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与管理3:组织创新的心法和身法

 

太极给我的启示是,要有一颗克制的心,要不断刻苦修炼自己的身段。这也是组织创新的心法和身法。...



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效率和创新似乎成了一对矛盾。在不断追求效率的过程中,损失了创新的活力,这在那些大企业组织中每天都在发生。如何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有效运营的基础上,还能保持组织的活力、持续创新,几乎是所有企业家、管理者关心的命题。

太极给我的启示是,要有一颗克制的心,要不断刻苦修炼自己的身段。

克制,是太极的精髓。心急气躁学不了太极。“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我在清明陈家沟学习后,内心增添了无穷的动力,加大了习练力度,结果右膝盖隐隐作痛。反思一下,是招式还不规范,盲目习练,特别是发力容易受伤,还是要降心火、打基础,练好缠丝功、桩功、捏好架子。

真正上了“神明”境界的太极大师,不管原来的脾气秉性如何,一定是化性得道之人,否则到不了这个境界。这个境界看待身心、内外、敌我,定会合乎自然之道。所以真正的太极大师是不会到处找人挑战、不会动不动就发人丈外的。很多现在的“太极大师”晚年膝盖出了问题,估计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偏离了太极之道,过于追求名利有关。


克制是组织创新的心法。


初创企业的创新是生存的本能,成熟企业的持续创新,是有一个不贪恋当前利润、眼观长远的股东或领导者。最简单的指标是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IBM每股收益20美金的打法,赤裸裸暴露的华尔街股东的贪心和管理层的短视。

IBM与不断创新的亚马逊比可看出端倪。



华为选择不上市,根本还是任老板控制住了自己的贪心,也隔绝了资本市场的贪心。能够持续加大研发为未来投入。



内部会议上,听了腾讯大师兄Tony的《优雅的连接0.96版》演讲,感觉他退休后,功力大增。批评了三种粗暴的产品观:插根扁担也能开花、“兄弟帮一把”、勤奋的打扰。提出优雅(的产品观):自然的触点,如扫一扫、摇一摇;有趣有爱;克制,安静。提倡克制之美,“让商业存在在无形之中,让用户影响用户”。非常认同,内心为大师兄点赞,他的思想合乎太极之道。

正是那句老话“十分精神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子孙”,这是持续创新的心法。


修炼,主要体现在身法上。



第一,听劲与感知用户需求。


杨露禅是带着陈家沟的绝技,只身入北京王府,在主流社会把太极拳发扬光大的。传说斗败王府拳师用了三招,拧手、文打(小腹接拳)和只手困麻雀。只手困麻雀,麻雀起飞前有个微弱的蹬了,手上能够感知到、卸掉它的力量,估计麻雀也肯困惑,但就是飞不起来了。只手困麻雀是用的听劲。武式太极拳传承人讲他的师傅能手臂上困住老鹰,同样的原理,困鹰还是困麻雀估计和功力大小有关。太极拳里还有一种练法,是盲打,蒙住眼睛练习推手。据说张志俊是此中高手,一般选手推不过蒙着眼睛的他。这也是听劲。是对对手劲道、动作的灵敏感知。

如果一个企业组织,能够像太极拳高手一样,能够“听劲”,何愁不知道用户想法,甚至用户最新变化、最细微变化都能感知到。

关键是怎么做到。

答案是长期练习。这个是真理的废话,关键是练什么。太极拳推手练习根本是舍己从人。舍掉自己的僵劲、对抗意识,调动全身的感官感受对方的意图,引进落空,化解掉。我理解这里面的道理,和马化腾、张小龙说的“一秒钟变傻瓜”相通。就是一秒钟内忘掉自己是产品经理,变成用户,感受下用户会怎么想、怎么看。

创新来自于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感知。真能“听劲”,就可以创新。

第二,节节贯穿,组织的松耦合

太极拳中,为了避免,头、手、脚的不配合,各用各的力,提出“去僵求柔、节节贯穿”。怎么才能做到?要拉伸关节、要全身关节打开。用意不用力,然后才能做到,意、气、力内三合,手足、肘膝、肩胯外三合。

组织创新最大的敌人在内部,上面领导不重视,隔壁老王不配合。所以组织内部的创新活动,往往陷入到“组织泥沼”中,反而不如外部跑的快。柯达、诺基亚无不如此。

组织的“僵劲”怎么形成?怎么柔化?一要去KPI;二要松耦合;

KPI就是组织的僵劲。平衡积分卡BSC的创立初衷,就是避免短期、财务回报,更平衡的关注长期、非财务回报。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被当做短期绩效的利剑使用。硅谷公司为代表的OKR出现,是又一次的拨乱反正,OKR的根本是用意不用力,切忌用的过程中僵化。上市公司,平衡业绩压力和持续创新,Google变alpha是个很好的尝试。以独立子公司的方式相对隔离。

松耦合,就是部门间的边界柔化。破除组织中的“地盘”,破除“组织防卫”。让部门与部门的连接地带更宽松。能够以事为中心,快速调动全部所需的组织资源。事来则聚、事成则散。


    关注 组织管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