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专注行为养成进行时

 

了解幼儿专注行为专注行为,就是人们常说的注意力,对幼儿来说,是指他们能把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





了解幼儿专注行为

专注行为,就是人们常说的注意力,对幼儿来说,是指他们能把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达到认识该事物的行为。

孩子年龄越小,专注行为维持的时间越短,而且很容易受到新刺激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专注力迅速发展。专注行为还与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密切相关,和具体的对象、活动、兴趣、情绪等因素也相关。

1.幼儿专注行为能维持多长时间?

专业的说法:2岁幼儿能维持专注的时间是7分钟左右;3岁幼儿是9分钟;4岁是12分钟;5岁是14分钟。

不过,这些数字都是平均值,只是提供父母作为判断幼儿专注行为是否合乎发展阶段的参考。除了年龄,情绪化也影响幼儿的专注行为,他们往往对自己喜欢的事情能专注更长时间。

2.如何判断幼儿专心行为维持情况?

玩具测试:把幼儿置于一个安静、不受干扰的空间,只给他一种玩具,观察他在玩玩具时的反应。如果他能够持续玩20分钟以上,而且平时生活中对大多数的事情也能够专心,就代表他拥有很优良的专注力。如果孩子玩了不到3分钟就表现出厌倦、烦躁的情绪,就说明他的专注行为不良。

如何培养幼儿专注行为

“行为维持法”解释

所谓行为维持,是指持续性地增加孩子专注做一件事情的行为和减少做一件事时的分心行为。有实验证明,父母每天都采用“行为维持”的方法,训练孩子专注行为,3个月内90%以上的幼儿专注力都得以提升。

“行为维持法”的应用策略。

1.父母介入游戏,帮助幼儿维持专注行为。

如果幼儿做事特别容易分心,父母要介入到孩子的“玩耍”中,有意识引导他对某事物的专注行为。以穿珠为例,穿珠玩具除了本身锻炼孩子手指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功能,还有认识颜色、形状等附加功能。父母通过和幼儿做颜色、形状配对(把颜色或形状相同的珠子连在一起),游戏就会持续更的时间,幼儿专注行为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维持更延长时间了。

2. 有条不紊的环境,减少分心行为。

在家里布置一个固定游戏角,将这个环境收拾得有条不紊,减少让幼儿分心的外界事物。游戏角放置发的玩具不要超过3样,图书也不要放很多。太多的玩具和图书,会让孩子不知所措,这个玩具还没玩一会儿就放到一边,又去玩另一个,不利于帮助孩子专注行为的维持。有条不紊的环境和少量的玩物,能够帮助孩子维持仔细、耐心、反复和专注玩一件物品的行为习惯。

3.通过视觉、听觉、感觉等感官训练,维持专注行为。

“行为维持”也需要从视觉、听觉、感觉来进行感官训练,如请孩子某一时间里只盯住一个目标,而不为其他事物所动。在某一时间里,只听某一种声音,从众多声音中抽离出这种声音来聆听。在某一时间里,专心感受某一种事物,如全家比赛,看谁能更长时间感受空气的温度、树的动静等。对于幼儿本来就感兴趣的事,要充分利用,以维持其专注的行为。

奇妙的触觉感受,也是“行为维持”的好方法。亲子游戏时间,父母在盒子里放形状不同的积木,让孩子不看盒子,凭触觉摸出和说出是什么形状的积木;难度更高的是配对,盒子里每样形状的积木都放两块,蒙上孩子的眼睛,让他把积木一块块摸出来并完成相同形状的积木配对。完成这个游戏,需要孩子维持较长时间的专注行为。

4. 通过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维持专注行为。

新奇、色彩丰富、富于变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带孩子去新环境中“看稀奇”,比如郊游时,让孩子找一棵未曾见过的花草;到动物园去观察海豹如何觅食等,利用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帮助他们较长时间地维持专注行为。

5.散步中进行的“行为维持”技巧。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每天在绿树成荫的公园里散步20分钟,可以帮助维持幼儿专注行为。近年来的临床资料显示,患多动症和注意力缺失的孩子,在婴童时期通常表现为动作协调性不好。平衡力差,是孩子缺乏身体运动导致了这种不平衡。父母每天利用晚饭后散步时间,让幼儿学习走直线,不仅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也是专注行为维持的训练方法。

成功运用“行为维持”方法的4条建议。

1.“行为维持法”,要求父母不要给幼儿过多复杂的信息,否则不能有效地维持他们的专注行为,反而加剧孩子的分心行为。例如,一次提供过多的玩具,把孩子埋在玩具堆中,或长期提供不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画面纷乱繁杂的书籍。

2.成人过多的语言刺激,会影响孩子专注行为的维持。幼儿在初次接触新玩具、新物品时,父母应避免喋喋不休地讲解玩法或用语言反复提醒。

3.别打断幼儿的专注行为。幼儿专注地在玩汽车,父母一会儿问渴不渴,一会儿问要不要尿尿,一会儿又问要不要吃水果等,这种经常性地打断孩子的思维,也是对“行为维持法”的破坏。而当父母不得已打断了幼儿正在全神贯注的事情时,比如下班回家,孩子放下玩具跑过来撒娇,父母要及时教会他如何去面对突发的外界干扰,指导他要把刚才看过的书、玩过的玩具收起、放好。这样,孩子的专注行为能得到延续。

4.“行为维持法”反对对孩子的“疲劳轰炸”。虽然幼儿的专注行为需要维持,但“行为维持法”建议,每次让幼儿维持专注行为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是在专注行为有效维持几分钟后,或一件事情完成后,给他几分钟自由活动的时间,以便能让他有更高的兴趣,把专注行为维持到底。

思北中小学文化课培训、作业辅导、
培优
微信公众号:haiziwang88888888

微信号手机号:18850190818


    关注 孩子王梦想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