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计划】与挑战相约:自主创新资助计划答辩会

 

与挑战相约:自主创新资助计划答辩会(通讯员:王天智、张梦珂、朱奕榛、宋昱昊、万力、胡天赐、张墨野) 12 月...

与挑战相约:自主创新资助计划答辩会
(通讯员:王天智、张梦珂、朱奕榛、宋昱昊、万力、胡天赐、张墨野)

12 月 1 日下午 2:00,万众瞩目的自主创新资助计划中期考核答辩会在大学生学习支持中心举行。自主创新资助计划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校团委为支持学生开展具有探索性、挑战性的创新研究活动和国际学术交流而开展的活动,旨在培养一批兴趣浓厚、素质过硬、善于创新的高水平科研主力军,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
第一会场为地学类一的会场,到场的老师有资源学院的曹晓峰老师、皮道会老师,地空学院的郑建平老师、彭松柏老师。先上场的是来自地学院的武逸宁团队,介绍了蓝晶石中的结构水、 组构和地震波性质——以毛北榴辉岩为例,向大家展示了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说明了初步认识,得出蓝晶石的特性。「讨论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化石层的底层关系与时代」的负责人是地学院的刘璠同学,以近些年该领域的三点争议作为项目起源,汇报了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从翼龙与其他恐龙的差异和湖泊草原森林横向发展进行推测,表明支持归于海房沟组的态度。之后的团队也一一展示自己的成果,最后一组刘航宇的报告主题是基体效应在 ICP-MS 内对 U-Th-Pb 分馏的影响研究。最后,评委老师对本次答辩进行了点评,他们在充分肯定了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良好的精神风貌与较好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指出有的选手语言表达不够流畅、过于紧张等不足。
地学类二答辩在第二会场,出席的老师有工程学院的林彤老师、张成老师,地空学院的王芳芳老师。参加本会场答辩的都是来自工程学院和地空学院的优秀同学,很多团队都发布过 IM、EI 论文,有的团队已经申请或取得了专利。各团队选择的项目名称也精彩纷呈:比如来自工程学院的彭亮团队的项目是自形成掏槽型孕镶金刚石钻头研制,吴涛团队的项目是地震作用下重力式挡土墙动力响应分析,李哲凡团队的项目是冻土在水库蓄水条件下融化过程的研究,等等。评委老师们指出了各团队的不足,也真诚地鼓励同学们继续在创新之路上前进。林彤老师在总结时说,各团队一定要抓紧时间完善论文和科研成果,要注意团队合作和与指导老师的沟通。
第三会场是理工类一,出席的有环境学院的颜诚老师、王全荣老师,材化学院的梁玉军老师、汤志勇老师。来自环境学院、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材化学院的各自主创新资助计划负责人在这里展示了精彩的答辩。第一个项目来自环境学院的「水环之星」团队,负责人是张晶晶,作为第一位出场的答辩团队,其答辩人条理清晰,节奏把握恰当,有详有略,并且从容应对评委的问题,得到评委老师和现场其他团队的一致好评。第二个项目是来自环境学院的「不同溶液浓度对土壤渗透系数的影响及意义」,负责人是徐欣韵,答辩 PPT 展示简洁美观,答辩人思路清晰,答辩展示内容详细。其他团队也展示了自己的成果,整个会场学术氛围浓厚。
第四会场为理工类二的会场。出席的老师有机电学院的张伟民老师、刘勇老师,自动化学院的刘振焘老师、余志华老师。来自机电学院的团队在这里展现了他们的风采,得到了各位老师的赞赏。本会场的报告主题广泛,涉及到了许多方面。有刘永文团队的「关于可自主学习的视觉感知摄像头的研发」,有周天福团队的「一种用于储存钢材的密集型立体仓库系统研制」,等等。这些项目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联系密切,老师们对这些团队的努力成果都给予了赞许,同时也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比如关于成果的使用价值,数据的定量分析等。
其中第五会场为理工类三。参加本次答辩的评委老师有信工学院的万林老师、林伟华老师,计算机学院的龚文引老师、宋军老师。来自信工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 18 个团队在这里展现他们的研究进展以及已有的成果。老师们就他们的研究内容进行提问,在提问中发现团队的优点以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场答辩会展示的创新项目非常多,方向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本场答辩涉及方向很广,比如余芳文团队的「金钉子」智能导航团队项目,进行长久的研究,这个项目目前所获得的成就也是很明显的;吴欣昕团队的「大数据时代下城市空间格局成因探索及研究」通过对数据进行抓取,获得大量的数据分析,通过建立公式进行分析得出预计结果,等等。老师们对这些团队的展示都做出了的评价,同时他们也希望同学们对自己的研究有更高的要求。
第六会场是社科类一答辩会场。出席的老师有公管学院的张光进老师,经管学院的王广民老师、冯忠垒老师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李敏伦老师。来自这三个学院的共16 个自助创新团队对他们的自主创新做出了报告。此次答辩中有不少亮点,例如来自经管学院的高睿的课题「全国大学生生态意识调查」,对较多所 985、211 大学进行了调查,得出了更为系统的结论。还有向晋哲的课题「『互联网』+形势下的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研究」,从互联网的角度分析了新的垃圾处理方式。16 个团队各具特色,表现优异,评委老师对每个团队都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并指出了一些答辩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要明确团队分工以及资料数据要合理使用等等。
第七会场是社科类二答辩会场。出席的老师有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徐绍红老师、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李蔚然老师、外国语学院的张红燕老师以及珠宝学院的张倩老师。分别有来自数理学院、外语学院、艺媒学院、珠宝学院以及高等教育研究所共 12 个自助创新团队参与答辩。答辩涉及了多方面的创新想法,例如来自艺媒学院主攻平面设计方面的 DimSumDesign 点心工作室,来自高教所对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的杨柳青团队,对于我校本科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现状调查的黄倩团队以及来自外国语学院基于 Android 系统的内置音乐搜索引擎的阳德华团队等。他们都非常优秀自信,评委老师对每个团队都进行了提问,提供指导。最后张红琴老师对每一个团队都进行了完善的总评,为每个团队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意见。
本次答辩会圆满成功,这里集合了校园内富有创新精神的团队,他们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不断发觉自身与团队的潜力,更激励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努力学习,发现问题,完善自我。
--END--
欢迎订阅
CUG科协
公众号:cug_kx


    关注 CUG科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