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课堂批创思维】刘彦方著 熊明辉译 谢耘校第17讲 如何避免歧义词害

 

本课程是面向国家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而设计的基础启蒙课程,采用香港大学哲学系刘彦方教授独著英文版教材《批判性思维与创新导论:想多点,想好点》作为基本教材。我们把《批创思维课程》定位为逻辑学导论的应用扩充版。...



一、语害的类型及成因

语害(或语言陷阱)即是指妨碍正确有效交际的不适当语言用法。当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之含义不明、被歪曲了或空废时,这种情况就出现了。

语害有四种常见类型:

  1. 含义不明
  2. 含义歪曲
  3. 含义空废
  4. 官样文章
其中,含义不明又有四大成因:

  1. 语词有歧义(歧义性)
  2. 语词不准确(模糊性)
  3. 语词不完整(含义不全)
  4. 想法未组织好(宏观错误)
在本讲中,我们将首先讨论歧义性,然后在后面几讲再讨论模糊性、含义不全以及宏观错误)。歧义表达式是指具有不只一个含义或指称的表达式。有各种不同的歧义性。二、语词歧义语词歧义是指在一种语言中一个语词或名称具有不只一个含义的情形。如:

deep:深刻的洞察力    或   深深的隧道;

bank:河岸  或  投资银行;

light:光、灯或天窗

over: 结束 或  超越

Japanese teacher:来自日本的老师 或 任何教授日语的老师。

甚至地名也有歧义。在柬埔寨,“Angkor Wat”通常是指美丽的历史景点,那里有许多高棉国王所建的许多寺庙。但“Angkor Wat”也可以仅是整个区域中某个(最大那个)寺庙的名称。三、指称歧义

指称歧义出现在语境并没使得代词或量词的所指得到明确之时

  • John hit Peter with his iphone. Then he died。
?  这里的“his”与“he”是指John、Peter还其他人呢?

  • Amie and Lusina gavesome cookies to Delman and Michelle because they liked them.
?  这里的“they”和“them”是指Amie和Lusia,还是指Delman和Michelle呢?不清楚。四、语法歧义

语法歧义出现在不只一种方式可以解释表达式之语法结构之时。甚至当每个语词的含义都清晰时,这仍然有可能会出现。

  • Ralph saw Sharon on theroof with a telescope.? 到底是Ralph使用了望远镜,还是他看到Sharon带着望远镜在屋顶上呢?
  • The students were told to stop partying at midnight.?是要求他们不要举行午夜晚会,还是在午夜他们被要求不要再继续晚会呢?
  • Visiting relatives can be boring.?是来访的亲戚让人烦,还是走访亲戚让人烦呢?
五、如何消除歧义性

为了消除歧义,我们可以改写我们语句,使得它们不再有歧义。或者,我们也可以一一说明所有不同的解释。这个过程被称为“消除歧义”。

举个有名的关于禅的问题来说吧。

假如一棵树在森林中倒下了,周围并没有人听见它倒下的声音,那么,这棵树倒下时发出响声了吗?

我们能够指出,从语词上讲,“响声”有歧义——它可能指通过诸如空气之类的某个介质之物理震动,也可以是指与听觉相应的意识经验。当周边无人或动物时,树倒下发出响声是在第一层含义上的而不是第二层含义上的。六、经典案例分析

在评估论证时,能够识别歧义性是很重要的。当一个关键词在论证中的含义发生变化时,模凌两可就出现了。


让我们来考虑一下自由作家、经济学家罗斯巴德(Murray N. Rothbard, 1926-1995)反对平等的这个论证:

人类具有多样性是我们关于人类的知识中的一个基本假定。但是,如果人类是多样的和个体化的,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把平等作为一个理想呢?每年学者们都在举办关于平等的会议,呼吁更大的平等,但又没有任何人去挑战那个基本假定。但是,平等能够在人的本质中去找到什么合理性根据吗?要是人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除了去摧毁他自身成其为人的大多数东西,并把人类社会还原为无心智的蚁群之外,他又怎么可能去和他人“平等”呢?(Rothbard,2010)

初看上去,该论证是似真的,或看起来很合情理。假如平等是不可企及或者不受欢迎的,那呼吁更平等就是错的。但这种表面上的合理性取决于两层“平等”含义间的模凌两可。

  1. 该论证一开始说平等不可能成为一种理想。假如平等的意思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物理上等同,都有相同的外貌、个性等,那么该说法是对的。就算我们不考虑到这种形式的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也能发现它也实是不受欢迎的。存在多样性与个性,这是件好事。没有人想除掉它。
  2. 当论证继续讨论那些学者们对于更大平等的呼吁时,它又谈及了不同的平等概念——人们要有同样的基本权利与均等机会。两个人可能差别很大,但他们仍然能够享有同样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与宗教信仰自由。
一旦我们区分出了平等的这两层含义,该论证就不那么似真了——事实情况是:在一层含义上的平等是不可能的,这并不意味着在另一层次含义上的平等是不受欢迎或不能实现的。也许作者相信这两种平等含义之间有某种关联。但那可能就需要再给出一个不同的、更为详细的论证。

七、第16讲思考题参考答案

阿凡提与皇帝的对话涉及人死后的去向问题。这里涉及两种可能性:一是上天堂,二是下地狱。这种可能性显然排他的,但它们是不是穷尽的呢?这取决于参与对话者的宗教文化背景。对于基督教徒以及其他许多宗教信仰者而言,这两个选择是穷尽的,但对于一个无神论者来讲,这两种可能性却不是穷尽的。八、思考题下列语句是否有歧义?若有,它们有哪几种解释?

  1. 放弃美丽的女人让人心碎。
  2. 我叫他去。
  3. 开刀的是他父亲。
  4. 学校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思想准备的。
  5. 他背着媳妇做了不少事。
  6. 鸟不打了。
  7. 他抛下工作和妹妹出去玩。
  8. 开刀的是她父亲。
  9. 他原来住在这里。
  10. 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作者简介:刘彦方(Joe Y. F. Lau),哲学博士,香港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译者简介:陈  灵,法律硕士,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

校者简介:谢  耘,哲学博士,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副教授
往期回顾

第1讲  全球化时代的思维技能

第2讲  对批判性思维的一些误解

第3讲  如何改善我们的思维

第4讲  如何想清楚点,写清楚点?

第5讲  如何做到融会贯通

第6讲  高效写作与报告的五个诀窍

第7讲  如何下报告性定义

第8讲  规约性定义和精确性定义

第9讲  下好定义的经验法则

第10讲 下好定义三技巧

第11讲 对定义的三大误解

第12讲 正确理解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第13讲 如何用条件关联解决意见分歧

第14讲 条件关联与勾销谬误

第15讲 条件与各种可能性

第16讲 排他可能性与穷尽可能性



长按二维码,可关注“批创思维”公众号,您或许可以找更多您喜欢的信息!

欢迎点击参与”批创思维认知度调查“。


    关注 批创思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