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我完美了,别人才会喜欢我”|知乎问答

 

玩美...

认为“只有我完美了,别人才会喜欢我”的想法有什么错误,该怎样解决?


这是知乎上一个受到5万+人关注,2千+回答的话题。这个话题和体像有一些关联,因此在综合所有获得100及以上赞同的回答之后,我将这个问题的分析分为四个部分:对问题的解读;认知模式分析;原因分析;对策。
对问题的解读
1
完美和完美主义


这个问题里面的每一个关键词都是模糊不清的,什么是“完美”呢?什么是“喜欢”呢?“别人”指的哪些人呢?“我完美”指的是我的什么方面呢?外表,性格,表现,还是所有一切?“我完美”这个标准是出自自我要求,还是感知到的别人的要求呢?

对于这些概念,讨论最多的是“完美”,比较典型的有如下五种理解:

(1)完美是一个完全理性的抽象概念,只有理论意义,现实不存在。

(2)完美实际上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超过自己(人类)能力范围的不可达到的目标。

(3)完美是一个可能达到但需要时间过程的终极目标

(4)完美只是是一种希望未来变得美好的愿望

(5)完美是一种用来达到被人喜欢的手段

与“完美”相关的“完美主义( perfectionism)”一般被定义为:强迫性地不懈追求难以达到的标准,并以此衡量自己的价值,难以企及的标准虽然带来了痛苦,个体仍契而不舍地追求,当求之不得的时候,通常会对自己严格批评。该定义有三个要点:

(1)难以达到的标准。(悲剧)

(2)强迫性地不懈追求。(不停地悲剧)

(3)以此衡量自身的价值。(我就是一个悲剧的人)

完美主义有三种,根据标准来源和指向不同,可以将完美主义分为三个类别((Hewitt & Flett, 1991)):指向自我的完美主义(self-oriented perfectionism,SOP)(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标准);指向他人的完美主义(others-oriented perfectionism,OOP)(自己给别人设定标准);社会规定的完美主义(socially-prescribed perfectionism,SPP)(知觉到他人给自己设定标准)。

“只有我完美了,别人才会喜欢我”这种观念,可能属于“自我指向型完美主义”,即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完美标准,并且自己认为只有当自己达到了这个标准之后,才能获得别人的喜欢和爱。

但是也可能属于一种“社会指定型完美主义”这种完美主义,自己之所以追求完美,是因为社会上的其他人,尤其是重要他人(伴侣,父母),都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并且他们会以一种极高的标准对自己作出评判。这类完美主义者的完美标准来自于外界(ky)。
2
命题预设和逻辑推理


“只有我完美了,别人才会喜欢我”,该命题预设了一个大前提,即“只有完美的东西才被人喜欢(人们只喜欢完美的东西)”,于是在这个大前提下有了一个演绎推理

大前提:只有完美的东西才被人喜欢(人们只喜欢完美的东西)

现在状态:别人不喜欢我

结论:一定是因为我不够完美

所以,只有我完美了,别人才会喜欢我。

因为其中的“完美”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更具有操作意义的“无法企及的标准”,所以这个大前提可以演变为更为一般的形式:

大前提:只有达到标准的东西才被人喜欢(人们只喜欢达到标准的东西)

现在状态:别人不喜欢我

结论:一定是因为我没有达到标准

所以,只有我达到标准了,别人才会喜欢我。
3
该想法造成的影响


正如知友某某所分析,受这个问题困扰的人本身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痛苦,这个心理痛苦来自于如下四个方面(两大内心冲突和一个现状维持):

首先,来自于他对自己现状的感受(不论真实如何),他感受到不被人喜欢,感受到被人冷落忽视,甚至排斥或者侮辱,或者担心即将被人排斥,将会被人讨厌。心里充满了惊恐,焦虑,小心翼翼,有时候甚至是厌恨。

我们是社会化动物,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希望自己被他人接纳,认可,尊重,这已经不仅仅是后天社会化的要求,而且是人类进化基因写就。因此,给一个人最残酷的惩罚,不是伤害其肉体,而是故意将其排斥。

第二,“只有我完美了,别人才会喜欢我”,所以“别人不喜欢我”这种现状的存在在我没达到完美标准之前都是合理的,应该的。一方面他因为感受到别人的排斥而愤怒,另一方面又认可别人的排斥是正常的应该的,不应该愤怒,内心时常处于矛盾中。(冲突1:愤怒-不应该愤怒)

第三,对自我的认识“我是不完美的,我是没有达到标准的”,换句话说,我是有缺陷的。对自己的否定,在未达到那个完美标准之前,自己都是差的,而因为那个完美标准的难以企及(可能是真正难以企及,也可能是这标准异常微妙),所以一直都处在自我否定的挫败感中,自我厌弃,无价值感,无意义感,自卑等等情绪缠绕。

第四,认为自己是“不完美的,不达标准的,有缺陷的”,但是又希望自己完美,达到标准,根据经验,一般有了希望,不是更有努力的动力了吗?但是完美标准难以企及或者微妙不可衡量,所以会一直处于绝望中。(冲突2:不完美—想要完美)

第五,“只有我完美了,别人才会喜欢我”,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替换表达为“等我完美了,别人就喜欢我了”,这会让问题继续保持下去,因为在未达到标准之前,我采取行动都是徒劳的,所以就不要去行动了,而我的不行动也是情有可原的,最终导致社会退缩,不敢冒风险去尝试改变现状,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逃避责任的客观效果。就像在认为不能一下子跑20公里之前,一公里一公里地跑是徒劳的。(把现实不能解决的问题,归因于不完美,等完美之后才能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客观上维持了现存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认知模式分析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只有我完美了,别人才会喜欢我(或者我没)”,预设了一个前提,即“人们只喜欢完美的东西,或者人们只喜欢达到标准的东西”,这个完美的标准可能是自己给自己设定的,也可能是自认为社会给定的。这种认识模式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非黑即白(又被称为“全或无”,非此即彼):要么完美,要么缺陷;要么喜欢要么讨厌。这种思维方式简单高效,但是缺乏弹性。

以偏概全:除了要达到的完美标准方面,其他方面都不重要,以点概面,见树不见林。

读心术:一方面别人是否喜欢你,这是别人的事情,喜欢或者讨厌有时候是很难判定的;再一方面,别人是否只喜欢完美的只喜欢达到标准的,这也是很难真正知道的。

灾难化:不完美,就不被喜欢,就会孤独终老,人生就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等等。

贴标签:我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

贬低积极面:在没达到完美标准之前,其他积极面都是没有意义的。

灰色眼镜:在没达到没达到完美标准之前,只注意到自己的消极面。

不公平比较:将自己与一个不可能达到的(或者无法衡量的微妙的)标准进行比较。
原因分析
只有我完美了(达到标准了),别人才会喜欢我;人们只喜欢完美的(达到标准的)东西。这样想法从哪里来的?也就是其出现的原因在哪里呢?虽然按照一般心理困扰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因素模型,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先天的遗传易感性,自身的心理因素,以及所处的环境,但是综合众多回答,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社会环境因素,其又细分为,童年成长的家庭教养因素(知友分析的最多);学校教育考核制度;社会大众。
 
1
家庭教养因素,例如ky的分析:


家庭影响(完美主义会在代际间传承):“身为我的孩子,你怎么能够不完美”,“我对你要求高,以免你在外被别人挑剔”,“不容许犯错的家庭氛围”。

2
学校教育考核制度,例如获得三万多赞同的肥肥猫的分析:


“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考90分的人是要被99分鄙视的;79分的捐资拿回家是脸色不会好的。每个人的价值、地位全体现在数字里。老师和家长又特别强调主管能动性,极力否认人和人的天赋点有着极大的差异,于是一切最终都成了’你有没有足够努力’的纠问。”

3
社会大众,例如雅君的分析:


女性在社会中被固化为一定要做完美的人,

她们太过谨小慎微。

即使,当我们表现得雄心勃勃,

要勇敢地向前迈出一步,

社会赋予我们的“完美”定位,

也使我们不愿在事业中承担更多风险。

这种完美主义的教育对女孩的伤害往往是长久的。

即使当女性有意识摆脱过度谨慎的态度,而努力去满足自己的野心之时,曾经的完美教育依然在潜意识里阻碍她们跨出前进一步。

她们被“我还不够好去做XX”的想法干扰而不敢放手去做想做的事。

我们要注意的是,Saujani一再告诉我们,

这不是女性的问题,而是女性教育出了问题。

这不仅仅需要女性去面对,更需要整个社会、全世界去应对。

对策
1
具体化
我所要的完美到底是什么,可以量化吗可以衡量吗,这个完美的标准是来自于自己,还是来自于他人?什么是喜欢,如何证明别人是否喜欢?不被喜欢我会失去什么呢?会得到什么吗?我还有哪些可以追求的目标?——通过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通常能看清楚当前真实问题所在,和找出具有操作意义的解决策略。
2
认知调整


认识到没有完美的东西,无论是外表的完美还是性格的完美,都是不可能的。知友Owl of Minerva做了非常专业的回答,比如,对于外表完美,从遗传,基因突变和基因表达等方面论证了外表完美的不可能性。具体又对我们常识认为的外表对称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但由于我们并不是对等的使用身体两侧的因素,每个人都不可能长的完美——对称并不存在。因此,其实不对称才是常态,对称是变态。

完美和被人喜欢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完美了未必被人喜欢,不完美未必不被人喜欢。人们喜欢很多方面,而每个人喜欢的方面也不尽相同。

甚至相反,越完美,别人越不喜欢你才对
3
觉察与接纳


觉察到自己正在追求不切实际的完美或者微妙难衡量的标准。接纳当下自己的状态(如何接纳,见文末链接),不完美的状态和因不完美而涌起的情绪。

知友Owl of Minerva对负面情绪方面提供的资料非常有意义:“负面情绪普遍性问题。我们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悲伤、羞耻、紧张、嫉妒、仇恨这样一类情绪之中,而快乐、释放、骄傲这样的情绪都转瞬即逝。伴随我们成长的,几乎都是痛苦的东西。永远要快乐,永远避免伤害这样的一类“美好”,仅仅存在于祝愿之中。但是,痛苦并非是永远伤害性的。”


(图:知友Owl of Minerva)
接纳既已存在的客观事实和主观想法和感觉,它们既然已经存在就不可能撤销和消除,懊恼已经存在的状态,实际上是在希望这些既存的状态没有发生过,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已经发生的事情从不可撤销,但可以终止其接下来的继续;而解决的亦非既已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是问题的继续存在。
4
行动


最大的敌人是无所事事,积极行动才是良师益友。当下的此时此刻我能做的是什么?对我来说除了“完美”之外,还有哪些是有意义的?因为“不完美”而没有做的事情是什么?

知友雅君对于行动的建议:

1. 越害怕的事,越鼓励自己去尝试。

用行动改变自我认知,去暗示自己,我是个敢于尝试、追求成长的人。

而且做多了,你会发现,有些看起来很难的事情其实并不难,挑战也没有想象中可怕。自己也对失败有了更强的适应力。

2. 做事时,不去想,我做得完不完美,而是去想,我有没有成长?

3. 多找人给反馈,训练自己不把别人对你做的事的否定看成对你整个人的否定,听取意见过程中,不因为被批评而去回击。



相关文章:

完美主义的囚笼;

【BDD自助】提高对身体外表的接纳——模块1 理解躯体变形障碍(2);

【BDD自助】提高对身体外表的接纳——模块1 理解躯体变形障碍(1);

如何应对不良感觉放手过去|有关“接纳”的理解和实操

参考资料: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80604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图片作者


    关注 躯体变形障碍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