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课文细读(一):使至塞上

 

卢雄飞老师的《中学语文名篇选讲》课堂讲稿整理。...



经典课文细读(一)

使至塞上
教学研究社区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重点字词详解


1、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2、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3、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4、属国:附属国。这里指吐蕃的军队。后来注释又改为: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书·卫青传》颜师古(唐初儒家学者)注: “ 不改其本国之俗,而属于汉,故号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5、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6、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

7、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8、孤烟:远处独起的炊烟。

9、长河:指黄河。也有人说不是黄河。诗人出使河西节度府,其治所在今天的甘肃武威,应该是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在唐代叫马成河,有人认为就是今天的石羊河。

10、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11、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12、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

13、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
诗句细读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很多人说,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太一般了,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守边将士,车轮辘辘辗过居延,平铺直叙,平淡无奇,没有一点诗意。如果不是五言句式,不是平仄交替,简直可以说不是诗。仅就诗歌这一句而言,说它平铺直叙平淡无奇,也是说得过去的。但是我们读诗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而应该在心里问一问,一位这么著名的诗人,为什么把第一句写得如此兴味索然。只要我们想一想,其中韵味还是有讲究的。我们在讲注释时讲到,王维原官右拾遗(从八品上),这次以监察御史的身份问边,表面是是皇帝任命慰劳西部边陲将士的特派大员,并且官升一级,实际是被排济出朝廷。一个表面上升了官职、而实际上是遭排挤的官员出使边塞,他能高兴得起来吗?所谓言为心声,这种语言的兴味索然的表达实际上是他心理失落的一种表现。

不仅如此,从诗歌的字里行间仔细体会,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讲究,首先是“单车欲问边”中的“单”字。一个京城官员出巡边疆,居然是“单车”,这明显不合常理。这说明王维的出使并没有受到朝廷的重视,进一步从侧面印证他的出使是受到排挤。其次是“属国过居延”语气的冰冷,看不出一个京官出巡的丝毫热情。“属国”有两个注释,一是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二是官名“典属国”的简称。典属国是秦汉时的官名,管理小国(归附的少数民族)事务的。官的级别不小,但实际地位不高,因王维在他的诗歌《陇头吟》中就写过“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有很多版本说“属国”是诗人的谦称。如果我们理解为自称,则这种意味更加明显,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在罕无人迹的北海边牧羊十九年,掘野鼠、摘草实为食,历尽艰辛,尽忠朝廷,以至节旄尽落,回朝后却只被授予典属国的低微官职。王维那两句诗是为苏武鸣不平的。王维在这里自称“属国”,更可见他对此次出使的不满和失落,属国不仅不是谦称,恐怕更多的是牢骚。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这是诗歌的颔联。律诗中颔联和颈联是非常讲究对仗的。前面讲首联时,我们说一眼看上去平淡无奇,看不出是大师的手笔,如果我们的欣赏继续停留在诗歌的语言表面,我们发现这里又出了问题,再次没有表现出王维作为一位著名诗人的水准。——他在这里出了一个合掌对。

什么是合掌对 ?一般指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重复,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就称之为合掌对。合掌对是格律诗对仗的一种毛病,也是诗家所忌讳的。一般来说,对联应当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尽量丰富的内容,在数字不多的情况下,如果还意思重复,内容就未免太贫乏。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这种对仗为“正对”,是一种拙劣的对仗。如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晓岚就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意思是嫌语义重复。为什么这是一个合掌对呢?因为征蓬出了汉塞就是进入了胡天,跟下联表达的意思基本一致。

就对仗而言,这确实有给人挑剔的地方。但我觉得我们不能简单认为它语义重复。

王维作为中央大员出巡,实际上是遭排挤贬出京城。因此即使是前往慰问守边将士,却充满失落感,没有丝毫的热情。这一联虽然表面上对仗合掌,但因征蓬、归雁的喻指不同和一出一入的两相对照,其深层的语义并不重复。由 “ 归雁 ” 一语我们知道,诗人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 征蓬 ” 。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 所谓 “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 ,就是著名的例子。诗人把自己比喻为征蓬,说此时自己犹如飘飞的蓬草,这是紧接首联感慨自身的命运,说自己离开京城就像蓬草离开大地在空中飘飞,不能驾驭自己的命运。“ 出汉塞 ” 更是意味着进入异域他乡,去国离乡,感慨身世,这就进一步加深了命运的飘零之感。归雁入胡天则不同,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是一种被动他往,大雁入胡天却是一种主动的回归。在这两相对照中,“ 征蓬 ” 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是不知所终。归雁是反衬诗人的飘零。也就是说,这一联表面上是合对,深层意义上其实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当然,诗人的这种飘零之感或者说失意情绪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我们在前面讲注释讲到,这一年,诗人的政治靠山、一向器重他的宰相张九龄贬为荆州长史,而自己也是因此被排挤出朝廷的。

这一联诗人因情取景,情因景发,亦不失为一个好联。但是,严格说来,用这样的景,表达这样的情,不能算是很有创造性。因为飞蓬、归雁在诗歌中是常见的意象,并无多少新意。应该说诗人不可能每一句都写得很杰出,诗歌的首联和这一联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确实是比较弱的。如果一直这样弱下去,我们很难想象今天还能不能见到这首诗。但是,王维毕竟是王维,紧接着的颈联突然犹如神来之笔,让人们为之一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一联,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也得到历代诗话家的一致称赞。清徐增《而庵说唐诗》说:“‘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王国维也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众口一词都说好,但好在什么地方,一千多年来,那么多诗话家,却几乎没有人能够说清楚。王夫之说:“用景写意,景显意微,作者之极致也”(《唐诗评选》)。清代《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说:这两句“写景如生,是其自然本色中最警亮者。”同是清代的张谦宜在《絸斋诗谈》中说:“边景如画,工力相敌。”说来说去,观念是一样的,就是诗人写景写得真实。但是有人又提出疑问,好像不太真实。明代学者蒋仲舒就说:“旷远之界,孤烟如何得直,须要理会。” 怎么理会?这位蒋先生说得含糊,几乎没有人能够回答,同是明代的学者唐汝询在《唐诗解》回答说:“夫理会何难,骨力罕敌。” 但“骨力”是什么?在哪里?还是含糊不清,一般读者没有办法“理会”。概念缺乏严密的内涵,是中国传统诗话的一个弱点,也就是限于感觉,而没有严密的内涵。

“大漠孤烟直”之所以生动感人,当然与写实有关,但这首诗是抒情的,不完全是以写实感人。这一联表面上是写实,其中景物却是经过情感同化了的。“直”和“圆”构造出的画面,有一种无限开阔的空间,一种苍凉宏大的视野。征蓬、归雁,都有悲凉,但到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空阔从天空转入地面,天地连在一气。则显得雄浑、苍凉而壮阔。

王维不但是个诗人,而且是个画家。他老是觉得自己绘画的才能超越了写诗,自己说过“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偶然作六首之一》)所以诗话家说他“边景如画”,但是,画和诗是有矛盾的,张岱就说过,好诗不一定就是好画,好画不一定就是好诗。莱辛在《拉奥孔》中也专门论述过诗与画的矛盾。莱辛认为诗画都是要摩拟自然,表现真实,而自然和真实又是千变万化的,画作为空间艺术,画和造型艺术品能表现的只有一个画面,不能使人获得多方面的美感。诗作为时间艺术,宜于表现时间的承继动作,更适合表现动作的连贯和美的效果,但又不适于表现画面。

但是,这里王维用语言勾勒了一幅属于空间艺术的画,同时具有诗和画的审美效果,将诗和画却达到了统一。这里的大漠,一个水平面,长河,一条斜贯线(也有可能是水平线)。这在绘画上,是静态的构图。这种静态构图,单纯简洁,留给读者的,就是一个辽阔但冷寂的画面。本来宁静得有点单调,但是,诗人马上将它丰富起来。加上大漠上的孤烟,长河尽头的落日。边关所见除了孤烟和落日外就没有其它东西吗?肯定还有其它东西,比如征蓬、归雁,比如云彩。但诗人只选取了孤烟和落日。这种丰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而且包含着内容上的。孤烟让冷寂的大漠透出生命的气息,而落日则给了这幅苍凉的画面一丝暖意。这样一来,画面的稳定、暖意就和之前的飘零、孤寂(单车、征蓬)形成互补,形成了一种雄奇壮阔与宁静交融的境界。这种境界不完全是自然风光,而是诗人内心的一个净化。从征蓬的无归宿感,变成了苍凉的美感,是诗人少年豪迈之气向中年苍凉之气的拓展。不从艺术家风格的发展和丰富去考虑,单纯从孤烟是否能直去衡量,是不得要领的。在这里,分析这一联至少要考虑这样四个因素:一,外部景物之特性;二,内心感受的变化;三,作为画家的独特审美;四,对仗的精巧工整。这四者的猝然遇合构成了艺术的美的创造。

外部景物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冷寂的。内心感受的变化是直和圆,“孤烟”是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一个“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觉。画面构图和谐,对仗上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结构、词义均十分精美。

想来烟如何直?圆字又如何俗?即使我们不知道前面所有关于孤烟的解释,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这样一个充满意义张力的画面给我们心灵的冲击。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也因此,最后两句,表面看比较平静,跟前两联相比,实际上暗含了诗人一个心灵上的转折。而这个转折来自颈联,不但画面是雄奇壮阔的,而且诗人的心胸也为之开阔起来。与大漠的壮阔相比,个人的得失算得了什么。虽然还没有到达问边前线,诗人情绪已在此扬了起来,说在萧关碰到侦察兵(候骑),得知都护在燕然前线,言辞间全无之前的孤寂、落寞之意。

为什么这样解读?我们再回到我开头说的“萧关”“燕然”到底是实指还是借指。

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南朝诗人何逊在《见征人分别》中有“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句,全诗写征人与亲人的分别,充满了英雄豪迈之气。王维此前非常具有豪侠之气的诗歌,他自己也写过诸如喜欢“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老将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少年行》)的豪迈诗句。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我觉得此处是用萧关代指要塞,而并非实写。燕然,指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燕然是窦宪建立军功的地方,王维出使河西,都护也不可能在燕然,这里应该是用燕然代指前线。

这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到的用典方式。 “萧关逢侯骑”是化用前人诗句用典,“都护在燕然燕然”是用事用典。这两处典故都跟英雄业绩相关,所以说尾联暗含了诗人一个心灵上的转折。
整体感知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寂失落的飘零之感,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悲壮豪迈之情。

我们在赏诗时,常常说,这诗的意境如何如何。那么什么是意境?有人这样定义它——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这里指出它是一个“诗意空间”,但前面有几个修饰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说明感情与景物交织,即是客观的景物,但又非原来的存在;有“生命的律动”,即是作者的情愫,思想等在活跃驿动;“韵味无穷”,即有无尽的内蕴,言外有意,弦外有音。

从意境来说,王维这首《使至塞上》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营造的意境。孤烟如柱,长河似带,落日如盘。这种边关特有的景观,构成了一幅奇丽的图画,给全诗营造了一个充满内蕴的诗意空间。大漠的雄奇壮阔,边关将士的辛苦,这样就和诗人的孤寂和个人的愁苦有一个对照,使个人的孤寂和愁苦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此诗歌结尾说,走到萧关恰好遇见骑马的侦察兵,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给人一种豪迈的感觉。




指导老师:陈秀玲

责任编辑:贾婧雯

讲稿提供:卢雄飞

本篇编辑:范宁静

小组成员:范宁静、程惠玲、程彬






学习 成长 快乐 分享

成长秀教师工作坊期待你的加入
                            感谢你的关注。


    关注 成长秀教师工作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