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古典阅读】唐王谈道(一)

 

唐王谈道宝善堂刊本序 唐王谈道后有一十二段,始知叙回回故土西域徙入中国,由来久矣,历唐宋元明以至大清,千有余...



唐王谈道
宝善堂刊本
序 
唐王谈道后有一十二段,始知叙回回故土西域徙入中国,由来久矣,历唐宋元明以至大清,千有余年。教门大行,教生蕃庶,可谓盛遏矣。延及后世,代远年湮,忘其原来。因不揣鄙陋之见,俗俚之词,叙文以传世防后,俾勿忘原来云尔。有诗一首:

回回自来都西域,何知中国永莫居。

只因唐王一夜梦,易来三千立根基。

敕封掌印钦天监,安居中原天地齐。

深感唐王雨露重,至今保国更无移。



第一段    唐王夜半梦缠头

大唐贞观二年三月十八日,夜至三更,唐王双目一合,梦缠共人追超妖怪,闯入宫中,醒来惊疑,不知何兆。

次日早朝,金钟一点,群臣文武,分班而立。钦天监出班奏曰:“夜观天象,有妖气惯入紫微,有精怪扰乱我主之天下。又观西方,祥光万通,瑞气千条,则西方有真人出世。愿王御赐定夺。”唐王曰:联昨夜梦缠头,亦有妖怪,青脸红髯,巨口僚牙,凶恶厉害。有一缠头,拿有密诵,随后追赶。但见其人好异样像貌:面如乌金色,耳轮垂两肩。海下胡须翻,唇须何其短,两道眉扫肩,高鼻黑眼睛。真人出西域,为何来中原。



此人怎生打扮,吟诗一首:

身穿皓服粉妆成,八宝玉带系腰中。

顶带素冠六合帽,好似真人上九重。

凛凛身材生杀气,头缠布巾似盘龙。

进宫朝西双膝跪,两手执奉诵真经。

只见妖怪随即变化,拘出原形,声声哀告:望真人饶命,若再诵一时,吾化成脓血而为灰尘矣。缠头闻言,释放而出,也不知吉凶如何,卿家们园梦。”



出班奏曰(此句上疑有脱讹):“缠头系西域回回,在嘉峪关西哈密国。有一回王,道高德厚,国富兵强。其地出产奇珍异宝,风俗淳厚。天下国土,弗如西域,惟则西域出真人,降大圣,感应千条,贵圣诞生,日出五色,夜打八更,自云罩顶,天降真经,自云冲天,所以祥光瑞气之兆也。怪物入宫,必有妖气惯入紫微,所以入宫有混乱之兆也。宫中妖气必得回回以镇压之,庶乎可消灭也。”言罢归班。天子闻奏失色曰:“合朝文武,六部群臣,依卿之言,如之奈何?”有军师徐世绩出班奏曰:“臣闻回回至诚下不欺,结之以恩,则忠悦诚服,永无他意。为今之计,开通往来,勿禁出入,多方安抚。伏乞我主降御旨,差使臣以至西域,进见回王,求取真人以镇压之,安于无事矣。”唐王闻言道:“依卿所奏。”遂降御旨,以通聘请。”

第二段  奉旨西域请真人

大唐贞观二年三月,内遣石臣领具表章,起程开盘,往西南出嘉峪关,无分昼夜,船行三个月,至古里国码头,又向西开船,无分昼夜,方抵天方本国大码头,地名秧达港,有头目带领,又行一日程,回王居住王殿之所,石堂叩见回王,进俱表章,回王接旨宣读曰:唐王遣大臣姓名石堂,奉旨西域,进俱表章:咨尔回王,远乎异方。清真堪嘉,不图浮华。依然上古之醇朴,无庸诈伪;犹是三皇之遗风,无谋生前以系累其心,至惟辨久,后图进取天堂,朕躬默之以心赏。自今而后,勿生异心。宣出守其忠诚,岁入朝贾,祈来附于我唐。咨尔回王,胡不来朝?

回王读毕大喜,厚待钦差,使官送其归国。



第三段  西域回表

回王遂即修表本一道,速宣使臣盖思、吴歪思、葛心三家为通使大臣,令赴天朝。三位爸爸上殿,一个个上识天文,下达地理,回王一见,喜曰:“尔三人奉使天朝,勿辱君命。”三人谢恩,领表出朝,启程。一路星夜行走,至中途,盖思、吴歪思二人不服水土而死。葛心一人,跋涉山川,受尽劳苦,来至中国。先令通使进俱表章。唐王览表,表曰:圣王穆穆,威镇万万,群仰帝德,恩弘九夷八蛮,共载皇恩之浩荡。久欲赴中国而沐其教化,朝天子而观其仪光,今奉召旨,敢不趋跄。唐王览表,传旨,令使回官驿馆安歇,次日朝见。



第四段  私行馆驿会缠头

当夜,唐王青衣小帽打扮,私行馆驿,遥望回使,正坐于暧阁之上。只见形容古怪,状貌非凡,唇须稍短,腮须翻卷,令人称异;面目黑光,图睛两眼,更罕者:身穿皓服飘,顶带素湛然,手持经卷横书字,头缠布巾三五围。唐王近前窥看,却是梦中所见之人。遂走至面前,口称:“远客,有礼了。”缠头闻言,一望而知。来者天庭饱满,地阔方圆,君王相貌。动似龙转,行似虎步,此系天子私行使臣。遂欠身而起,俯伏奏曰:“中国之天子先礼远方之使臣,使怔何以克当?”唐王愕然曰:“尔焉知我为天子乎?”缠头奏曰:“西域回回,善于识宝。上识天文,下达地理。能知以往之事迹,善察未来之情形。吉凶可予预卜,祸福莫不早见。高贵贫贱,一望而知。智愚贤否,莫逃其鉴。岂有天之气相,超乎寻常,一见而不识而能识宝之回回乎?”唐王闻言,知为一人,驾转回官。



第五段  进朝问礼缠同异

次日早朝,文武群臣,分班而立。宣使臣名入朝,天子赐坐,而问曰:

“尔西域所行何礼?”

缠头答曰:“仁义礼智信,家喻户晓;孝悌忠信,个个体行。至于三纲五常,尤所讲习而熟知也。”

唐王曰;

“此孔之道也。当日圣人周游列国,行其教化,故中国之人臣,无不知晓。未闻孔子亦域,尔远方之人,亦知此理乎?”

缠头答曰:“吾西域有一部经,乃是主从天而降也。其名《古喇尼》,善明纲常伦纪,包罗日月乾坤,可以感化人之善心,惩创人之逸志,实与《诗经》相表里;可以陶淑人之性情,涵养人之心志,实与《礼记》相维系;而其定百主法,明万世之赏罚,可当中国之《春秋》;而其政事悉载,纪纲襟陈者,可以当中国之《书经》;且学之明乎吉凶消长之故,识进退存亡之道者,则文王《易经》不若《古喇尼》之详明切尽也。吾一经而备五经之旨,盖物不无有,事无不概,何但此理。”



唐王闻言甚喜,遂吟诗一首:

主降真经无价宝,五经四书包藏了。

古今真言传大道,中国谁知半分毫。

第六段  军师启奏举用缠头

天子驾下有一军师徐世绩,出班奏曰:“臣闻僧人唐三藏言,西域有一真经,乃三十部册,昭察伦纪法理纲常天文地理,包罗日月皇辰,可以治国安邦,可以除妖镇邪。回回善于识宝,西域一部真经,五经四书未若真经之半册,群星朗朗,怎比孤月之光明?主公梦遇缠头,此乃国家之祥,万幸万喜!昔日国家之祥,佛生西域,祥光现于周朝,圣教东流,金身汉帝,西域惟出仁慈大圣,行其教,受命真,所以梵景唐朝,我主即妇周汉之相类乎?”言罢归班。天子驾下有一臣,名魏征,奏曰我主幸遏回使臣也,其能达阴阳,善察未来,留使钦天监以观灾异,理当重用,诚不可蛮视之也。”天不明乎其言,遂赞诗一首:

久闻真经谁曾见,个遏高人知真经。

卿等大奏识真宝,能与孤家定太平。


    关注 芝兰雅舍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