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如何避免炸毛了骂孩子?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爸妈难免有感到挫折想要发泄骂孩子的时候,但对着孩子大喊大叫或者惩罚只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和对家长的信任,最终让孩子形成不健康的应对机制以及未来更加不良的行为习惯。...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爸妈难免有感到挫折想要发泄骂孩子的时候,但对着孩子大喊大叫或者惩罚只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和对家长的信任,最终让孩子形成不健康的应对机制以及未来更加不良的行为习惯。想要避免这一问题,首先得从自己入手,让自己获得平衡、不容易发怒,其次要在日常生活让孩子更加通晓事理,更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1.    培养自我照顾惯例,对自己宽容
我们越会照顾自己,就会在自己需求被满足和情感界限被尊重时感到越值得。父母在感到劳累和精力不足的时候更加难以应对孩子的情感爆发。此外,家长对自己的感觉越好,对于犯“错误”或者“没做对”的愧疚感就会越少。

因此在找到像是冥想、瑜伽等适合自己的自我照顾惯例的同时,还记得要用和孩子对话的方式来和自己对话,而不是对自己严厉批评。认识到自己的感受,无论这些感受在你看来是多么愚蠢和不理性,只有接受和热爱这些感受,你才能真正将它们释放出来。

2.    尊重自己的界限
孩子大大地或者过于频繁地超过了家长容忍的界限往往是家长骄纵的结果。但我们得记住的是,到最后我们总会失去耐心。很多时候我们不想说“不”是因为想要避免发脾气,或者想要做个好人。但作为家长,维持健康的界限是我们的职责。爱孩子并不意味着必须每次都满足他们的要求。遵守这点能在之后的日子中让你避免遇到孩子乱发脾气的问题。

3.    预期要适合孩子的年龄
在带孩子去公共场合的时候,我们并不能希望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和成人一样。虽然和孩子一起出去是件好事,但我们也要记得他们也应该被允许获得自己的体验。因此我们必须保证要尽可能地不会因为他们的反应而感到羞愧、被冒犯或者愧疚。只有在抛弃那些不显示的预期后,我们才能给自己更享受所经历的体验的自由。

4.    不要将自己的担心投射到孩子身上
对于担心孩子品行不端,害怕他们会呈现更强的攻击性的家长来说,他们的孩子会感受到这些想法,很容易将这些标签贴到自己身上。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的孩子往往会出现更多品行不端的问题。

5.    治愈自己的儿时创伤
有时候孩子会让我们感到受伤或者沮丧是因为他们让我们联想到了自己的儿时经历或者生活中其他不如意的事情。而这些尚未获得解决的情感会在孩子的身上反映出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正视和接受自己对于过去的感情而不下任何判断,给活在你内心的儿时的自己以关爱和认可,或者它所需要的东西。

6.    释放负罪感
负罪感和羞耻感是人类所能感受到的最低级的振动情感。在我看来,这两种感觉在情感中与爱、平衡和同情的距离最远,会让我们总是想着要弥补错误。要记住养育孩子是一个过程,在每个阶段你都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到最好并不断进步。

7.    和孩子一起度过高质量的时光
孩子发脾气往往是一个告诉我们他们想要定义自己、发展自己个性和获得家长关注的信号。
很多时候发脾气其实是因为孩子获得了超出其可处理范围的过多的自由。他们希望能获得我们充满爱意的指导,从而感到安全。而做到这点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特殊的时刻时我们可以100%出现在他们身边且全神贯注。我们不需要任何时候都在他们身边,但一起度过高质量的时光能降低他们情绪波动的可能性。

8.    给孩子自由和不受打扰探索的时间
当孩子安全感和关注的需求被满足了之后,毫无疑问他们还会想要探索这个世界。自我进行的探索会延长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并表达出自己的创造力和快乐。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需求来逐步调整孩子探索的空间、时间和离我们的距离。在孩子自由玩乐的时候,我们可以陪在一旁,但记得不要打扰他们,只需要在旁观察和享受他们的成长就可以了。

9.  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理解的
虽然家长不用每次都满足孩子的需求,某些时候他们的想法或情感让人感到相当幼稚,但我们仍然可以承认孩子当下的感受,比如:“我知道你很伤心,你真的很喜欢在自己的脸上涂颜色,因为我把你的画笔拿掉了你很生气”等等。毕竟他们是孩子,虽然他们仍然可能会坚持,但至少他们感到自己是被理解的,而这也能减少情绪爆发的几率。

10.  在变化之后给孩子适应的时间
突然的变化会让孩子产生抵抗情绪。如果我们们能给他们调整的时间来适应将要发生的变化,特别是敏感的孩子,结果往往会相当不错。比如在上床睡觉时间到点之前先给孩子提醒,分几次告诉他们还有多少时间就要上床睡觉了。

11.  要把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
虽然他们是我们的孩子,但也同样是一个完整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认知。因此应该用像和成年人对话一样的方式来和孩子说话:使用你平时正常的声音,谈到自己的时候要说“我”而不是“妈妈”。

12.  寻求帮助

如果觉得自己无法应对,应该寻求他人的帮助而不要感到难为情。告诉自己的伴侣、找一个临时照看的保护或者育儿顾问、从其他家长那里获得建议或者学习一下新的育儿方法都会帮助你更好的度过难关。记住,在育儿这件事上你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寻求帮助并不是虚弱的表现,而是勇敢的标志。

往期精选


私校探寻系列

• 探访“大表哥”母校——内敛而卓越的汤布里奇公学

• 坎特伯雷国王公学:轻快的古典乐章

• 马尔伯勒学院:求新思变的公学先锋

• 探访拉德利公学:以美启发学生

• “国民老公”是怎样炼成的?——探访王思聪母校温彻斯特公学

人物采访系列

• 用伊顿哲学培养中国学生的领导力

• “女校能让学生最大程度地释放潜能”—— 专访英国女校联盟主席艾伦·琼斯

• “中国的国际学校风潮仅仅是开端”—— 专访英国国际学校理事会(COBIS)主席崔佛·罗维尔

• ISC主席:英国私校为何备受欢迎?—— 专访英国私立学校委员会主席,哈罗公学前任校长巴纳比·列侬

• “我们培养有进取心的未来领袖”——对话牛津赛德商学院MBA亚洲区招生官

• “留学生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大使”——对话伦敦发展促进署文教部主任凯文·麦卡锡

英国爸爸讲故事系列

• 准备好了吗?这个圣诞给娃听最有“气质”的英音!

• 最有气质英音第二波来袭!

• 今晚你听了吗?睡前故事(三)

• 《艾迪的帐篷》——睡前故事(四)

• 《雪》——英国爸爸讲故事圣诞特辑(视频有惊喜,Duangduang加特技)

• 《世间最美好的事物》——英国爸爸讲故事(六)

• 《森林里的萨马德》——英国爸爸讲故事(七)

• 《比利和新学校》——英国爸爸讲故事(八)




    关注 英国教育思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