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错过微访谈的看过来,剑桥爸爸经验分享全文在这里

 

1.自主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




本期主题: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英博士按:北京时间1月24日晚7点,300多位参与第一期“津爸桥妈微访谈”爸妈在英博士带领下,在线聆听了嘉宾郝少林先生关于“如何陪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话题的解答,并于嘉宾实时互动交流。令英博士exciting的是,一个半小时的访谈期间,郝先生妙语连珠,家长们也是踊跃提问,场面火爆感人……那么错过了访谈怎么办?不要紧,以下是英博士总结的当天访谈实录,专供爸妈们收藏之用。

客座嘉宾:郝少林
学习力培养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北京新学道董事长,课程总监。他的大女儿在申请大学时,曾收到包括剑桥大学在内的9所英美名校的录取通知,后分别入读于剑桥大学及伦敦大学教育学院。

英博士
各位爸妈们大家好,根据此前一个月爸妈们发来的问题,英博士选取了其中11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向嘉宾提问:

首先请郝先生介绍一下,自主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

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学习者的主动性,即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另外一方面就是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等。学习能力更基础的因素就是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评价力、应用力等。

学习能力决定了学习的效率,即决定了学习的快慢与质量。良好的学习能力对学习者的兴趣培养、目标和动机的实现具有推动作用,换句话说,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习者学习动力的增加,所以对学习者主动求知、主动探索有促进作用。

反过来,如果学习能力比较差,学什么都很慢,效率很低,学习者就很难有成就感。在没有鼓励,没有肯定的情况下。一般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尤其是在家长的期望或者老师的要求之下去学习的话,而学习者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结果只能造成厌学。现在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从学习中得到足够的乐趣,或者说没有足够的成就感的心理体验。

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但能力的训练是循序渐进的,按照孩子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发育的特点,从小进行科学的学习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郝少林

英博士


都说要培养孩子“爱学习”的意愿,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可否请郝校长简要介绍下自己的经验?

从我多年来跟众多家长交流的情况来看,遇到天生就爱学习的孩子很少。但是爱学习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和愉悦的心理体验。我也发现爱学习从爱阅读开始。

许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坚持给孩子读故事,有的坚持一年两年甚至十几年,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母亲,她是一位语文特级教师,一直坚持给自己的孩子每天读故事,后来就是每天给孩子读文章,不管多忙都一天不落。孩子在高三的寒假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

我的两个女儿也是从小听妈妈读故事。小女儿彤彤从小听妈妈读故事,慢慢就喜欢上了听故事,每天晚上都要妈妈给读故事。说明孩子内心渴望得到精神的滋养。现在彤彤九岁读四年级了,每天至少要读一本课外书,周末每天要读四五本书。每年的阅读量应该在500本以上。

刚才我和她交流时,我问她,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她说出了我经常提到的成功秘诀: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坚持的事情用心做。最最关键的是不爱做的哄着做,而不是逼着做。哄着做,是我当时回答家长问题的时候。她给出的答案。


郝少林

英博士


有位家长问:我家女儿四岁了,看了一些文章,说这个年龄段就有必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了?但我家孩子比较好动,感觉这个年龄让她坐下来好像有些难,又担心是否太过刻薄,想听听您的建议。另外看到过您女儿的经历,她好像很小时候就阅读了很多中外书籍,想请教下您的经验。

是的,4到6岁是儿童口语向书面语过渡发展的敏感期。此时进行阅读兴趣培养事半功倍。对于好动的孩子可以在他安静的时候给他读故事,比如晚上睡觉之前。

我还记得我的小女儿在洗脚的时候,双脚泡在水里,妈妈给读故事或者自己在翻看故事书。千万不能逼着孩子,按照家长想给孩子读故事的时间,而是要观察孩子什么时间想阅读或者适合阅读。


郝少林

英博士


另一位家长也提到类似的问题:我家孩子快五岁了,身边很多同龄孩子都在背唐诗宋词什么的,我也试着让孩子诵读一些,但实话说孩子兴趣不大,我也怕逼太紧让孩子反感,而且私下觉得这么小孩子基本不懂诗词中的意思,背这么多用处大吗?感觉身边很多人在“拼崽”,想听听您的意见。

读古诗词对人的发展有什么作用,上百度搜一下《一场演讲百年震撼》就知道了。小孩子记忆力好,不背诵古诗词就会记忆广告词。孩子是不加选择地吸收周围的信息。孩子的兴趣是家长心态决定的。如果家长喜欢,家长每天诵读古诗词,孩子在熏陶中自然就会去学习,而不是一开始家长就很认真地教孩子。


郝少林

英博士


一位家长问:我儿子5岁了,主要问题是自控能力很差,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定性,难以坚持下来。在幼儿园也被老师反映集体活动时各种走神开小差,这还是有老师的情况下。在家想让他坐下来学点东西更是比登天难,关键是现在看不出他有什么兴趣和爱好能挖掘,凡事“三分钟热度”,感觉无从下手。

孩子学习不要正襟危坐,不要那么正式。一定要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家长干什么孩子就会干什么。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强,家长一定转变观念,不是教孩子,而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


郝少林

英博士


另一位家长也说:我的女儿3岁,也是毫无专注力。看到一篇文章说孩子专注力从两岁就要开始培养,您认同吗?很羡慕您家女儿从小就能坐得住,能不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经验。

正常的孩子专注力都没有问题,兴趣是专注力的一个重要表现。从小培养专注力是必须的,越大越难以改变。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承认不要随意干扰或者中断孩子的活动。


郝少林

英博士


下面是两个男孩子家长遇到的问题:我儿子现在三年级,还算聪明,特别是接受东西很快,但很贪玩,回家第一件事看完动画片,又一直玩到晚上九点多钟,最后才勉强把作业做完睡觉,做其它我们看来有益的事情肯定事就更不可能了。我说过多次,也采用过严厉的手法,都说疲了,但还是没什么效果。

男孩子小时候一定要玩够,玩的过程是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对于大脑的发育有很大的帮助。但千万要注意习惯培养,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不能有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小聪明到了初二就用完了。三年级的孩子应该培养作息时间的概念。可以用事先约定,事中提醒,事后总结的方式,来帮助他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习惯。


郝少林

英博士


我儿子今年上六年级,很不自觉,上课听讲不认真,玩心也重,也从来不会不知道珍惜时间。我怎么说都不管用,老师开家长会时还暗示家长不配合不管教,感觉很冤枉,马上就要上初中的孩子了,非要等他自己懂事才行么?

等自己懂事可以,但是孩子会错过很多发展机会!只要家长和孩子都能接受是没有问题的。学习习惯往往和生活习惯紧密相连。作为家长,要反思孩子成长过程中错过了什么,如果想改变的话,现在注意调整还来得及。如果孩子的周围环境和氛围不改变的话,这些问题越大越难改变。孩子的言行是从最亲近的人身上学到的,注意提醒周围的人改变对待的态度及行为,孩子是会改变的,但是说教一般不管用。


郝少林

英博士


下面两位家长很希望嘉宾郝先生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看到您曾提到,从没有送大女儿去过辅导班,您好像也不具体辅导孩子的功课。想问下,您女儿学习中遇到问题真的都是自己去想办法吗?您在学习上从来不用操心她?

是的,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她三年级跳级,我只是告诉她怎么去读课文,怎么去写生字,怎么去看数学书,自己做练习题。

她曾用三个月自学了四年级两本语文两本数学,我没给她讲过一篇课文,也没有给她讲过一道数学题。但这一切是建立在她已经读了大量课外书的基础上,她之前用三个多月读了47本青少版的名著。


郝少林

英博士


看过您的资料,您为了女儿,也投身研究教育,研究出了很多教育方法,还开办了学校,不过最后您选择送女儿出国接受教育。可否介绍下这期间您想法的转变过程。

我2007年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修交流,发现国外的大学教育和我国的大学教育培养人的目标不同,对孩子的发展影响不同。国外的教育更注重人的各种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所以大学校园里学生的表现与我们大学生的在校表现完全不同。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全面发展,去增长见识,发展自己,让自己变得有价值,能给周围的人。所以就产生了让女儿出国读书的想法。


郝少林

英博士


这位家长的问题很是“犀利”:看过您的一些观点,总结起来您也提到过很多次凡事要尽早,想知道您怎么看「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或者您认为家长应该有这种心态吗?

孩子的起跑线在哪里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孩子的每一天都很重要,不要耽误孩子的发展即可。我们成年人不也一样吗?觉醒之时就是成长之日。所以对待孩子的成长,家长要做的就是创造机会,搭建平台,陪伴成长!


郝少林


随后在互动环节中,嘉宾郝先生又现场解答了数位家长提出的问题

英博士
家长提问:怎样培养孩子自觉的习惯?

自觉习惯的培养,前提是让孩子享受到做此事的好处。比如从学习中产生成就感。

学习被动是缺少能量,家长要多一点鼓励和肯定。


郝少林

英博士


家长提问:现在的宝宝太辛苦了,从放学就去各种班,连消化的功夫都没有

放学就去辅导班,我不赞同!

我认为小孩子在12岁之前,要养成爱读书、爱做事和爱运动的习惯,这三个是基础,这三个方面发展好了,其他方面都容易发展起来。


郝少林

英博士


我想问下,我家两孩子5岁,每天都有很多游戏玩,在一起玩的很开心。这个年龄段我是应该让她俩多学些东西呀,还是尽情让她们玩?

为什么不能兼顾一点呢,中国人强调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无过而无不及!


郝少林

英博士


想请问郝校长,如今电子设备应用广泛,小朋友在家里很容易接触到iPad、电脑、手机、电视。我们知道这些设备有的能帮助学习起到辅助作用,但使用太多又怕伤眼和上瘾,请问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呢?

电子产品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果把它定位是学习的工具,注意时间的管理即可。比如,每天使用一个小时,但每次不超过20分钟,可以多次使用。

家长特别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让电子产品成为孩子的娱乐工具。这是观念和态度问题。必须坚决制止,除非你想培养一个游戏玩家。

有美国专家研究把电子产品比喻成带插头的毒品。非常有道理。对于毒品,如何回避,我想大家自然会有自己的办法。


郝少林

英博士


谢谢郝校长今天的精彩解答,我们会在近日刊登下期访谈的时间安排。详情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英国教育思维”(微信ID:ukeduweekly)并添加关注英博士(UKboshi)加入“津爸桥妈”在线微访谈群,与嘉宾爸妈们一起畅所欲言、分享经验。




    关注 英国教育思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