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净化30000立方的空气?雾霾塔检测结果是这样的

 

环保部直属机构中国环境记协11月20日发布了雾霾塔阶段性检测结果:雾霾塔对其周围空气中的PM2.5有一定...





环保部直属机构中国环境记协11月20日发布了雾霾塔阶段性检测结果:雾霾塔对其周围空气中的PM2.5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效果不稳定且作用范围十分有限。中国环境记协秘书长刘国正表示,从一开始他们就一直强调雾霾塔的作用并非是指望它治理和消除雾霾,而是看中了它的宣教和警示作用。他透露,雾霾净化塔将更名为雾霾警示塔,系列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将继续。

由荷兰著名设计师丹﹒罗斯加德设计的雾霾塔在北京展出后曾引发争议,争议的焦点是质疑它的治霾效果。对此,中国环境记协表示,他们从一开始就主张雾霾塔的主要作用是以此来唤醒公众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并没有宣传和强调它的治雾霾效果。

因此,质疑实际上是对雾霾塔作用的一种误读。

至于雾霾塔到底有没有去霾效果?中国环境记协专门请两家有检测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了对它阶段性测试。中国环境记协今天公开了测试结果。中国环境记协表示,雾霾塔塔对其周围空气中的PM2.5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效果不稳定且作用范围十分有限。 荷兰方研发团队也表示,仍将坚定不移的致力于对雾霾治理的探索。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强调,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为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所作的科学实验和探索,都将一如既往地予以支持和鼓励,并对国内一切致力于雾霾治理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对塔的试验性研究提供一切便利!

今日中国环境记协还通过其官方微博和微信公布了对雾霾塔的阶段性检测结果,中国环境记协指出,为了教育公众正确应对雾霾,引导公众有效、有序地参与到雾霾治理中来,实现雾霾治理的全民共治,中国环境记协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策划并拟组织开展以雾霾塔为载体、以“雾霾防治”为主题的系列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中国环境记协透露,雾霾塔 “空气净化效果在塔周围1600平米的区域内被观测到”。“虽然其去霾效果问题不是我们引进雾霾塔的主要考量,但为慎重起见,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雾霾塔来京后只有在对其效果经过严格的测试之后才能向公众正式亮相。雾霾塔来京后的这一段时间里,一直在望京798艺术区751D-park接受调试和测试。”中国环境记协说,大气污染的治理包括雾霾的治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想依靠什么神器之类来解决中国的雾霾问题是天方夜谭。

中国环境记协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大气污染治理的第二阶段,在这一时期,大气质量会受很多自然边界条件的影响,会出现时好时坏的波动。在目前阶段,最为重要的是需要增强社会公众对雾霾治理的信心和耐心,推动公众的广泛参与,实现雾霾治理的全民共治。“这也正是我们引进雾霾塔的出发点。”刘国正说:“今天的引进正是为了它明天的消亡”。

中国环境记协强调,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大气十条“明确指出,要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共同改善环境质量。“雾霾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心霾.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动,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到大气污染治理中来,雾霾定能散去,蓝天定能永驻!”中国环境记协说。

后续:
  荷兰设计师丹.罗斯加德首次公开回应有关雾霾塔质疑
我的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丹,来自荷兰,有人说我是个创造者,也有人叫我梦想家,还有人说我是艺术家,然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一个愿意尽己之力去承担一些社会责任的青年人。就好像,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并没有结婚,但雾霾塔和一系列对抗雾霾的研究成果就像我的孩子一样一一被我创造。因为,我的梦想就是想要带着他们走遍世界任何一个被雾霾困扰着的城市,去帮助那些正深受雾霾侵害,却无可奈何的人们。当然,这样一点美好的信仰和努力并不一定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支持。也当然,坚持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其他都会变得不那么重要。

有人问我为何在遥远的荷兰,却想起要改变中国的雾霾,实际上,这是一个我2014年第一次接受中国采访就一直在讲的故事,因为当时来中国出差住在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旁边的酒店,本来透过窗户,这座建筑就在眼前,但是转天的雾霾天里,这座大楼竟然从我面前消失了!于是,回到荷兰,我就开始了针对雾霾的研究。现在,我们研究的雾霾塔在北京已经矗立了一个多月。今天,也是我首次决定公开、透明的面对媒体和关心我的朋友们。

2016年9月,为了赶上北京的雾霾高发季节进行效果测试,我和雾霾塔迫切地来到了北京。雾霾塔高7米,在荷兰,经过反复检测,能在1小时内完全净化30000立方的空气,而耗电量只有一个热水壶的量(1000瓦/小时)。雾霾塔,其实从有想法建造它那一天起,它的使命就很辛苦——它需要尽其所能的去“吃掉雾霾”!因为只有它替我们吃掉尽可能多的雾霾,塔周安全范围内的人们才能少“吃”一点。在中国,雾霾对人们,尤其是婴儿、老人的危害不需要我说每个人都很清楚,简单的表达,空气中不好的、有害的颗粒物减少一点吸入为什么不好呢?尽管这一点我做到了,却也没有想过仅仅依靠一座雾霾塔或者多座雾霾塔就能够解决所有的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我计划来中国前,跟中国有关部门达成的初衷是开展环境警示教育,同时我也在国际媒体中看到中国正在充满热情鼓励万众创新!我是一个外国人,但我也有无限激情的创新精神,得知这个广袤的国家正在积极鼓励青年人为每一种善意的改变积极行动着,我也想加入!我相信,室内的空气处理设备很多,我也有。但敢于把雾霾治理的设备放在复杂的户外流通环境其实就是一种充满挑战的创新!

从2016年9月30日来到北京至今,雾霾塔就像一个注满激情的战士开始迎接挑战。当然,我们喜欢挑战,我们接受考验,因为我们需要做的更好。我一直在说,我是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青年人!正是这样,今天才必须负责任的写这样一封信给每一个关心我、关心社会和对发展充满责任的朋友们。首先,我必须说明,我和我的研究团队三年来的努力并没有白付,雾霾塔周边雾霾被减少的结论是不争的事实。在来到中国的41天里,我们除了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还接受了两次由中国环境监测CMA认证单位非常严格、专业的PM2.5检测和一次全程公开的雾霾收集公证,也因此我们获得了中国环境监测CMA认证单位出具的检测报告和专业公证机构认可的41天雾霾收集总量的公证函。现在,我愿意将雾霾塔在北京41天经过各种检测后,与之相关的数字完全公开。具体如下:1、耗电量。雾霾塔的耗电量仍然保持在约1100瓦/小时,即每小时耗电1.1度;2、空气净化量。根据CMA认证单位检测数据,推算雾霾塔每小时可净化空气约30000立方米,41天净化空气总量是30000000立方米,净化率最高可达到55%,在稳定性方面将会按照中国的气象条件做进一步的探索及研究;3、雾霾收集。雾霾塔在北京连续工作41天,其中雾霾天数13天,收集雾霾总量为400克左右(官方公证为312克,但机器中仍残余25%)。

其次,因为想要加入中国的雾霾的治理,我一直在关注雾霾塔工作过程中关心并愿意帮助我们变得更有效果的每一个建议,批评也同样重要。在收集建议中,我看到了一些中国的专家针对雾霾塔的见解,我很喜欢这样,因为我喜欢大家参与。只是,当我看完整篇文章并没有找到专家的署名,所以借这个机会我愿意将有些观点公开的讨论。我看到,有一篇标题为“净化塔有效果吗?专家称一小时吸收量还不到一勺盐的重量”的文章,这位专家在假设的条件下详细计算了雾霾塔每小时净化PM2.5的总量为4.5克,然后得出的结论是:“还是去找一块布盖一下工地吧!”读到这个观点后,我的心沉入了海底,难过的心情不是为了我的雾霾塔,而是我做好了接受一切新环境下雾霾塔工作效率的挑战,却没有准备好一个不遵循科学依据的“专家”随便的言辞,这是对科学的不尊重。

我喜欢科学、客观、公证,所有基于此的批判也都是一种积极的帮助,但无法理解没有责任感的轻判言辞。对于这个观点,简单的说雾霾就是我们所说的PM2.5,它的收集是非常困难的,它是大气中粒径小、活性强,容易附带毒害的物质,PM2.5的直径只有我们头发的1/40。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很早就指出,每年有200万人的过早死亡与颗粒物污染有关。然而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的结合化合物,被加工后是可食入物质,由此了解,两者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都不存在可比性。PM2.5可以和PM10同比我理解,却难以想象与盐的同比性。收集PM2.5无论从重量到难易程度都是无法和盐去做对比的。此外,给工地盖一块布,针对的更多的是土方之类的尘土,颗粒较大,而这些物质被人们吸入是可以排出的。真正危害到人体的是pm2.5颗粒,而这个才是雾霾塔所针对的目标。说到这里,我相信大家一定理解了我的不解,一个新的科技创新为什么我们不能互相包容、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用我们有限的时间和热情做一些我们应该做的事,而是不考虑科学依据的盲目误导,选择用一个比头发1/40直径还不到的PM2.5粒子去和盐做重量比较,然后否定那些正在为治理雾霾而夜以继日的人们!还有那些“海绵吸海水”的专家们或是拿一个小型室内检测器就希望检测出在户外复杂气象条件下,连续工作上千小时雾霾塔的PM2.5数值的行为,愿望能够理解,但它就像一定要把家里的台灯当路灯去使用一样。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去提及了。

总之,我希望的是我们不怕面对任何困难,但在一些困难面前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对创新的盲目否定,事实上,我们更应该去做的是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相互帮助,共同创新,这样才可以真正促进发展。

最后,我想告诉中国或世界任何一个被雾霾困扰的城市,虽然治理大气污染我的力量非常微薄,但我相信只有行动才能改变,我也越来越坚定的知道,我和我的研究团队将会克服各种自然条件变化带来的困难,继续与雾霾治理斗争到底!

我喜欢中国,更喜欢中国人民,中国的朋友教过我一句谚语:“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特别有信心,在与雾霾的抗争过程中,我一定会是一个勇敢的斗士!

其实,对于任何国家,雾霾治理都是个大难题,至今为止几乎没有谁或哪个国家能简单的给出任何一个快速、完美的解决方案。中国的环保部门为此做出了大量的努力,立竿见影是美好的愿望,艰难的过程是不可逾越的经历。

现在,我想说的是最真诚的感谢!感谢每一个用包容心接受我的中国朋友!感谢政府有关部门对我的鼓舞和包容!特别要感谢的是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对我的理解和鼓励!虽然我是荷兰人,但请大家相信我——我确定自己有一颗对抗雾霾的中国心!



2016年11月20日

来源:法制日报,中国网
更多检测相关的趣事,可识别下文二维码哦



    关注 我要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