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映真的不被理解,尤胜于鲁迅在大陆的当代命运

 

这两位思想者在他们原初的地方,其实还遭到实质的不理解...






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于22日在北京逝世,各大媒体纷纷发出纪念文章追溯其过往行止及精神轨迹。相较于媒体舆论的热闹场面,陈映真在台湾的真实处境要冷清和孤寂得多。正如赵刚老师所言,“陈映真在台湾的不理解,又尤胜于鲁迅在大陆的当代命运”

重见陈映真

 
文/赵刚


在鲁迅左翼的复归这个脉络下,我提出了陈映真。陈映真承袭了鲁迅的很多精神与文学资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不以历史丑陋,而割断历史”地把自己也包括在历史中(与民族中)的知识态度与政治立场;以及站在民间的“偏不遵命,偏不磕头”——他最多也只是痛苦的沉默;以及耐得住创作、思想与政治上的长期边缘化的寂寞。多年以来,自认为左翼的台社同仁,在身旁有这样一个精神的、思想的、政治的资源的时候,我们都没有跟他好好对话——这未尝不是台湾知识状态的一个症候。陈映真在台湾也是多年“荷戟独彷徨。”
即使陈映真的生命与思想受到鲁迅很大的影响,但他有别于鲁迅的重要一点也是清楚的:他并不甘心于在战斗中与对手一起归于虚无。他总是有意地要保存他的本初,这个本初可能是陈映真认为要保存在生活中、战斗中的某种善意。陈映真的小说里头,并不像鲁迅那样,不曾有要摧毁自己的园地的心念和动机。

陈映真说不定也是个可以很尖刻、讽刺的人,他有这个能力,但他却一直在克制着这个能力。就算有的话,他也是让这种尖刻和讽刺来针对自己。他写《唐倩的喜剧》,这似乎是他唯一尖刻的作品,但之后他基本上让这种能力、这种心情控制下来,虽然他接下来是直接的政治迫害,坐了七年牢,以及之后的思想迫害,还有之后的“论战”中对手的恶意攻击,但论战的陈映真始终还能坚持着某种文学的陈映真的不为己甚的态度,并且时时以对人类、对中国有着爱与信念的方式言说着、实践着。
所以我想起《人间》杂志的发刊词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爱”,这个相信跟爱,在我们左翼来说,这个话好像是说不出口来的,但在陈映真却说得那么自然,所以在读陈映真的时候,我就觉得他能够把“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爱”,结合到他的小说创作、政治思考里头。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也许,在陈映真身上,我们看到了周氏兄弟的调和,或是杂文家鲁迅和小说家与日常生活的鲁迅的调和。
周氏兄弟
这是我所感受到的不同于鲁迅风景的一扇陈映真风景。过去这五十年来,台湾学界对陈映真现象还是不太在意,不欲理解,甚至在那样一个铺天盖地的1990年代以来的政治运动里头,连他是属于本土、关怀本土的基本承认都被没收。在过去几年,有限地对他的承认也不过是“陈映真印象”或“陈映真风景”,或把他当做“陈映真大师”,要向大师致敬。但是对陈映真大在哪里,他有什么风景,我们是不曾深究的。我们对“陈映真”以及其他,其实还在做戏,但是我希望我们开始不要做戏了。

最后我想说,我很感谢陈光兴在这些年来把很多很重要的两岸交流与区域交流的工作带到台湾、台社的思想场域里头,邀请了像钱理群老师等人来这里跟大家讨论鲁迅思想。鲁迅这么多年了,总算是正式登陆,我有个期望,鲁迅来台,那么陈映真也应该去大陆,作为一个思想者,他也应该”反攻大陆“。我们这样想的时候,不免也感受到一种吊诡,这两位思想者在他们原初的地方,其实还遭到实质的不理解,而且陈映真在台湾的不理解,又尤胜于鲁迅在大陆的当代命运。
- 版权信息 -
作者:赵刚
编辑:守拙堂陈峤
相关推荐:《左眼台湾:重读陈映真》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及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emily_wangwei
教 你 如 何 读 书




《左眼台湾:重读陈映真》

作者:赵刚 著
长按图中二维码可进行识别关注
点击本文最下方“阅读原文”,可直接下单哦!


    关注 北京大学出版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