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

 

国学经史子集,核心是经,经当中最重要的是六经,而六经又归终于大易——《易经》。《易经》这本书,是世界四大元典...







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经典著作--《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无论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之中的道,还是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都来源于《易经》中最基本的的思想,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那么阴阳是怎么产生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阴阳的思想对中华民族,又有着怎样重要的影响呢?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是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看过巴比伦的文化、希腊的文化,如果说这些文化明显不同,却仿佛又很相近,但是如果说它们相同,却又好像差得很远,那到底是近还是远,到底是同还是不同?

一源三流,易为主干,三教互补
中华文化的基本结构,就是一源三流。首先是地理上,然后是文化上。地理上的一源三流,源头就是青藏高原的玉树,青藏高原流出三条河流:黄河,长江,澜沧江。

中华文化也是一源三流,其源在六经,这是最早的一批经典。若从六经中找出最根本的一本经典来,就是《易经》。所以中华文化的一源就是《易》。

《易经》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籍记载,伏羲作八卦,神农作《连山易》,轩辕作《归藏易》,到周文王才作了《周易》。夏代信奉《连山易》,商代信奉《归藏易》,周代信奉《周易》。虽然三皇作易还没有考古依据,但《周易》形成于三千年前的周代初年,是没有问题的。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四千五百年以前的陶器上已经有八卦了。我们千万不要轻易否定古人的说法,说不定哪一天在中国的某一个地方就出土了五千年黄帝时代甚至七千年伏羲时代的八卦呢!所以说《易经》八卦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源头。



三个流就是儒家、道家、中国化的佛教。儒家和道家都是本土长出来的宗教,这里需要重点阐述一下中国化的佛教。

西汉末年,也就是公元前后,古印度佛教传到中国。汉代之后,佛教开始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佛教刚传入的时候,中国人很排斥,所以就有老子化胡的说法,认为佛教起源于老子。《史记》记载,老子过函谷关留下了《道德经》之后继续向西走,走啊走啊走啊走,最终 “不知所踪”,过了几十年,投胎变成释迦摩尼。这种说法反映了当时佛教传来,中国人的排斥,直到唐代佛教才在中国普及。《易经·坤卦·文言传》有这样两句话,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佛教的传教士看到这两句话就知道应该怎样在中国传教了,因果观念也就在中国普及开来。到了到唐朝的时候,中国化的佛教就形成了八个宗派,其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就是禅宗。

孔子批阅《易经》韦编三绝,绑竹简的牛皮都被翻断了很多次。他对乾坤两卦的卦辞进行了详细的注解,留下了旁通四达的《文言传》。《文言传》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深邃哲理,何以被后世学者奉为"千古文章之祖"?包含着宇宙人生奥秘的"元、亨、利、贞"与儒家所讲的仁、义、礼、智、信,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呢? 《易经》是谁创造的?它又是什么时候完成的?我们有两句话可以概括: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关注 郑大私塾课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