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课堂批创思维】刘彦方著 陈曦译 谢耘校第9讲 下好定义的经验法则

 

本课程是面向国家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而设计的基础启蒙课程,采用香港大学哲学系刘彦方教授独著英文版教材《批判性思维与创新导论:想多点,想好点》作为基本教材。我们把《批创思维课程》定位为逻辑学导论的应用扩充版。...



一、尽可能用内涵定义

哲学家常常区分一个词项(或概念)的外延内涵词项的外延是指它可以适用的事物集合。如,质数的外延就是由数字所组成的集合{2,3,5,7,11,13,······}。而词项的内涵是它的意义。质数的内涵就是“任何大于1,且仅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整数。”

我们应该通过外延还是内涵去定义词项呢?这要视情况而定,但通常应尽可能使用内涵定义。像“人”这一词项就有极广的外延,不可能通过列举去定义。此外,即便我们可以列举某一词项外延的全部项目,但这也可能并不就能解释为何它们都属于该词项的外延。像以2,3,5,7,11,......这样的方式定义质数,就无法解释为何选定这些数字以及这一列表将如何扩展。因此,内涵定义更佳。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内涵定义或不可及。例如,七宗罪指的就是傲、贪、妒、怒、色、馋、懒。当然,关于“七宗罪”这一词项本身,以及它为什么对应着这七项内容,确实可以给出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说明。然而,这一关于历史发展的说明,却并不适用于作为七宗罪这一词项的定义。

二、避免循环


好定义应当避免循环。循环定义是这样一种定义:在其中,如果不先知晓被定义项意义,那么定义项就无法被理解。

请考虑将“时间”定义为“一种由钟表所测度的量”。这是一个循环定义,因为我们在不将钟表视为计时工具的情况下,无法解释清楚什么是钟表。

同样,有时人们会说“生活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意义的追寻。”听上去挺深刻,但从定义上说,这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循环而完全说不通。如果生活的意义是追寻生活的意义,那就可以推出生活的意义是对追寻生活意义的追寻,而后者又是追寻对生活意义追寻的追寻,诸如此类。

当然,一种更宽容的解释可能是,自由地追寻生活意义的过程本身,就足以令生活有意义。但是,这看上去也不尽合理。试想一个自私苦命的人,他对世界毫无贡献,他穷极一生就沉迷于追寻生活的意义究竟为何这一问题。他这种生活看上去就根本不像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三、避免晦涩


定义应当尽可能避免语言晦涩和运用隐喻。“科学就是在一所黑屋里寻找一只黑猫”可能传达出科学研究极为困难的假定印象,但是作为定义,它就过于晦涩而未能告诉我们科学的本质。

然而,报告性定义不应比要定义的词项更为精确。船可以定义为在水中航行的极具规模的容器。这一定义是模糊的,因为“极具规模”意味什么并不清晰。但是,这并不是对该定义的好的反驳,因为船这个概念恰恰同样是模糊的。将船定义为超过30米的容器会使得定义过于严格而最终扭曲该语词的日常意义。作者简介:刘彦方(Joe Y. F. Lau),哲学博士,香港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译者简介:陈  曦,法学博士,深圳大学法学院讲师

校者简介:谢  耘,哲学博士,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副教授
往期回顾

第1讲 全球化时代的思维技能

第2讲 对批判性思维的一些误解

第3讲 如何改善我们的思维

第4讲 如何想清楚点,写清楚点?

第5讲  如何做到融会贯通

第6讲  高效写作与报告的五个诀窍

第7讲 如何下报告性定义

第8讲 规约性定义和精确性定义

长按二维码,可关注“批创思维”公众号,您或许可以找更多您喜欢的信息!



欢迎点击参与”批创思维认知度调查“。


    关注 批创思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