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之友的发展思想与指导纲领

 

“古村之友”是分布于全国的古村热爱者的志愿者组织,是一个线上线下联动的古村综合服务平台。...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组织简介
“古村之友”是分布于全国的古村热爱者的志愿者组织,是一个线上线下联动的古村综合服务平台。

1.创立时间:2014年11月

2.创立地点:深圳

3.性质:非营利公益性社会组织

4.定位:古村的亲人。为古村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解决古村各个方面的问题。

5.运营模式:公益与商业互动。强调公益先行,让商业更好地为公益服务。

6.产生背景

(1)全国有大批量的古村落正在高速流失,社会需要这些文化遗产。

(2)“古村之友”发起人汤敏在参与具体的古村保护事件中意识到社会力量对古村保护的有效性。

(3)古村之友认为中国数量众多的古村落需要一支深入到县的志愿者网络,通过发挥当地志愿者团队的在地优势,关注所在地区古村的状况。

7.使命与责任:集合社会多角度、多专业的力量成为专业性独立第三方组织,全面助力古村保护与活化。

8.目标

(1)让保护古村落的意识深入人心。

(2)让每一个古村都有团队自发地关注其持续成长。

组织管理
1.组织形式组织形式

组织形式



“古村之友”由古村之友总部、省级古村之友、市级古村之友、县级古村之友四级团队构成。四级团队分工互补,承担起团队组织发展与人才培训,为古村的保护与活化建设一支专业性强、价值观认同、合作意识突出的人才队伍。

2.组织架构原则

(1)以志愿者精神贯彻组织建设。不唯上不唯权威,广泛动员和组织志愿者服务古村事业。

在不唯上和不唯权威这块,我希望大家牢牢坚守,行动和用心是比什么都宝贵的资源,从发展的过程中,也证明了这一点,互联网时代珍贵的是草根精神,贴地面最后一厘米的空间是蕴含生命最多的一厘米。没有行动的傍粗腿,给了我们短暂的资源给养,却可能让我们圈养动物。心心相惜的爱意才是相守一生的根本,即便清贫,不要去试图追求爱答不理的资源,做好我们自己的行动,让人民群众为我们点赞,自然会让旁观者侧目。这点很关键,不然我们就真容易变成根底不牢的茅草,随风飘,而不是贴地面的草根。

(2)减少层级、扁平交流。根据对古村事业推动与古村之友组织发展所做出的成绩,确立公信和权责。

我一直坚持古村之友不是用出钱多少来衡量功绩,也不是用咖多大来定位组织的角色,所以古村之友最珍视的伙伴是陪同我们一起组织行动,经历风雨的战友,一场场行动和古村战役,是增强凝聚力和检验真人、假人的试金石,找到那些真的人,让他和我们一道前行,然后带领其他小伙伴们一道跟进。

(3)在保证思想和品牌的一致性的前提下,建设全国、省、市、县四个梯队的组织建设和法律关系,四级团队独立承担自身法律和财务权责。

的确是不能再增加古村之友的组织化程度了,所以各地注册宜不用古村之友名,就不用古村之友名,我们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仍旧是可以的,各位独立法人,独立财务,有需要总部给予帮助的,我们尽全力满足,做好资源后台,古村之友未来如果有良好的经营,记得我们一定会把资源、资金派发下来,各地团队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古村保护者,有使用古村之友名号注册的团队,请记得报备,不论何时,我们最起码都是我们最初那个"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

(4)各级古村之友尽力成立专业小组或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开展知识整理、分享、研讨与专业服务等职能。



3.组织运营思路

(1)古村之友总部与各级古村之友之间遵循宏观与落地之间的互助关系。
(2)正规化、集群式、体系性运营共同的古村之友,各地组织须通过各种可能途径完成法定化身份,接受所在地区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监督,方可开展深度工作。

(3)鼓励各地古村之友形成基金会、社会组织(协会或民非)、企业三角运营体系,三者闭合形成相互支撑体系,各司其职,各自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义利相兼,以义为先。

(4)鼓励多种合法方式获得经费支持,坚持以服务和使命换取回报,坚持自信正直做公益,取信于社会,做足公开透明,视公信力为生命。

(5)以建立常设机构和专职人员为抓手,发挥专职人员和牵头人的引擎作用,组织积极的志愿者开展工作促进相互成长。

4.法律责任

(1)总体采用法律责任分散的原则,各级团队为独立社团法人,遵守所在地区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组织架构、理事会制度和人事调整规则。任何组织和个人违反法律法规,依法追究责任。
(2)严格区分公益与商业的财务清晰,主体清晰,二者相互联动,但不能混为一谈,严禁利用公益谋取私利。一经发现,通报改正,情况严重者,提请有关部门调查并整顿甚至撤销执照。

5.生活状态

人人公益——快乐公益、健康生活、轻装上阵、以己带人、保重身体、干到九十岁(活到一百岁,剩下十年留来退休)

工作开展
1.工作内容

古村之友以为每个县建立一支古村之友志愿者团队为定量使命,以推动古村保护、活化和文艺复兴三条路线为工作抓手。

(1)为每个县建立一支古村之友志愿者团队
“古村之友”将调动社会力量把每个县里关心古村的人找到并团聚起来,让其关心家乡的古村,并带动身边更多的人爱护古村。即使不成组织,古村之友的精神也一定存在。

(2)推动古村保护
保护,是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保护,尽可能多地保护,宣传保护思想,公益地保护行动,舆论倡导保护,行动倒逼保护,万不得已之时,拿起法律武器坚决保护。保护的目的是让我们所看到的古村之美,让还没觉悟过来的人,等他们想亲近之时,还有古村可以亲近,不要等到失去了,再追悔,这是社会的悲剧,尽量不要留遗憾。

尽全力让有祠堂的古村、城市周边的古村、山水环境突出的古村、有文保和非遗传承的古村、有原住民不愿意搬迁的古村、有创客想返乡的古村得以保护,力争为中国大地保留尽可能多的古村。

这几类古村都是有充分理由可以留下来的,我们这次推出50个活化古宅计划,我相信一个古宅活化形成示范,并且在媒体和社会助力下,一定能形成很好的经营效果,同时这个过程中多方合力,共同都获得所需,对企业而言,他们需要小投入高回报的企业公益形象的诉求,让每一个企业都可以用3万5万参与到一个大型的公益事件中来,我坚信这是行得通的,让更多个体的微小力量汇聚起来,这个公益的门槛就不再高,但解决的问题反而足够大,免费午餐给了我很多的学习,形成正循环模式后,就像每个贫困山区的学校都有免费午餐吃,每个贫困古村的古宅都可以有一处示范被活化,我会尽我全力去向社会寻求合作,向邓飞、冯骥才、阮仪三等前辈去需求资源,我相信他们会被感动,一起出手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促进古村活化

活化,是古村落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古村活化需要人才和产业。培养人才,为人才铺路;亲自挖掘、运营古村和乡村产业是实现古村活化的有效途径。以古村活化为切入口复兴乡村经济、孵化古村创业、助力古村创客,以培育新时代古村乡贤为重要目的,构建古村自组织和自活力体系。

做组织的形式做公益,就要甘做人梯,铺路石,即便得名也要放后,施恩莫念,受恩莫忘。要尽最大可能去帮助古村创客,他们是身处古村的一线战士,如果不是一个组织者,必须成天穿梭在社会活动、资源整合、铺路搭桥上,我是多么想成为一个古村创客,去到古村里守候生活,可是我们要先为更多青年铺路,所以不遗余力为创客铺路,即便打到最后一颗子弹,也是为创客留的,我们的众筹支持中心欢迎各种创客的骚扰!

(4)助力文化复兴

扬弃并优化宗族文化与乡土信仰,弘扬古村仁礼孝义等优秀传统精神,融合城市文明,促进城乡文明共荣共生。

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因为太过高效和便捷,占有了生产力的优势,极速膨大,试图想挤占掉乡土文明的所有空间,和谐的生活是由快和慢、喧嚣和安静、繁华和清淡共同构成的,当所有的味道都变成了单一,即便喝的糖水,多了也会糖尿病,我们需要多元的生活,多样的体验,我一直觉得最美好的文学创造氛围是时空和体验的穿越,一步之间跨越千年,我想这样的环境我们会多更多诗人。

不论文明的孰优孰劣,我们需要多样融合的体验,需要留住每片土地上的文化基因库。

前两天一个记者小妹问:这个古宅有什么特点,我的回答是:你拆了就永远建不出来了,我们需要留下这些可能仅占建筑面积1%不到的传统文化的载体,真可能不到1%的建筑面积了,可是他们承载了几乎100%的传统文化,不能不为之担忧啊。
我相信每一个个体都是有公益心的,媒体人、设计师、企业家、摄影师、匠人,只是他们单独参与公益的门槛太高,成本太高,需要通过有效组织的方式,降低他们的公益成本,大家都会参与起来,公益的根本目的是让更多人参与,通过参与改变观念,培养善念,人人都公益的时候,就不需要我们再组织了。
2.工作开展原则

(1) 针对古村现存难题开展工作,主动发现问题并正面应对,积极调动组织内部各种资源解决困难。坚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发起并策动事件、活动、项目等多种益于古村的行为,善于动员力量、整合组织内外资源,群策群力高效开展工作,贯彻四两拨千斤的方针。
(3)坚持工作开展由易到难,不强求影响力、不追求场面,轻便易行,降低工作开展门槛。实现既是公益、更是社交,让志愿者们活动中相互学习,互帮互助。
(4)工作内容围绕古村保护、活化、文艺复兴策划开展,组织建设始终牢记“给每个县建立一支古村之友”的使命,坚持方向、自主灵活。

3.工作实施

(1)向公众普及热爱古村、保护古村的意识,让公众自觉自愿保护古村落。

(2)协助政府保护现存古村,同时监督和制止破坏古村的行为。

(3)搭建古村信息平台。包括全国古村分布数据库、古村古建技术库、古村活化项目库、古村创客产业库等。

(4)做好古村信息推广工作。建设古村传媒、古村自媒体、古村杂志、古村事件、古村影视等多种渠道的传媒平台。

(5)为古村提供公益援助。包括古村保护、古村史志梳理、古村教育基金、古村养老基金、古村医疗救助基金等公益事业。

(6)搭建古村保护与活化事业全面的学术交流平台。开展一年一度的古村峰会,协商制定和不断修订古村宣言,不断推动古村事业的技术与学术创新。

(7)开展古村公益培训。建设一支古村保护与活化的培训讲师团队,走进各地古村开展培训工作,让先进经验在志愿者网路的传播下快速进入到各地的实际工作中去,帮助当地政府和村民一同活化古村。

(8)搭建古村活化过程中的各类专业技术平台、供应平台、人才平台,推进古村落顺利可持续地发展。

(9)打造古村社区。古村多元利益方合作规则搭建、古村节庆与公共事件的营造、古村传统文化生活的复兴。

(10)培养古村创客回到古村创业,培养当地村民参与到古村活化、培养游客合理地使用古村、培养投资者可持续地开发利用古村。

4.工作分工

总部古村之友主要工作内容

(1)建立起全国古村领域全面的年度会议制度,决议通过古村宪章与共识的纲领文件。

(2)建立全面的古村大数据平台,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各地古村之友的信息提供搭建大数据平台。数据产生的利用价值属全体古村之友所有,并随时接受监督。

(3)建立起全国古村的专业传媒平台,拍摄网络视频,通过全媒体手段持续传播古村。

(4)建立古村的出版和纪录片机制,依托现有全国古村之友的基础,完成古村领域系列著作,拍摄联动政府、高校、民间等多方面的深度纪录片。

(5)建立全国古村落的救援和举报制度,推动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6)建立古村创客型人才激励制度,鼓励与资助古村创客返乡创业。

(7)建立各地古村之友的资助与培训制度,组建培训团队,深入到古村开展培训。

(8)建立古村活化试点的人才孵化,媒体支持,政策搭接的制度体系,通过试点推动古村保护与活化示范项目。

各地古村之友主要工作内容

(1)定期开展各地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的学术与经验交流会议。

(2)建设古村救援热线通道,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破坏与偷盗事件。

(3)不定期组织专家团与理事会到各地考察指导。

(4)协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古村保护与发展,完成政策咨询、培训推广、督导落实。

(5)搭建古村保护与活化过程中的项目对接交流平台,促进古村发展。

(6)搭建返乡古村创客孵化器,帮助创客成功回乡发展。

(7)搭建队伍整理传承古村工艺匠人、古村村志文集、古村民俗非遗。


全国古村落保护志愿者组织

古村落保护与活化

全国30个省、直辖市、地区

上万名古村志愿者

近百家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的社会组织

共同参与

微信号:gucunzhiyou


    关注 古村之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