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出版 ∣ 天子的生活

 

天子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天子,君权神授,人间至尊,处在权力的最高点,其成长过程、日常生活究竟是怎样的让人瞠目?如今,大家只能依据宫殿遗址、器物衣着、文献典籍等,去推测古代最高权力者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非同一般。人们甚至会臆想天子的生活是一种“最高境界”,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实际上,稍加考证就会发现,整个封建社会里真正可为所欲为的天子寥寥可数。

当然,无上的地位与至高的权力,还是保障了天子们拥有非同一般的生活。具体情况如何,不妨通过一套新书——“紫禁城悦读”系列来了解一下吧。



“紫禁城悦读”是故宫出版社根据《紫禁城》杂志相关内容汇编而成的一套丛书,旨在以图文并茂的轻阅读形式,介绍宫廷历史、文物、古建筑及传统文化等内容,现包括《天子的游戏》《天子的书房》《天子的家具》《天子的写真》《天子的食单》五本。另外,这套书主打“口袋书”的概念,每本图书只有36开,一只手拿起也毫不费力,随时随地都可翻阅。

天子的游戏


你以为皇子们每天都伴随着文山书海、典制礼法而枯燥地度过童年吗?看过这本书,相信你会大开眼界。“寓教于乐”的精神在古代皇子的教育中似乎比当今教育更为突出,且有着强烈的政治愿景。清代晚期,你还能见到受西方的影响,即便是小皇子们也开始接触火车、飞机、电扇等现代玩具了!



另外偷偷告诉你一件事:按清宫旧俗,皇帝长大后须将其所玩的玩具烧掉,以保证不会传到下一代皇帝手中;但清后期同治朝开始,连续三位皇帝都是幼年登基,许多天子的玩具才得以保留下来。



本书内容主要涵盖宫廷娱乐和皇帝的玩具两个方面,紧密结合宫廷文物,并从中解读出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理想、艺术品位,以及中国传统文史典故、风物民俗等。快来亲自寻找天子们不为人所熟知的天真乐趣吧!
天子的书房


说到天子,他们本是处在政治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其中竟也出现了不少“文艺皇帝”。一位成熟的天子,即便称不上气若诗仙,但必然也是通读古今、满腹经纶。本书就以笔、墨、纸、砚为主,精选明清时期的四宝精品,尤甄宫廷御用之器,带大家走进天子的书房,让大家一睹帝室书房的风范。



天子们处理政务、研读古籍之风范,其景已不复存在,但我们可从以往那些文房器具中一窥天子读书时的趣味,或者说是寄情于物的品味——笔墨纸砚无不有其细致讲究,拿在手中即已是一份“沉重”。也许在这样的情境下,天子们于佳物的衬托之下,对书情、文意也有了别样的共鸣。



故宫博物院藏有文房用具约8万余件,大部分是清宫旧藏。清代宫廷文房用具品类齐全,笔、墨、纸、砚以及文房陈设器具的形式多样。全书收录故宫博物院藏文房用具的精美图片一百余幅,使读者在了解文房四宝的知识的同时,也能一览宫廷文房用具的风貌。
天子的家具
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宫廷家具达7000余件,是中国古典家具绝无仅有的宝库。2012 年至2014 年,博物院工作人员从库中遴选出2000余件富有代表性的明清宫廷家具投入拍摄,使许多尘封多年的古代家具重见天日。




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明清两代的宫廷家具,我们邀请到相关领域的叶锦添、胡德生、吴美凤等专家为本书撰稿。第一线的研究人员也在拍摄之余对遇到的问题展开探讨,同时也令爱好古典家具的读者能够第一时间感受到宫廷家具之美。最后,则是把这次拍摄的最为精美、华丽、富有特色的家具精选出来,呈现给广大读者,带来一场宫廷家具的视觉盛宴。
天子的写真


照相技术于清朝末年才得以传入紫禁城内,后期转变态度的慈禧太后在娱乐的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照片材料。在此之前,没有相机的记录,天子们却也是殷切地希望记下自己各种心态、身影下的瞬间。皇帝画像即是他们表达的主要途径,积极反映着帝王在宫廷中的各种生活。



如谜一般的天子——雍正皇帝,堪称最爱“cosplay”的古代帝王,为满足(或掩饰)自己所向往的生活意境,令宫廷画师留下了诸多含有田野趣味的行乐图。又如自称“十全老人”的长寿天子——乾隆皇帝,文治武功不仅仅在其对内、对外的各项政策中有所体现,在画中更是令人大为惊叹,一种无以比拟却又略显妄自尊大的“大国精神”跃然于纸上……



此类题材的作品无一不在帝王的意旨下创作,重在对人物与环境两大要素的刻画与渲染。其内容或表现皇帝的精神生活、节令乘兴,或关注皇室的文体娱乐、四时游赏。这些作品忠实、直观地展现帝王的宫廷生活,是他们在宫中活动的剪影。画中笔触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历史背景、典章制度、建筑环境,甚至是人物关系,在一般的文字史料中是难以得到具象的体现的。
天子的食单


衣食住行,在古代宫廷之中得以汇聚天下佳作。各类技师被召入宫廷之内,服务于世上地位最高的家庭。此等待遇无不令人垂涎,其中的“食”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引用《射雕英雄传》中一段小故事:洪七公重伤垂危,有一心愿未了,即是想再吃一碗大内御厨所做之菜肴。周伯通起意抓来那个御厨为洪七公现做现吃,洪七公却摇头说道:“不成,做这味鸳鸯五珍脍,厨房里的家生、炭火、碗盏都是成套特制的,只要一件不合,味道就不免差了点。咱们还是到皇宫里去吃的好。”洪七公曾在御厨中待了三个月,自然深知宫内饮食之道。因而,莫以为学得一手好艺便可依葫芦画瓢,天子的食单不只是厨艺的结晶,器具、手法乃至自然变化都有其微妙的影响。



但反过来看,宫廷饮食所呈现的也不仅是皇帝一人的味觉追求,其背后涉及政治集权、朝贡体系、经济活动、社会风尚等诸多层面的问题。本书围绕与饮食相关的书画、器物,结合大量史料,从图像学、文物学和文献学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宫廷饮食。
戳“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关注 微故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