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和的是泥沙,融合的是“乡情”

 

泥瓦匠。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从事砌砖﹑盖瓦等工作的建筑工人。秦世林,桦墅村中最最普通的一个泥瓦匠,18岁开始砌墙,居然也砌了34年,他们这群人隐蔽在日常生活的皱褶里,像空气一样,你几乎感觉不到。...

乡 村 手 艺 人



匠人志  

第拾壹期




◆◆
前言:泥瓦匠。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从事砌砖﹑盖瓦等工作的建筑工人。泥瓦匠的工作是一种历史相当悠久的工作,但是,实际上还是一种技术性工作,只不过是经过简单的训练后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工作。这个在以前的农村人数最为庞大,目前所剩的匠人之中,也属最多,但是50岁以下的几乎绝迹。
泥瓦匠—秦世林


▲桦墅村民,52岁 匠龄:34年


秦世林,我的姑父。找他的时候,还在干活,年过五旬每天都还在工地上忙碌,砌墙堆砖也很辛苦。姑父说,目前泥瓦工队伍老化严重,以50岁以上的中年人为主,甚至还有部分60往上的师傅,还能爬得动房顶、修得了墙瓦的师傅越来越少。
他们都是些生活类手艺人。这些手艺,维持着一个乡场的日常生活秩序,也昭示着一种民间生活的质量。有些古老的手艺,既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包含着许多民间智慧,是地域文化心理的舒缓打开,也是村风民俗的标本体现。
泥瓦匠同木匠、石匠等工匠一样,也奉鲁班为祖师。这从他们所用的木尺就能看出他们是哪一行的。石匠用的是二尺杆,木匠用的是三尺杆,泥水匠用的是五尺杆。据说他们跟鲁班当学徒时,就形成了泥水匠是“头”的风俗。确实是这样。我见过工匠们无论是上工、收工,吃点心、吃饭,还是中间歇息等,其他工匠及供作的小工等,都得听瓦匠当“头”的。所以农村说的“工头”一定是泥瓦匠。
▲做“小工”的乡村妇女
18岁的时候姑父就开始了在外做工帮村里的瓦匠师傅打下手,正是那个时候认识了我的姑妈,几年后邻村的两人在了一起。我爷爷常说,苦了这个女儿。因为当初姑父家里子女多条件又不好,爷爷一直不愿意,奈何我姑父的酒量相当之好。每次来到我们家,跟我父亲和叔叔,三人一人一瓶白酒,最终把小舅子们撂倒,顺便把老丈人熨贴的好,罢了罢了,终于是让爷爷答应了这门亲事。
后来姑父也一直从事砌墙搬砖的活计,奈何总是做不了大师傅,几年后有了小表弟,姑父开始借了钱开拖拉机运货,开了有十几年,又开始回村养奶牛,后来时运不济奶牛病死加上牛奶价格大跌,没赚什么钱。过了几年辛苦的日子,姑妈也落得些病根。姑父,在40多岁的年纪,又重操旧业开始砌墙度日。
以前乡下的泥瓦匠师傅同卖货郎一样走东家串西家,看哪家要建房或翻修房子和土方,一般来说,农村冬季的建筑生意比较旺盛。旧时的乡村泥瓦匠工作,顶多是十里八乡临时凑到一起的泥瓦匠外加几个小工,便在几声鞭炮声中开始了建筑施工。


▲搅合泥沙
“改革开放后,78年至82年是动荡阶段,改革的信息吹动人心啊,分田。86年做手艺还吃香,木匠、泥水匠当时是3元/天。承包一间房从起好(盖好的意思)、粉好(粉刷好的意思),到把地浇好、瓦盖好,三层楼,800元。小工(伙计的意思)都是泥水师自己带。承包了就不管饭。”
美丽的“桦墅双行”




也许是赶上了好时候,但日薪一二百元,依然请不着工人。一边是市场需求旺盛,一边却无人愿意从事此行业,加上桦墅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姑父不再满足于做点工,而是拉起了一个村民建筑队,在村里到处揽工程,最开始做很多人不愿意做的村里的化粪池的工程,后来是马路牙子,堤坝,农民房……近期居然把村里的小巴士公交站台修的漂漂亮亮,他的村民建筑队名声大振,发展迅速,还承建了“桦墅双行”周村的部分乡建。建设家乡,从来都是义不容辞,家庭条件也渐渐变好,当然这是后话。



桦墅不远处的商品房
工业的进驻开始覆盖曾经的诗情画意的村子,村子背山而望一排排钢筋水泥的厂房也建了起来,触手逐渐伸向这个百年村庄的腹地。我问姑父,以后村子被现代化取代,或者村子消亡了,没房子造了怎么办?原来姑父正盘算着学习装修,说以后小区装修也还需要咱,这一天会不会来,暂且不知道。但是姑父的坚持还是让人感动。去年在城里上班的表弟,被姑父劝回,跟他学手艺,他想让表弟接班。其实这门手艺为什么在村里断层,因为真的很辛苦,对皮肤和肺都不好,家长多半不愿意子女学这个不讨好的活儿,他们以为“这都是没文化的人干的”。结果表弟,跟着施工队几个月,依然没有坚持下来,这里原因很多,暂且不表。
日薪300元的泥瓦工在求职市场上拼不过月新4000元的白领,这个怪现象不难理解, “劳心者”的活儿更受青睐自然正常。表弟常说,“哥,我其实很羡慕你,可以在异乡坚持梦想。”表弟也心疼姑父,可是他说有些东西,想做却没办法做,所以目前姑父依然坚持做他的“工头”,再做几年?他也不知道。他们一直想,啥时村里可以拆迁,就停下来,好好休息了。
▲桦墅周村水库
他们这群人隐蔽在日常生活的皱褶里,像空气一样,你几乎感觉不到,但正因为有了这些生活的皱褶、肌理和表情,才使乡村的日常秩序具有了柔韧的本质。
在新与旧的文化碰撞中
记录一个乡村的变化
关注乡村的那些人儿和那些事儿
农村丨乡愁丨村民丨建设丨手艺
微博:孟-起
长按二维码 与你同行
城市回归乡村,回归生活
带着心中那份固守乡愁


    关注 桦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