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存智慧》:13、鹦鹉:动物世界的语言大师

 

------13、鹦鹉:动物世界的语言大师------

形态奇特、羽毛华丽的鹦鹉具有人类所为之骄傲的语言天赋。

鹦鹉学舌,自古有之。有文字可考的记载最早出现于《礼记》。鹦鹉因为具有这项天赋,备受人们的青睐。我国古代的唐朝,宫中就曾养鹦鹉成风。唐敬宗宝历进士庆余在他的七言绝句《宫词》中这样描述后宫失宠的嫔妃:“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为什么不敢言呢?就是怕学舌的鹦鹉听到后,把她们的抱怨泄露出去,招来杀身之祸。鹦鹉的学舌本领由此可见一斑。

名垂千古的大诗人白居易在和元稹的《感事发慎十七首》的第十首《和大嘴鸦》中,更是把鹦鹉喻为敢于直谏的谏官,因而让鹦鹉得了个“谏鸟”的美名。这当然也是师出有名。

在旷古奇书《红楼梦》里,鹦鹉也露了几回脸。第33回中,黛玉走到鹦鹉面前,以手扶架,说:“添了饮水不曾?”那鹦鹉便是长叹一声,竟大似黛玉素日呈嗟音韵,接着念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当然,这些都是文人笔下的描写。而现实生活中,鹦鹉学舌的事也屡见不鲜,它的本领还的确非同一般。

新加坡著名音乐家林哲源夫妇饲养了一只能背唐诗和唱歌曲的小鹦鹉,它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特别强。被取名“得能”的这只南美洲来客,当着8名记者朗诵中国唐代诗仙李白的名作《静夜思》,从第一句“床前明月光”到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一字不漏,而且抑扬顿挫,还真有点像一位饱学之士。

无独有偶。美国鸟类学家杰纳博士驯养的鹦鹉“贝蒂”,能用中、英、法、德、俄、意大利、西班牙、日、阿拉伯和印第安10种语言发出简单会话。用上述语言中的前5种,它会说“你好”、“晚安”,用阿拉伯语会说“真主保佑您”,用印第安语则会说印第安人常说的诅咒语,但人们并不因此而讨厌它,还是一样的喜欢它,并戏称它“语言大师”。

鹦鹉学舌的本领不仅表现在语种丰富上,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它们还能掌握一定的深度。匈牙利的佩奇中学有一名特殊的“学生”--鹦鹉,它是一位老师为了测定鹦鹉的“智力”而破例招收的。在学习了4年的匈牙利语后,这只鹦鹉通过了特殊的考核,合格“毕业”了。它的“毕业成绩”是学会了100多个动词,大约27条语法。此外,它还能相当准确地进行动词“转换”!

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玛克教授甚至还有一只鹦鹉“助教”,他平时教一只名叫“派柯”的鹦鹉西班牙语,派柯竟然学得十分到家,那一口纯正的西班牙语就连西班牙人都听不出有丝毫毛病。玛克教授在学校教西班牙语,他往往为上百次地为学生重复同一个单词的发音而头疼。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带着派柯上课堂作示范,没想到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西班牙语的发音。原来,鹦鹉不仅发音比录音机生动、活泼,而且能做到不厌其烦,从而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从此以后,这只鹦鹉竟成了语言学家的得力助手,享受到了副教授的待遇。

因为学舌而改变了命运、享受到特殊待遇的鹦鹉还不仅“派柯”一个。法国玛丽特夫人的宝贝鹦鹉“菲菲”,就有20万美元的鸟保险,并拥有专门的保健医生,每餐更能享受到精美的高级饮料。原来,它不仅能用法语对话、朗诵和歌唱,还能背涌莎士比亚名剧片段。菲菲随主人到世界许多地方演出过,赚钱无数,备受主人宠爱,因此,才享受到了连人类都不能随便拥有的待遇。它那张嘴真是功不可没。

鹦鹉以其学舌的本领造福人类事例也比比皆是,这也算是它从人类中学习了语言,又反过来向人类做出的回报吧!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就训练了一批“报警鹦鹉”,当时雷达还没有普遍使用,德军惯用“闪电战”突袭。每当德军飞机临近前线阵地,担任警戒的鹦鹉就会及时报警,使英军做好防空准备,从而大大减少了损失。战争结束后,英王嘉奖了这批有功的鹦鹉。今天,鹦鹉还充当了“警官”,如美国洛杉矶警察大队中就有一只名叫“皮尔特”的鹦鹉警官。它戴着当地警署颁发的警官证书,在马路上飞来飞去地执勤。它的职责是提醒孩子们在穿过马路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这位“警官”的考勤和成绩十分优异,孩子们对它的兴趣当然要超过真正的马路警官。

至于鹦鹉将入室盗窃的小偷吓跑,或者学说小偷的话事后讲给主人听,从而协助警方破案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人有一张嘴,除了吃饭,就是说话。“笔能生花凭指功,人善交际靠口才”,无论是外交活动中的斡旋,学术思想上的争鸣,经济领域里的谈判,都需要运用语言进行广泛交流与沟通。

有些人往往抱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祖训不松手,殊不知,社会愈发展,沟通和交际愈重要。现代人的价值只能在与别人的沟通中实现,“孤家寡人”是很难有所作为的。纵然你有满腹经纶,可是“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来,不想“说”,甚至不敢“说”,那就只能做一个孤芳自赏的隐者,永远也成不了时代的弄潮儿,甚至连鹦鹉也不如了。鹦鹉能“学舌”,人为什么不能“照葫芦画瓢”呢?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谈话时要善于寻找话题。也就是说,要学会没话找话的本领。所谓“找话”就是“找话题”。写文章,有了个好题目,往往会文思泉涌,一挥而就;交谈,有了好话题,也就能打开“话匣子”。好话题,是初步交谈的媒介,深入细谈的基础,纵情畅谈的开端。好话题的标准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谈;大家感兴趣,爱谈;有展开探讨的余地,好谈。

鹦鹉学舌,为时未晚,你可以试着用以下的方法寻找话题:

--中心开花

面对众多的陌生人,要选择众人关心的事件作为话题,把话题对准大众的兴奋中心。这类话题是大家想谈、爱谈又能谈的,人人有话,自然能说个不停,以致引起许多人的议论和发言,共同参与进来。

--即兴取材

巧妙地借用彼时、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为题,引起交谈。还可借助对方的姓名、籍贯、年龄、服饰、居室等等,即兴引出话题。即兴取材法的优点是灵活自然,就地取材,其关键是要思维敏捷,能作由此及彼的联想。

--投石问路

向河水中投块石子,探明水的深浅再前进,就能有把握地过河;与陌生人交谈,先提一些“投石”式的问题,也可以作为了解对方的前提和引发交谈的开场。如在聚会时见到陌生的邻座,便可先“投石”询问:“你和主人是老乡呢还是老同学?”无论问话的前半句对,还是后半句对,都可循着对的一方面交谈下去;如果问得都不对,对方回答说是“老同事”,那也可谈下去了。

--缩短距离

不能有效沟通、不会没话找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彼此感到有距离感。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同道合,才能谈得拢。其实,陌生人要想谈得投机,要在“故”字上做文章,可以变“生”为“故”。

交谈是双边活动,光了解对方,不让对方了解自己,同样难以深谈。陌生人如能从你“切入”式的谈话中获取教益,双方会更亲近。适时切入,能把你的知识主动有效地献给对方,实际上符合“互补”原则,奠定了“情投意合”的基础。

寻找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媒介物,以此找出共同语言,也可缩短双方距离。如见一位陌生人手里拿着一件什么东西,可问:“这是什么?……看来你在这方面一定是个行家,正巧我有个问题想向你请教。”

总之,说话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之所以要向鹦鹉“学舌”,实际上是要我们从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谈,让“说话”既成为一种有效的交谈方式,也成为帮助我们成功的工具。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111802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14、燕子:永不迷失方向------

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如果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则将一事无成。

燕子每年都要在繁殖区与越冬区之间作定时的迁徙,它们总能够飞到原来生活过的地方,而且找到自己所筑的老巢,绝不会迷失方向。

原来,它们在白天飞行时,一直根据太阳的方向、高度来定向,燕子体内的生物钟会帮助它保持原来的飞行方向。

生物学家还发现,夜间飞行的鸟是依靠星空来识别方向的。有一些生物能够依据天空偏振光来定向,似乎它们的脑部有一部完善的“微型计算机”。另外,一些候鸟还能利用地球磁力线来定向。

燕子若是没有方向,就飞不回自己的老窝;而人如果没有了目标,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也到不了成功的终点。

一个人,只能自己做自己人生旅途的向导,为自己打造生活的指南针,通过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能力发展的目标。有了这一个目标,人生就变得充满意义,一切似乎清晰、明朗地摆在你面前。于是,我们就会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发挥更大的努力。

当然,一口不能吃个胖子。要想实现大目标,还必须从突破小目标一点一点地开始。吸入明确的目标,才会使自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对于你的人生来说,有一个多年的计划,这个多年的计划,如果能够焦点越来越集中的话,它就可以成为你人生的目标。你的人生目标应该要细分到不同的领域,有你健康的目标、家庭的目标、工作的目标、人际关系发展的目标、理财的目标、成长的目标、甚至有休闲以及心灵成长的目标。

把这些计划设定为目标,实际上就是以未来为取向的思考。要达成这些目标当然是有一定条件的,这些条件就是我们要达到目标的步骤。

把整体目标分解成几个易记的目标。把一个目标分成了几个目标,看似复杂了,其实这是一个最为有效的以退为进的方法。其实我们每个人也许都用过这个方法,只是你不曾发觉而已。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许多人都认为他在故弄玄虚。因为谁都知道,马拉松是考验体力和耐力的运动,说用智慧取胜,是否有点勉强?可是,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又获得了冠军。记者问他成功的经验时,性情木讷、不善言谈的山田本一仍是上次那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用智慧战胜对手。直到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

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这么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预先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而最终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做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处的终点线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给吓倒了。

在燕子迁徙的漫长征程中,它们的心中有一个最终的目标--故乡;但是,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它们只能一天一天、一座山一座山地飞,只有这样,它们才不至于因为路途遥远而丧失飞达终点的信心。

学会把目标分解开来,化整为零,变成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然后将其各个击破,是一个实现终极目标的有效方法。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d111802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人文社科小说 《动物生存智慧》

作者:萧萧
现有字数:14万字
最后更新于:2016年12月21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动物生存智慧”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d111802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