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情图难尽,教人怎不忆姑苏

 

“无限风情图难尽,教人怎不忆姑苏”,画虽不言,其所营造之万千境象,或恬静、或繁闹,尽可供人驰骋想象,而留连彼时之姑苏胜景。...





清代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的《姑苏繁华图》全景般地展示了盛清苏州城郊数十里风光及市井繁华景象,于艺术鉴赏、历史文化研究均具很高价值,被后世誉为研究清代苏州之“百科全书”。

“无限风情图难尽,教人怎不忆姑苏”,画虽不言,其所营造之万千境象,或恬静、或繁闹,尽可供人驰骋想象,而留连彼时之姑苏胜景。

无限风情图难尽,教人怎不忆姑苏
——《姑苏繁华图》与盛清苏州城
文|黄根林
文章来源 | 《中国古典家具》2017年1月刊


历代图写市井胜景的画卷,素有“北《清明》,南《姑苏》”之称,前者为图写北宋汴京的《清明上河图》,后者则为清代绘写苏州的《姑苏繁华图》。

研究清代苏州之“百科全书”

《姑苏繁华图》,原名《盛世滋生图》,是清代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绘写苏州风物的巨幅画作。画卷绢本设色,长1225厘米,高35.8厘米,较《清明上河图》长一倍多,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据粗略计算,全卷绘人物一万两千余人,屋舍建筑两千余栋,桥梁50余座,船舶400余只,商号招牌200余块。图写形象虽多,全幅画卷布局则不失严谨,气势恢弘之余,笔触不失细致。作者以极深的写实功底,对湖光山色、村舍田园、阊胥城墙、渡头舟船、沿岸市镇及市井商肆予以细腻刻写,全景般地展示了盛清苏州城郊数十里风光及市井繁华景象,于艺术鉴赏、历史文化研究均具很高价值,被后世誉为研究清代苏州之“百科全书”。

从卷尾徐扬题写的跋语中,可了解画卷所绘的起止之地:从灵岩山起,由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历上方山,从太湖北岸,介狮、和两山间。再画了葑、盘、胥三门,至此以城墙为界,绘写了苏州城内外的市井面貌。之后从最繁华的阊门出城,转山塘桥,至虎丘结束。整幅画卷首尾辉映,节奏紧舒有致,自西向东,画笔所至,苏州城内外数十里的郊野风光及市井状貌跃然纸上。







清 徐扬《姑苏繁华图》

姑苏城外

徐展画卷,迎面是近景的“万寿”旌旗,旗下绿树掩映寺庙为灵岩下院,至今犹存;远处挺立于湖滨之山,便为胥山,与左边灵岩山相对。山下为香水溪边之山前村,绘有农夫耨草田中,匠工锯解木料、搭建房屋,学童课读村塾,村妇纺纱、喂猪及各式货店、货郎买卖等场景。村后便为灵岩山,为苏州南郊最为高大秀丽之山,画中所绘仅为其下半麓,其间万松层叠、山路蜿蜒、游客络绎,使人倍生悬念,感其幽静挺拔。

山麓左侧,为苏州城外之木渎镇,其场景约占全卷篇幅之半。木渎镇由来悠久,相传因夫差于灵岩山建馆娃宫、筑姑苏台,于山下积材三年,“积木塞渎”而得名。画中单孔拱桥为斜桥,香水溪与胥江在此汇流东下,故此进出太湖的舟船大多在此停靠,商旅水运繁忙,故此地向为木渎闹市中心,米行、绸庄、饭馆、酒楼等店铺均沿河而设。左侧为西安桥,桥下为走马塘与胥江合流之处,水面开阔,大小船只在此摇橹划桨,撑篙拉纤,尤为繁忙。



阊门胜景,苏州城最繁华的地段。
过了此片水面,便为木渎镇的园林集中地,其中以建于康熙年间之遂初园最为出名,园内正张灯悬彩,轩厅中高朋满座,正演南戏。遂初园对岸为木渎社仓,东为法云庵。过庵便是石湖,为苏州郊区名胜,湖面浩渺,与远山相接,扁舟星点其中,景色妙绝。湖左为狮、和两山,画卷至此,约已过半。

狮山形如狮子回头,反向张望虎丘,苏州俗语称为“狮子回头望虎丘”。山前高搭彩台,正演春台戏,以祈丰收,是为当时风俗。

狮山过后,苏州城霍然在望。康熙年间,苏州城垣经整饬,共开放六门,西为阊门、胥门、盘门,东为齐门、娄门、葑门,卷中极写胥、阊两门,葑、胥两门则为远景,只略加勾勒。大运河在门前绕城而过,胥江自西南而来,与之汇流,其间舟船云集,水运最为繁忙。清代的胥门内为江苏省、苏州府及吴县、长洲、元和三县三级官衙集中地,又为两河交汇、城乡相接地带,故此公务往来、民间诉讼及水陆客商,多会聚于此,由此分外繁荣。此刻胥门前接官厅码头,正然迎接钦差,高树仪仗、行牌,排场颇为铺张。

城中人家宅里正举行婚礼,十分喜庆热闹。

市井胜景

进入胥门,以城墙为界,画卷开始注重描绘城内景况。城内近景为建于明代之和丰仓,远景为府学文庙及抚台衙门驻地,依稀可辨其建筑形势。往北至道前街,远处可见重檐殿堂,即为苏州府衙。近景街上木栅栏处为江苏按察使司署,其掌管全省刑狱和官吏考核。衙内披红挂彩,正举行由学台主持之院士试,应考童生已进入两庑考场,大门、仪门俱有官兵把守,气氛森严紧张。较诸城内之戒严,城外的建于乾隆年间的万年桥则尤为热闹:桥上人流熙攘,沿边遍设摊位;桥下密布舟船,往来不息。

桥北沿城墙,一溜皆为两层商行及生意摊位,为胥门外之半截街。从半截街隔城墙而望,能见江苏布政使司署,俗称藩台衙门,其地原为明正德年间大学士王鏊的怡老园别墅。藩署北面为黄鹂坊桥,桥西有处宅邸,正在举办婚礼,厅上新人拜高堂,院内则大作鼓乐,喜庆热闹。自此地北望,则为阊门大街。



虎丘在望,压轴全卷。
“吴趋自有始,请自阊门起”,阊门为苏州最早八门之一,其向为货物集散、商业繁荣之地,有“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列肆招牌,灿若云锦”之称。从卷中可见,阊门大街两旁均为双层商行,其中以布行、绸庄最多,钱庄、粮油行、药铺、杂货店亦较集中,另有珍宝、古玩、漆器、铜锡器、酒楼饭馆等,商品除本地自造外,多从周边行省乃至全国转运而来。卷中远景所见北寺塔,为全城最高建筑,齐门内之校场,则为骑射操演场面。近处为阊门瓮城,门前护城河中,帆樯林立,拥集了四方货船,两岸商贾云屯、市廛鳞列,所谓“黄金百万水西东”,真实不虚。

阊门之外,转向北行,则见山塘,其水陆并行,可直通虎丘。山塘始建于唐,大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组织民工疏通从阊门至虎丘之河道,是为山塘河,河长约3.6千米,所谓“七里山塘到虎丘”;又筑堤成虎丘路,人称白公堤,即为山塘街。沿途架桥甚多,有山塘桥、半塘桥、普济桥等。山塘一带景色明丽,河岸两旁绿荫不绝,楼台屡见,为吴中游冶赏玩之佳所。此地历来亦属苏州之著名商市,以盆景花卉、虎丘细席、漆器盘盒、精工竹器、名人字画、古玩玉器等出名。

苏州城外之木渎镇,其场景约占全卷篇幅之半。
往北过普济桥,虎丘便在眼前。虎丘又名海涌山,因吴王阖闾葬于此,葬后三日,人见白虎蹲踞其上而得名。虎丘虽小,而山水隽秀,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卷中所绘虎丘,因康乾几代的修造兴建,正逢最盛之时,山上古木参天,风景幽绝,兼有寺宇处处、殿阁重重,远观有如山在寺中。山上古迹如云,数不胜数,推其最醒目者,当为山顶的云岩寺塔,其落成于北宋年间,栉风沐雨,千载犹存,特为虎丘之标识,整幅画卷至此亦止。

无限风情图难尽

一路徐徐展观,画中一景一物,处处均有来历,可发掘其历史源来,足见苏州古城积淀之深。当时姑苏风俗,如科举、戏曲、婚姻、货卖等,于卷中无所不备、无所不详,能补文献之缺漏,更显此画之珍贵。画中人物,或耕或读,或工或商,行动各从所业;卷中场所,或山川、田野,或城池、苑囿,或官署、商肆,均安置有序。这般不同身份的人物,身处不同的场所,而都定格于画面瞬间,此种情境非语能言,非文能写,仅可谓画卷之长处,令人深觉震撼。

万年桥上,繁忙景象。
“无限风情图难尽,教人怎不忆姑苏”,画虽不言,其所营造之万千境象,或恬静、或繁闹,尽可供人驰骋想象,而留连彼时之姑苏胜景。
- 购买《中国古典家具》杂志,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总  编 | 邓雪松
主  编丨林育程
执行主编丨程香
资料来源 | 《中国古典家具》2017年1月刊
《中国古典家具》杂志

2017年01月刊



长按二维码  
立即购买

▼或点击【阅读原文】,也可购买


    关注 知木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