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津爸桥妈微访谈第二期全纪录在这里, 看“好爸爸”该怎么当

 

我们定期邀请将子女送入牛津剑桥等知名学府的学生家长共同分享育儿经验,探讨孩子成长中可能会面临的潜在问题,实现与大家的近距离互动沟通。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嘉宾郑贵东先生。...



本期主题:父亲在孩子成长中该扮演的角色
英博士按:北京时间2月19日晚7点,千余位参与第二期“津爸桥妈微访谈”爸妈在英博士带领下,就“如何看待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角色”这个话题,与嘉宾郑贵东先生进行了超一个半小时的深度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访谈我们首次尝试了多群联播,得以让更多爸妈们听到嘉宾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互动环节时爸妈热烈的提问让英博士应接不暇,颇有变身八爪鱼的冲动^_^



那么错过了访谈怎么办?不要紧,以下是英博士总结的当天访谈实录,专供爸妈们收藏之用。
▼▼▼





英博士:首先请郑先生阐述下,您理解的,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


郑贵东:
我认为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里最重要的关系,其次才是父子,母子。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育儿是夫妻共同经历的最重要的事情,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和母亲扮演同等重要的角色。

花尽量多的时间陪孩子,运动,讲故事,参观博物馆,送上学等都是父亲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偶一为之的。

多体谅母亲,在孩子小时候,母亲在体力上的付出非常大,而作为父亲如果能尽可能接过家里其他的家务活,不仅仅是给母亲提供休息的机会,更从心理上是一个安慰。

孩子大一些之后,更需要多和孩子参加活动,也适当的让孩子了解你的工作,理解你的工作,在家庭活动,假期安排上,开始征询孩子的意见,制定计划等也可以给孩子一些机会。

尽可能不错过孩子成长的重要节点,第一天上学,第一次登台,第一次被老师留校,第一次撒谎,第一次被欺负等,都是你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也都是最好的亲子机会。大前提是你永远站在你孩子那边。给他最多的爱和支持。其他的事情,都是第二位的。


英博士:郑老师说要举个例子给大家


郑贵东:举个例子吧。我儿子在学校里学小提琴,一对一的学习模式。有一天,他告诉我他不想学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觉得老师不好。我们当时就了解了一下情况,之后我就和孩子的妈妈说,能在你们学校教的老师说明专业水平是没有问题的,而你自己从三岁开始就想学小提琴,七岁开始学,一直非常努力也很享受,所以我们觉得你是一个好学生,老师也是个好老师,只是你们两个人不合拍,所以爸爸妈妈支持你换老师。

举这个例子的原因就是我想强调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接受了再来想办法,而不是从一开始就责怪孩子。






英博士:可否简单向大家介绍下,您在家中与母亲的分工如何?您认同“严父慈母”这个说法吗?


郑贵东:生活上,基本上妈妈全职在家,照顾孩子生活方面比较多,因为两个小的比较小,很多他们的课外活动或者同学聚会都不会走太远,所以妈妈陪的比较多。老大的课外活动我陪的比较多。我自己比较喜欢做饭,所以能做饭的时候我都会做饭。

学习上,两个小的妈妈管的比较多,他们放学早,和妈妈在家时间长。对于老大,学业上,我们基本上已经很难给予指导了,最多是学习方法上给一些建议。其他方面我们三个基本上每周会开会讨论问题。

个人觉得不一定这么严格区分,但两个人适当配合是对的,要是两个都唱所谓的红脸或白脸孩子会受不了的。




英博士:有位家长朋友问——父亲在孩子面前会有多维度的形象,您觉得父亲应该成为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吗?


郑贵东:
不同人对这个英雄有不同的定义。我自己的家庭里,比较希望男孩子有责任心,做事情专注。孩子大了,父亲对孩子适当的示弱不是什么坏事。

所谓的“示弱”,就是家长和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其实要让孩子理解家长并不是万能的,一定会有弱处,只要家长肯改进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英博士:这里有问家长问——网络上谈论父亲对男孩子影响的文章比较多。不过我家里是女孩,正好您有三个孩子,儿女双全,可否谈一下在男孩、女孩面前,爸爸行为或角色的区别?


郑贵东:
我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自然而然的对女孩子会多关注一些。至于是否要有所区别,看个人家庭情况了,我自己觉得不用太刻意,对女儿来讲,可能更关注父母关系。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对孩子妈妈的尊重更重要。


英博士:下面这个问题是有好几个家长“不约而同”提问的:家里的女孩一有事就找爸爸“求保护”,总觉得当爸的太过温柔,让妈妈难做。这个貌似也是很多妈妈关心的问题。


郑贵东:我就是这样的啊。要接受孩子的情绪,帮她舒缓一下,其实有时候她并不是要到你这里来争自己对还是妈妈对,仅仅是想你抱一下,安慰一下。我通常会问,是不是想让爸爸抱抱啊?听她说说委屈,就好了,原则问题和妈妈沟通好,支持妈妈,同时帮助孩子规则内化。




英博士:下面这位家长提的问题也很常见——我刚怀孕不久,丈夫工作很忙,有时一个月就要出差几趟。我很担心以后无法保证和孩子有足够沟通,不想他只当家里“赞助商”的角色。


郑贵东:不太建议过于担心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现在你和先生沟通吗?他出差时你们怎么讨论问题?到时候一样就可以了。其实和孩子沟通的方式很多,多和先生商量,把你的担心告诉他,然后两个人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英博士:下一个问题——这里有位父亲提问,说他希望多参与孩子的事情,但经常被丈母娘拦住,总是和老婆包办,说他不懂,自己插不上手。


郑贵东:对于国内的家庭来说,这个应该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吧。让孩子妈妈多和姥姥沟通。孩子是你们的,有老人帮忙是福气。但不能替代父母的作用。




英博士:有位“熟人”家长问:之前了解到您在孩子备考升学时下过很大功夫,可否谈一下这方面的经验?


郑贵东:陪老大备考对我们和孩子都是第一次,而且在英国所有的考试都可以考不好重来,这个国家也非常注重所谓的给第二次机会,唯独只有小升初,一次性决定今后七年的学校。

所以我们和孩子都非常重视。我的经验是,要让孩子自己觉得他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自己喜欢的学校。这是他自己的事情。

第二,要理解备考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不要把考上好学校当成唯一目的,要争取让备考效益最大化,成为孩子成长的手段。

第三是长期积累,小学初期让孩子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爱上阅读能让孩子备考时更加轻松。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希望以后有机会和大家单独讨论。




英博士:下一个问题,有位妈妈问——我家儿子十岁,下半年就读五年级了,当爸的对儿子学习生活倒是抓的很紧很严格,但有时候简单直接,我担心孩子大了会逆反心理,但他爸总说孩子太小,“不奢望能懂道理”,该怎么劝才好?


郑贵东:其实孩子是懂道理的,但和孩子讲道理要符合孩子的年龄段特性,不是只有大人所谓的讲道理这一种讲道理的方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其实孩子所有的缺点都是和家长学来的。有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会有自己身上的缺点,但是如果家长自己不进步,其实孩子是很容易学到家长身上的缺点。

还有一点,家长应该要有自己的生活,因为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如果孩子经常看到家长的生活是没有情趣的,那么很有可能这会让孩子对生活的理解也变成这样。所以家长应该和孩子多参加活动,同时家长也要有自己的生活。






英博士:有妈妈问——现在市面上有太多育儿类的书籍了,不过绝大部分这都是妈妈在看,然后给爸爸念叨,您觉得作为父亲有必要自己花时间充实理论知识吗?(显然这位妈妈有嫌父亲参与不够了)


郑贵东:读书学习是应该伴随人一生的事情。先问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读书的习惯,然后再看读什么书,我个人觉得人只有自己觉得需要去学习的时候学习才有用,或者你可以先考虑怎么调动孩子父亲的积极性,参与到和你的讨论中?先把唠叨换成讨论。

英博士:读书学习是应该伴随人一生的事情。先问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读书的习惯




英博士:互动环节前的最后一个问题!这次访谈有妈妈私下跟主持说过,会拉来家里当爹的来听,可否请郑先生为爸爸们提供一些建议,特别是对那些苦恼于工作繁忙的父亲?


郑贵东:我想对这些爸爸说,时间肯定可以挤出来。在工作繁忙的时候,看看能不能从小的地方做起。我自己就非常享受给孩子讲故事。请注意我的措辞,不是他们高兴和喜欢,而是我自己喜欢。我享受和他们讲故事这个过程。

我很赞同“育人先育己”,这是一位叫王人平的人提出的观点,大家也可以去搜索他的新浪微博。他主张的是家长要跟上孩子的成长节奏。很多时候其实是家长对了,孩子就对了。在很多情况中,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长的问题导致的。




随后在互动环节中,嘉宾郑先生又现场解答了数位家长提出的问题


英博士:群里前几天有群友说起隔代亲,有群友表示需要想办法抵消,请问您怎么看隔代亲的问题?


郑贵东:我自己感觉“隔代亲”是自然的感情流入,并不是什么问题、如果真的是问题,那就是谁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起主导问题。我觉得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应该是父母起主导,如果解决了谁是主导的问题,其实我认为“隔代亲”不是问题。




英博士:群里有位家长提到说确实很少有关于父亲在家怎么做的答案?


郑贵东:确实没有,想在书上找标准答案往往都会比较失望




英博士:转播的群里有位家长问——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8岁一个四岁,天天打架,如何劝架,怎样平衡家里孩子的关系?


郑贵东:第一点是接纳,接纳现实,孩子之间要打架的现实,然后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个人认为,孩子之间要平等,不太建议老大一定让着小的,反而应该尽早树立老大的权威。

第二点是多表扬,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而不是总是提出什么是不对的。要有足够的input, 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遇到问题该怎么处理。




英博士:请问“我认为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里最重要的关系,其次才是父子,母子。"是否意味着亲单家庭的子女关系必定有问题?谢谢!


郑贵东:先说抱歉,刚才忽略了单亲家庭这个问题。可能单亲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遇到的困难更多,对家长提出的要求也更高。我还是强调一点,接纳。接纳自己家庭的不完美,和孩子一起面对现实,而不是羡慕或抱怨。




英博士:有位家长刚才问——如何才能让7,8岁的孩子持之以恒的学习乐器,不希望让兴趣变成负担


郑贵东:首先让孩子学乐器是好事,七八岁的孩子不太有主动性,需要家长适当约束。但在学习时间上可以控制一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会走专业道路,所以不必太在意一时得失。只要持续学习就好。




英博士:刚才这位家长问的——海外父母对孩子学中文问题头疼,学不学,学到什么程度?


郑贵东:海外孩子一定要学中文,建议尽可能在家里全中文环境,先解决听说问题,再解决读写问题,学中文的目的是学习中国文化。最理想的状态是,当孩子需要西方人的思维时,他们可以独立、冷静、自我。当孩子需要东方人的思维时,他们可以合作、包容和善良。




英博士:最后一问题,来自转播群的群友——如果男孩自尊心强,比较害羞,在家里可以侃侃而谈,在公共场合就比较害羞,如何有步骤客服孩子这种心理?


郑贵东: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公众场合侃侃而谈,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关注 英国教育思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