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妄念》:前言 借身修心,得大自在,治一切病

 

------前言 借身修心,得大自在,治一切病------

人自出生,既有快乐相随,亦有苦痛为伴。人生是不完美的,世间的万事万物也是不完美的,并且这种不完美将伴随人们终生。可以说,人天生就是“苦命人”,正如佛曰“人生即苦”。佛将人生的苦归结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人生的真相便是在这诸多苦中创造尽量完美的人生,佛曰之“离苦得乐”。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此。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正视和接受这种“苦命”,并保持奋斗以使自己脱离这些苦楚,获得快乐的真谛。

然而,这种看似简单的道理又有多少人能明白呢?多数人不过“说时似悟,对境生谜”。

有一个年轻人被爱人背弃,他非常痛苦,于是去向佛请教。在佛面前,他大诉苦头:“我对她那么好,把自己最珍贵、最舍不得的东西都给了她,我甚至告诉她‘我这一生都是为她准备的’。为了她,我愿意做任何我不愿做的事;为了她,我戒了酒、戒了烟,每天拼命工作。可是,她却背弃了我。最可恨的是,她跟那个男人相识不过几天,而我们之前已经相处了3年。她怎么能这样呢?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呢?”

佛告诉他:“不,你并不是最苦的。你的爱人是因为感动于你的付出才不肯离你而去,可是你的爱太自我,并不是她需要的。这3年来,你自以为用自己的方式让她‘幸福’了,可是她在痛苦中纠结了3年。还有那个男人,他的苦要远甚于你。他之前曾被爱人背弃过10次。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只不过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罢了。众生是平等的,得到的快乐和痛苦也是平等的。”

的确如此,得到金钱越多的人,越容易为金钱所困惑,要么想挣更多钱,要么害怕钱被人盗取,要么害怕钱的来路被人发现,烦恼与痛苦便与之俱生;而那些贫苦的人,因为对金钱的态度很单一,其他的精神体验则极其丰富,如亲情、友情等。正所谓“有钱的不见得乐,没钱的不见得苦”。

同样,权势、地位、女色等亦如此,拥有得多的人也会烦恼和痛苦,拥有得少的人也能找到自己快乐的方式。

这便是佛告诉我们的道理:在人生苦乐面前,众生皆平等。

当然,这些道理我们都明白。大道理人人会说,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明白事理”多数限于口头,限于事情未发生前,一旦陷入局中,我们还是会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所以,佛最忌讳的就是“说时似悟,对境生谜”。

一位老教授教育学生说:“我最痛恨阿谀逢迎之流,你们一定要时刻记于心中,不得违反。”一个学生听了,立即说:“我们会的,教授。现在像您这么正直、正派的人可是不多了,有您给我们授课,真是我们的荣幸。”教授听了,大为高兴。

看,这就是“说时似悟,对境生谜”。医生能治别人的病,可是治不好自己或亲人的病;心理医生能帮别人解答疑惑,却排除不了自己的心理纠葛。当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总能保持理智,保持清醒,知道该怎么做,可是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问题总会层出不穷。

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都是心病。人的心念便是病根所在,心念本不是病,但动了不该动的心念、有了不该有的想法、不能以事情本来的面目去应付、不能以最单纯的行为去面对,于是便“心病丛生”,陷入百般痛苦。

对此,佛家有一则经典语论:“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病由心生”,便源于此。

身病易治,心病难医,世上最难治的病就是心病。与知识、地位、权势等无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毛病,即宽于待己、严于待人。对别人苛刻严厉,不容许有丝毫差错,可是事到临头,自己却迷了头脑;有了过失,还拼命给自己找借口。

其实,这些也是无可厚非的,这都是人天生俱有的“病”,即逃不出自我的局。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器官都是外向的、对外的,像我们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吸收的都是外部信息,而对内部信息则了解得不够。我们总难发现自己的错,总难对自己有清醒、本原的认识。因为认识不了自己,所以“心生诸般疾病”。

人的一生,便是与自己、与自己的心厮杀的过程。胜者能成为了不起的人物,世代传颂,而败者便会沦为普通人,庸碌一世。

当许多人生大事令你烦恼不安时,何不静下心来,用自然的心态让事情顺理成章地解决,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不正是你想要的吗?

当你生气郁闷时,与其发火动怒,不如息事宁人,你的气消了,别人也不会“以怒相对”,从而两相持好,这不是最好的结果吗?

当你因贪生痴,动了不该动的心念,使自己陷入无比痛苦的境地中,何不放一放呢?放下了,你才能得到其他的,放下的越多,你得到的也会越多。这也许是使自己解脱的最好方法。

当你因嫉妒而日夜难安的时候,何不用另一只眼去发现自己的好呢?妒忌是毒药,适量可治病,过量则致病,此病一生,终生难安。嫉妒是烦恼的开始,那么,把这种烦恼从心里抹去吧。

当你生了嗔恚心,你也许没意识到,嗔恚如刑狱,你已经令自己的魂灵锒铛入狱,难得解脱。何不给自己松松绑,送自己一身轻松呢?

当你疑虑不安、心怀忐忑时,何不自信一点,相信自己,相信你的亲人、朋友、同事,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还有什么难关是渡不过去的呢?

当你取得了一些人生的成就,与其沾沾自喜、自赞自得,不如清醒一点、冷静一点,给自己“泼一盆冷水”。人不清醒,就容易做糊涂事、犯糊涂错。戒除了我慢心,才有取得更多成就的机会;而有了我慢心,就等于给自己的人生写下了休止符,谈何“欲上高楼”呢?

本书教你如何战胜自己的心。关于解除心病、去掉心魔,佛家有诸多“方到病除”的妙法,本书试图将这些妙法一一诉说与读者。诸多内容或可参考,但最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切忌“读时似悟,对境生谜”。

解除心病的关键在于自己,这本书能做的是帮你更好地认识自己,帮你指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佛家的许多真知灼见。“佛不度人人自度”,能否成佛,是成佛还是成魔,终究还是靠自己。

身体是我们赖以生存于此世的基础,所有的心识、道德、理念,也终要通过这副“躯壳”与“皮囊”得以实施。那么,就让我们借助这副“皮囊”去修我们的善心、佛心,去寻找人生的自在吧!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96573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人物励志小说 《无妄念》

作者:吴正清
现有字数:13万字
最后更新于:2016年08月04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无妄念”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d96573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