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大学!

 

力荐《大学一解》,除了它富有理趣之外,还因为它深深地打了这个时代一脸:读大学,今天读的都是什么鬼。...





1
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锦标赛”又落下帷幕了——这个词比“人生第一大考”、“没有硝烟的战场”这类称号好多了,要是不信的话,可以去查一下“锦标赛”的百科,堪称天造地设。话不扯远,今天要写的其实是关于大学。

本来,我对《中国的大学》评价不高(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虽然作者是当年的清华校长梅贻琦,但本书应属出版社根据梅贻琦先生当年的演讲、著作编辑汇合而成,取名也欠妥。然而,既然这段时间是主题阅读,那么我对此书亦可取我所需——梅先生的著述是好的,但我必须在本文中有所取舍,服务主题,所以对某些方面的真知灼见,例如学术自由、农业发展、工业人才,只能不做深入探讨。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931年,梅贻琦先生在出任清华大学校长时,于《就职演说》中,仿照孟子之句式所提出的这句名言,可谓发人深省。但令我更为佩服赞叹,更深入探得梅贻琦先生关于大学治学理念的,当首推1941年在西南联大时期所作的《大学一解》。

《大学一解》文笔洗练,颇有孟子循循善诱之风。结构上,此文极为严谨,开合有度,与朱光潜先生的论述文章类似,追求理性又不乏趣味。
 
2
梅贻琦先生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教育之最大的目的,要不外使群众之己与众己所构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进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则此地无中外,时无古今,无往而不可通者也。”然后列举儒家《论语》、《大学》之经典,进一步论证大学教育之鹄的。

《大学》开章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以目的来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与修身,属于“明明德”;而齐家、治国和平天下,则属“新民”。今日大学看似与上述明明得、新民无涉,但梅贻琦先生认为,“大学教育之种种措施,始终未能超越此二义之范围”,课程设置,乃是格物致知之一部分,课外之生活日常、接人待物,则不出诚意、正心、修身之范围,而团体活动,更是作为走向社会有所作为的预备与练习。今日大学教育“所患者,在体认尚有未尽而实践尚有不力耳。”

针对“体认未尽实践不力”的弊端,梅贻琦先生通过明明德和新民两部分做出具体说明。

所谓“明德”乃是指人格之全部,至少应有知、情、志三方面。明明得之意,就是要认识自己。而自我认识又需要靠执教者的引导,但是今天的教学方法,就知识一端而论,“灌输之功十居七八,而启发之功不得二三”,更别说情趣和意志了。

梅先生于是提出了著名的“从游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当我读至“反观今日师生之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我不禁击节赞叹,这说的难道不是今天的现状吗?抑或说,中国近代教育历经近百年的探索,又走上当初的老路?还是说大学教育始终没有步入正轨?

而学生自身修养,用梅先生的话来说,“今日大学生之生活中最感缺乏之一事即为个人之修养。”何以至此?一则时间不足,上课太忙——于今似乎有所不同,学生似乎是有时间却不知做什么;二则空间不足,过度结群,而缺乏“慎独”的精神——这一点我十分有感触,每当我独自一人闲坐、游玩,旁人多不解其中独处之意;三则师友古人之联系阙失,老师上课当作表演,而群体生活只是填补无友的空缺,史学与人生联系甚疏。故此,学生自身修养更无从谈起。

于是可知,明明德之“体认未尽实践不力”非为虚诞。

至于新民一方面,梅先生又以大学生新民工作之准备和大学对社会秩序、民族文化所能建树之风气分别论述。

大学四年,如何教育,有通与专这两个原则。梅先生根据时弊,主张大学应重视通识教育。“夫社会生活大于社会事业,事业不过为人生之一部分,其足以辅翼人生,推进人生,固为事实,然不能为谓全部人生即寄寓于事业也。”通识教育为了一般的生活,而专识教育培育的是某一问题的专家,应当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在研究院、专门学校、社会上等地方加以训练深造。

“大学之新民之效,初不待大学生之学成与参加事业而始见。”大学机构之于社会,作用无外乎倡导与表率。但通识教育不足,新民训练缺乏,倡导与表率亦无所施用。由此可知,新民之“体认未尽实践不力”非为妄作。
 
3
这篇文章虽作于1941年,但文中义理,移之今日,几乎毫无违和,实在赞叹梅先生对教育问题之洞见。

网上有人说,上大学若不读《大学一解》,这大学就白上了,此话虽有所偏颇,但我大致赞同——我觉得深入学习这篇文章并有所实践,比听什么“读大学应该读什么”这类讲座和书籍好上千百倍。而我担心的是,不是没有人读梅先生的《大学一解》,而是读过之后,抱着“说的都对,但有什么用”的心态,以致将其归入“鸡汤”之流,这实乃本文之不幸。

功利主义者言及他物时,总喜欢以实用为喜恶标准,尚不知任何学问都有理论、技术、组织三种用途。偏执于技术之用,忘乎理论与组织之用,实则舍小逐大,势必造成流弊。总说“听了这么多大道理,还不是过不好人生”的人,问题不在所谓的“大道理”,而是自以为知道“大道理”之后就可以过好人生这种心态。“大道理”不是单用来听的,闻道不行,怪谁呢?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我今也仿照一语:读书少,又不读书,还鄙视人家读书,左丘明耻之,我亦耻之。

力荐此文,除了它富有理趣之外,还因为它深深地打了这个时代一脸:读大学,今天读的都是什么鬼。

  • 标题图:《大学一解》主体内容结构展示。
  • 梅贻琦先生非常重视德、智、体、美、群的教育,其中多次谈及体育精神Sportsmanship,实际上是通过体育达到修身养性之作用,非常有前瞻性。(由于本次仅就《大学一解》行文,故没有涉及这方面)
  • 从本书(《中国的大学》)不多的篇幅中,可以窥见梅贻琦先生对农业的重视。尤为一提的是,以前从梁漱溟先生的文集中,也看到不少关于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的论述,可谓英雄所见。


书有温度|我有话说

公众号ID:yu_liqing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种相遇

每一次分享,都是一种相知


    关注 于立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