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CP的卧式自行车环球之旅

 

2014年,他们从法国开始,从欧洲到了亚洲,骑了14000多公里,2016年,他们来到中国,途经的第21个国家,他们的骑行未完待续~...

【歪果仁·系列】
除备注外,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
进行2年多且未完待续的蜜月旅行


你的蜜月行或许是去欧洲耍个一周两周,而这对外国CP的蜜月计划却是要骑着自行车环游世界。2014年,他们从法国开始,从欧洲到了亚洲,骑了14000多公里,中国是他们途经的第21个国家。2016年夏天,他们来到成都,计划停居一年,或许更久,积攒点儿路费,遇见点儿新鲜。



他们走一路就会联系当地媒体,嘿嘿,他们也是知道自己的行为还是有点儿酷的。在成都,他们通过邮件联系了我。

男主32岁的法国人Nicolas Ayme跟我发邮件,提到他的太太Gökben Bağcı Ayme,比他小一岁的土耳其姑娘。名字特别,“O”上面有两个鱼泡泡,虽然不懂怎么念,但一下子就记住了。Nicolas说,Gökben是土耳其唯一一位卧式自行车环球骑行的女性。
但是,他们并不是专业的骑手,也不是户外狂热者,甚至在此行之前只试骑过一次短途。Nicolas在土耳其工作时遇到妻子前曾在加拿大旅行,而Gökben曾为化学工程师,以及兴趣使然的高山向导,这是他们第一次长途骑行。

怎么去?去哪儿?多长时间?

骑自行车,要去环游世界,时间嘛,刚开始计划是1年,现在是2-3年,再之后,就看着办呗,不限时间。

Nicolas和Gökben辞掉工作,就这么愉快决定了他们的自行车环球之旅。他们对骑行的了解来自曾经住过他们家的一个骑行沙发客。此行之前,他们用了七天时间,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骑到500公里之外的南部城市,“感觉还不错”,于是两人合计着规划出大致线路,便潇洒地开启了“在路上”模式。
2
采访见面时的小插曲
图_甘蓝Lenore


32岁的法国人Nicolas 挺帅的,这是在我见了N多外国人之后,依然会被他身上活力所感染的帅气(不过当时我还没有去过巴黎和柏林,还没有经历“满眼都是我的菜”的冲击,嘻)。Gökben的眼睛超级大,跟她比起来,我的眼睛只有她睫毛那般大小。好吧,虽然外国人不太喜欢我们强调他们的长相,但是这对CP确实蛮有特色的。

趁着天黑前的光亮,我先拍照。丝毫没有寒暄,边拍我就边丢了几个问题暖暖场。问Gökben的第一个问题是:来月经骑自行车会不会不舒服?”跟着的是“你最长时间有多久没洗澡洗头?”后来Gökben告诉我,我这个问题一来就这么陡,简直是对我刮目相看,当然其实是因为起初我还在本子上写写记记,后来聊开了,倒像朋友似的,尤其是土耳其和中国文化相似的部分很有共鸣,比如说家庭传统、稳定工作、女性归属感等等,于是越问越偏,也越聊越有趣。


图_甘蓝Lenore
BTW,两年前采访Natooke成都时,我也问过:“骑车时蛋蛋怎么办?”对方一点也没有吃惊,觉得我的问题很专业呢。好奇心本来就是从生活实际出发的嘛~

回到自行车环游世界的正题上来,要顺利让梦想照进现实一点都不简单,所以他们的准备和装备也是有些门道的。
3
慢速阅读人文风情
因为不知归期,从欧洲出发的的天气、地貌多变化,他们随身带着冬夏装、做饭的工具、帐篷睡袋等,Nicolas和Gökben的行李和车重分别约为30公斤和25公斤。他们的坐骑是捷克产的一款卧式自行车(recumbent bike),这么“躺着骑”不容易累,而且他们不赶时间。两年骑行了14000公里,平均每天骑行60公里,有时候“吭哧吭哧”一百多公里,有时候“天气不好”、“心情不适”、“身体不佳”等就任性地休息或者优哉游哉地骑。

“不在乎速度,而是这个过程。飞机、火车等很多交通方式都让我们觉得有所缺失。自行车可以让人随时停下来,为出行和与当地人交流提供了最便捷的方式。即使是骑摩托,或许也会因为速度懒得停下来,而错过很多美好。”他们还偶遇了一位俄罗斯骑行者,相伴骑行了两天。
他们每天的预算是每人每天20欧元,欧洲的消费比较贵,亚洲消费就便宜很多。“但是我们不住酒店,除非我们生病。”他们莞尔一笑,有调侃的意味。路上,他们总是礼貌询问:“我们可以在你们院子里搭帐篷吗?”Nicolas说,在西欧遇到的人家通常都会狐疑地摆手“say no”,戒备心比较重,身为法国人的他表示很理解。到了捷克一个叫科林(Kolín)的地方,他们遇见一个老年人,对他们的行为疑神疑鬼,后来才发现他应该是守护森林的老猎人。之后他们去了另一户人家,有六七个小孩,都很nice,还专门给他们煮可可。

越往亚洲方向走,一路遇到很多好心人,尤其在土耳其和伊朗,总是被热情款待。同样的问题,会有人回复说:“不,我会给你们一张床。(No, I am going to give you a bed. )”Gökben补充道:“他们有时邀我们家里住,有时还给我们食物和可可或茶,还有路过的汽车停下给我们糖果。他们觉得我们很穷,愿意帮助我们。”当然他们也会入乡随俗与当地人喝上几杯,他们曾在道别时应主人要求连喝好几杯酒,结果瞬即就醉了,当天没法赶路了。他们也不恼,就再多留一天呗。
在中亚骑行时,很多食物都过期了,只能一路吃洋葱。在新疆喀什,因为有中外交融的饮食文化,他们吃得很好,而且他们可以用土耳其语跟维吾尔族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你猜不到Gökben是位化学工程师,曾经担任经理的职务,本心来将,她喜欢精致生活,她笑着说:“我喜欢购物,我有很多衣服和鞋子。现在嘛,两件衣服也不错,不用挑来选去。”她也能适应在山上两周不洗澡的生活,这次路途,她最长9天没有洗澡,17天没有洗头。但比起骑行的乐趣,这些生活形式上的落差都不是问题,路上的风景和际遇才是他们人生旅途中不可复制的珍宝。
4
演绎别样稳定生活




对于Nicolas和Gökben而言:“每天都崭新的,风景在变化,人的行为在变化,每天都在适应新的习俗。” 他们喜欢跟当地人交流,中途经过的地方很多都是随机随心情的,大部分时间他们不去景点。旅程刚开始时候,他们还很兴致勃勃地参观城堡,四五个之后就没了兴致,现在对待中国的寺庙也是如此。

比起城市和人潮拥挤的景点,他们更喜欢乡村,那里的人也更直接更淳朴。Nicolas和Gökben现在住在成都茶店子附近,采访当日是他们来成都后大半年以来第二次到太古里。他们喜欢相对蛮荒和原始,对市中心的繁华稍微有些不适应。他们觉得在陌生的郊区生活,会迫使自己更多地使用中文,当然郊区也便于骑行。
Nicolas在成都找到一份老师的工作,Gökben已经忙碌手着计划未来的骑行,他们还会去到菲律宾、韩国等地区和国家。成都虽然只是他们路经的一站,但是给了他们完全不同的新奇体验。成都停居和他们的随性之行一样,都是计划外的决定。Nicolas说:“我是欧洲人,Gökben的身上有中欧的印记,但中国……中国完全不同。需要多些时间才能有了解。”

“土耳其的家族文化跟中国很相似,比如说两个国家都很重视家庭和传统,所以我们出发之前先结婚了。”土耳其姑娘Gökben笑着如是说,随即她又说:“我们没有房子但是我们有帐篷,我们计划在路上生小孩。”听了这里,不禁莞尔一笑,他们这样的方式完全有悖于传统对“稳定生活”的定义,他们是如何搞定父母的呢?尤其是Gökben的家人。Nicolas告诉他老爸“我要结婚”时,他老爸根本没见过这个姑娘,然而除了为儿子开心他更是支持。Gökben的家人是要求她在出发前结婚,让父母安心,而且一纸婚书也让他们的事顺其自然地变成“小家庭”的事了,这一点倒跟中国挺像的。
即使骑行在路上,但是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也很稳定。“很多人觉得稳定是要有稳定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流程,但稳定可以是专注地做自己热爱的事并持续地坐下去。”Nicolas说:“我们不用买很多东西标榜自己富有,我们宁愿用它来旅行。我们有过稳定的工作,我们现在想要的是自行车旅行,于是我们骑行。我们有其他人生规划,会在将来去做,我们并不盲目。”关于未来,他们并担心,因为他们内心明确,并不盲从。

“我们没有时间限制,就这样顺其自然地慢慢地环游世界。我们不会讨论还要不要继续,我们只会继续做,如果哪天我们厌倦了,我们就停下来。至于未来,可以务农,我可以当厨师。我们不希望工作主宰我们的生活。We work to live, we don’t live to work. (我们工作是为了生活,我们不会为工作而生活。)
了解更多Nicolas和Gökben的骑行故事:www.frogsonwheels.net 手懒的可直接点击“阅读原文”。

△ 精简版曾以双语形式载于《HELLOChengdu》杂志2016年8月刊。
关注分贝,世界一下子就安静了
分贝为贫,却非瘠地

记录生活的美好与残酷

长按二维码关注

歪果仁系列(部分)

成都地下音乐,灵魂在互相寻找

我拍了6对跨国CP

乡村痴汉,在荒郊野岭种一颗梦

花式复古,从摇摆舞+上百条领带开始成都耍音乐,每20分钟换个乐手,即兴JAMS

法国摄影师的街相妙景


    关注 分贝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