确实很可怜。他们的子孙就得不到一些关怀,所以大王在立冬之日要去关心一下他们。所谓“孤”,就指的是没有爹的孩子;“寡”指的是没有男人的妻子,这指的是一个家族当中顶梁柱的那个男人不在,这样的家庭也是应该去安抚一下的。所以在立冬之日,人们所想到的是这些消极和悲观的时日和一些悲惨的事情,作为大王、作为国家他就要去抚恤这样的人群。看来古代我们从国家层面的这种社保机制还是非常的完善的,并且与时代结合得非常紧密的。
当冬天到来的时候,当人们的感受已经奔往悲观与消极的时候,能够得到从天子或者说是国家层面所带来的安慰,当然会让整个的子民们感受到一份关怀和安慰,就更愿意为国家所付出了。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领,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层面,还真是应该在这个季节做这样的事情,它是非常的合情而合理的。

具体到个人身上来说,那自然是更加容易感怀自己不幸的一生,更加容易敏感地发现自己不好的环境,更加慵懒地对待这个世界。

李白,他的人生当中有许多年都是不得志的。他人生两次奔往长安,还有一次奔往幽州,都不是很顺利的得到官职的。所以他有二十多年的生活都在山东的任城,就在今天的济宁的旁边。李白在这样一个冬月,在立冬之日,就写下一个六言的诗歌来表明自己那慵懒的情绪。


《立冬》

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

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满前村。
李白说:笔都冻上了,所以我作了首新诗也懒得写下来了。我们在这里荡开一笔说一说:中国古代的诗歌都是先吟后录的,既然笔都冻上了没写,怎么说自己还作了首新诗呢?可见诗歌都是先吟诵出口的,觉得好才想记录下来,现在因为笔特别冷,都冻上了,所以就懒得再记录下来了。现在去干什么呢?在寒冷的炉子里温一杯美酒,时时的去温。为什么时时的去温呢?因为一会儿就凉了。我就有这样的经验:我坐了一壶开水,沏了一杯茶放在那里,太烫嘛,放在那里呆一会儿再喝,结果,过一会儿茶就凉了,还得再去温水,再来沏这个茶。李白说“醉看墨花月白”,在醉里看一看“墨花”,就是墨写下来的一些东西,或者墨点,还有窗外月亮的白色,还以为是雪下满了前村。立冬的时节还不至于下雪,所以它是一种幻想,李白总是喜欢幻想的。这份慵懒和这份停止,一切都不想做,跟时节达成化一的感觉,还是非常明显的。

过了几百年后,宋代有个人叫陆游,他也是因为壮志难酬,所以到了祖国的大后方去,不能够在前线实现自己抗金派的想法,只能在后方做着一些事情,过着慵懒的生活。自己的日子也过得非常的贫困,所以他作下一首《立冬》的诗歌也在表现这样的一层意思。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陆游说:我的屋子很小只能容下我的膝,这句话抄的是陶渊明的。下面他说:我的墙也很低仅仅能挨到我的肩。这看来他的居住条件不怎么样。“方过授衣月”就是才刚过了授衣的月份,什么月份授衣呢?看看《诗经》的七月就知道了,“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那也就是说刚刚过了阴历的九月。“又遇始裘天”,在《诗经》当中也说到了要做裘皮大衣的月份,这个月份就应该是十月了,现在我们就是阴历的十月。“寸积篝炉炭”,就是说屋子很寒冷,需要点个火炉,但是我的炭火很少,所以只能用一寸一寸的来计算。下边说“铢称布被绵”这个“铢”呢是古代一个计量单位,重量单位,但其实它非常小。也就是说我的被子主要是布做的,里面的棉花只能用铢来称,就可见特别特别少。“平生师陋巷”也就是说我这一生学习的是颜回居住在陋巷的日子。“随处一欣然”,无论到哪个地方都能够很开心。这话里虽然说的是开心,但其实心中有那么多的不甘,这个不甘是说心中还有报国的梦想,还有志向在,但是眼前却只能过这样的陋室的日子,这就是冬天来临了,所以陆游就更加容易想起那不平的之气。陆游的一生都是没有消逝了报国之心的,所以我们小学的时候都学过陆游的那首《示儿》,这样一首立冬的诗歌,也能够让我们看到陆游在寒冷的日子里对于自己人生的感慨。

好了,说了这么多在冬天消极的事情,可是我们中国人是绝对会让整个的情绪与这个世界进行一场调和的。她绝不会仅仅的就这么悲观下去,那人们岂不是要走向一种消沉了吗?在冬天的这个时日,人们首先要武装起自己的身体来,于是就开始进补。所以立冬时节总能够听说一些“补冬”的说法,就是来补充一些食物来补足自己的阳气。最好的东西就是饺子。北方人很喜欢吃饺子,饺子这个东西它的出现有很多种传说,今天盈视就不给大家赘述了,但饺子这种东西为什么在立冬的这一天一定要吃,更多的就是要补足身体的一些阳气,认为能够把一些东西包进去,在冬天开始养生。
所以我们看,在这一集盈视讲立冬的开始,盈视所说的粮食的入库,动物的冬眠以及虫子的蛰伏,它们岂不都是一种养生吗?它们在冬天到来的时候,为自己来年的生命孕育着种子,孕育着能量和孕育着后代,都是有“养”的意思在里面的。所以冬日并非仅仅是“终”,还有收藏之意在,这就是中国人非常完整的中庸的思想了。

所以在立冬的时日也会祭祀祖先。在祭祀祖先的时候,拿出来最好的食物,拿出来最好的酒,告诉祖先:又一年的冬天到来了,我们向你歌唱!感谢你赐予我们生命!也希望来年我们能有美好的日子。于是人们就开始进入了冬季的时日了,要去面对那一场一场即将到来的更加的寒冷的日子了。




盈视讲时节

由北京盈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


    关注 盈视讲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