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未至,甘露已袭唇

 

初来成都时候,常在人民中路三段一家茶店喝茶。茶店的女子的俊俏明媚,沏茶的姿势曼妙异常,尤其手指,婉转升腾,在...




初来成都时候,常在人民中路三段一家茶店喝茶。茶店的女子的俊俏明媚,沏茶的姿势曼妙异常,尤其手指,婉转升腾,在开水与茶叶之间腾挪闪动,如风中丝绸,又似轻巧灵蛇。


茶水清冽,碧绿如玉。

那种香味,斗折熏鼻,深吸之间,游行于七窍,贯穿于心脾。

悠然、甘冽,清纯,淡雅。

每一次, 她们都以茶杯相闻。
这是哪里的茶?
她们说:“青衣江中水,蒙顶山上茶”。
青衣江在哪里,蒙顶山呢?




一年后的春天,我去雅安,才知道,所谓青衣江,即岷江及天全河、宝兴河等在雅安汇流之后的江水的;而蒙顶山,就在青衣江畔,海拔1560米。传说,是茶祖吴理真种茶,并与龙女私会,最终成就一对仙侣的地方。
山上皆茶也!
乘车去蒙顶山半山腰,再乘缆车,还没到山顶,就嗅到一股浓郁茶香,似乎万千纤细的小嫩手,一起向着鼻孔钻。整个身体也似乎妥协了,每一个毛孔都张了开来,甚至连血液、内脏都听从了某种号令,主动地缴械投降。




我原本有些不适的身体,也觉得了一种快意。这种快意完全是由自然草木给予的,没有一点人为的痕迹。到吴理真的茅庐水井旁边,人说:只要掀开井盖,马上就会下雨。我试着搬开井盖,向下一看,里面还是汪汪的井水。心想,在这半山腰上,水井数千年而不枯干落尘,一方面说明蒙顶山自然生态一直没有遭到破坏,另一方面,也觉得,自然的造化是匪夷所思的。非人力可及。再者,自然也有心的,有自我的一套运作系统和能力。人要做的,其实都难超越自然本身。

导游说,当年,龙女就是经由这口水井,与山上结茅庐而种茶制茶的吴理真夜夜相通,心神相交的。

蒙上之巅多秀岭,

恶草不生生淑茗。
March

3月


沿小路一路向上,周边都是茶树,满坡的绿叶,在日光之中苍翠苍郁,还有些泛着银子一样的碎光。到山顶,透过扭曲的千年老树,俯瞰四野,城市之外,村庄散落在大小山间与丘陵,俨然一幅本真的人间生活图画。

山上多建筑,古意盎然。

山半腰,多处有茶道表演,其行状与场面,传统味道浓郁。

美女斟茶,如舞配乐。

举杯投盏、扬水弃渣之间,优优天然。


功夫茶或者茶道表演,其实是最锻炼心性的,也难怪,诸多高僧大德、饱学之士及修养之人,皆好饮茶,盖茶者,人生之甘露,性命之妙药。既可滋润身体,又可清澈灵魂。既采蕴天地灵气,日月光芒,又出脱凡尘,独立万木。
《茶经》作者陆羽曾说:“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

大致说得就是蒙顶山的茶吧。

朋友说,蒙顶山上,除了紫笋,最好的,就是蒙顶甘露了。

每年初春,烟雨蒙蒙不断,雨季长达9个月以上,年降雨量约2200毫米。

好雨和雾,浸淫的名山,自然出好茶。而蒙顶甘露,初创于宋代(公元1120年),原名“玉叶长春”“万春银叶”,历来有“茶中故旧,名茶先驱”之称。


蒙顶甘露茶形状纤细,汤色黄碧,清澈明亮;白居易有诗说:“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琴茶》》);宋代文彦博 “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腋胜醒醐。”(《谢人惠寄蒙顶茶》)。

而在梵语中,甘露者,乃“念祖”之意也。

其成品紧卷多毫,浅绿油润,叶嫩芽壮,内质香高而爽,味醇而甘,汤色黄中透绿,透明清亮,沏二遍时,越发鲜醇。


下山路上,遇多位农人卖茶。买的一些,回到成都,或以杯饮,或用盏品,口齿似有春意,唇舌之间香气缭绕。





此后,每一年的清明节前,便去雅安,登山看江,饮茶踏春。

又是初春,清明雨未至,甘露已袭唇。

蒙顶甘露
春茶预售已开启
袋装,50g/袋
¥ 85
长按下方二维码,立即购买
【广告】


戳原文,更有料!


    关注 FM1032唯一音乐广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