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不擅长面对的事物面前。

 

其实,没人擅长吧?...





▲开篇杂谈

昨天不小心听了一个分享,

分享者说,总是拿自己的事情来写,

是很难坚持写下去的,

所以需要看书,去丰富自己的阅历,

然后就可以写出更多精彩的内容,

就能更好的坚持下去了。

分享者的观点立马取得了很多人的赞成,

分享者的PPT里面,也写满了挺文艺的标题,

“读书,是与灵魂的对话”,

“世界是一本书,不能只读其中一页”。

诸如此类。这些看起来并没有问题的标题,

却多多少少让我觉得没眼再看下去。

于是,我停止了继续听那分享者的分享,

心里默念着,

-去掉这些形式。



▲正文

坚持写自己的想法、感悟,

已经进入第七个年头。

如果,用李笑来的惯用说法,

那就是,写了快满一辈子了。

但我并没有写出些什么爆款的文章。

读书那会儿,教授日本人学中文回来,

我就会在空间日志里面,

写一篇《坂上记事》或者《陆小宇传奇》,

现在读来,

虽然没有如今写的那么有“深度”,

但当初那份享受和快乐,

是现在还能够感受到的。

此外,很多现在才开始注意,

想要解决的事情,

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

自己没有留心而已。

虽没有“深度”,

但警醒的作用,

却始终在那。

我一直把写作,当作记录的工具,

所以,一直都是想到哪写到哪。

其实偶尔会有想要把自己的写作,

往更专业化的方向去发展,

可始终止步于形式。

我不知道该怎么换种形式来包装我的文字?

所以,当我看到华丽的PPT的时候,

想学。

看到别人画思维导图也可以画的很好看的时候,

想用。

看到别人用语音来传递的时候,

想试。

看到别人用故事来装点的时候,

想到自己并没有多少故事可以写,

也没有很多“别人的故事”可以分享出来,

所以,始终是回到原点。

-记录自己的生活。

有一点是值得我继续去思考的,

-如果不去理会这些形式,

我还可以怎么写?



▲思考

这部分的思考,想大概写写,

——关于死亡。

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

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刚刚L小姐跟我说,

ta的爷爷在中午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

然后又仔细的顺着这个敏感的词汇,

想要找到一些关于这个话题的记忆。

一个记忆是小学四年级外公的离世,

一个记忆是朋友跟我说的母亲的离世,

还有一个则是和一位长者的聊天。

关于外公的离世,我并不想写出来,

因为这部分记忆保存的很好,

那是我第一次面对死亡。

我想写写,

和一位长者的聊天这个记忆。

那会儿长者在负责一项公益事业。

他是这么问我的,

“你知道,一年里会有多少人因为车祸死亡嘛?”

我说,“不知道,一百?”

中间有几句对话,我忘了内容,

我比较在意的是,

“假如,这一百个因车祸死亡的人里面,有你的亲人呢?”

我当时很本能的回答说,

“那我希望不要有人死亡。”

事后,我跟爸妈聊了这个对话内容,

也许是因为这种问法显得有些难以接受,

爸妈都很反感。

然后我自己也得出一个结论,

理解死亡,并不需要这样的方式去“感同身受”,

而且这样理解下的“死亡”,

多少显得有些刻意。

当我们提及“死亡”的时候,

好像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想,

都会难以接受。

即使,离世的人是年老体衰,

安然离世,我们依旧是觉得,

无法接受,同时不想提及。

所以,很多时候,

身边人在面对着死亡的时候,

自己总会想着,

该怎么安慰?

或者,

该怎么让他们去接受?

但是转念一想,

为什么需要安慰呢?

他们并不是弱者,

也并非不知道生老病死,

是大自然的规律。

是因为“共情”的力量,

让我们自然而然的感同身受,

所以想要安慰。

但为什么,我们总是首先想到了安慰,

然后,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呢?

—The End—
文章 | 慕夏
图片 | 来自网络Unsplash
歌曲 | A New Day Has Come·Celine Dion


    关注 宇心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