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 王维的天性近道

 

他在与自然的观照中,把无意识的自我化入无目的的自然,形成了纯审美的态度,从而表现了有无限意味却又难以言喻的美的意境。...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文/何依工

德有邻居唐诗宋词系列课程课件

德有之乐


一日小史(延峰)在车上曰:“有的茶霸道,有的茶悠远。”马路上方车水马龙,横冲直撞,听此清雅吐嘱,一时不知今夕何夕。我既将性命交付于小史之股掌,又不懂茶,索性怡然走神,玩味那些关于茶性、茶品和茶韵的形容词,叹红尘衮衮,心远且明,盖天性近道者。

红红随小史云南访古茶,路遥无际,日高人渴,问路,辄模棱两可,或远或近。红红几欲下泪。客问:“何苦身若斯?信仰乎?家庭之习惯乎?抑或电光火石之机缘乎?”红红莞尔:“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跟了他,就跟他一起走”。

”淡语如炬,乃浑不知原委,天性近道者。”

某日课余,未即离去,啜茗小憩(在我而言,实在是附庸风雅,亵渎好茶)。时君阳抚琴,澄思静虑,雅娟老师、红红等四姝和歌《阳关三叠》,低徊绵邈,韵远情长,婉转久绝。赵静侧坐,倾耳,穆如遥夜,此皆天性近道者也!
何为乐道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遇到了那个名叫“不做什么不说什么”的“无为谓”,问:“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问三次,“无为谓”都不答。不是不答,是不知答也。

“知”返于白水之南,见到狂屈,问以同样的问题。狂屈说:“唉,我是知道的。正要跟你说,却忘记所言。”“知”得不到答案,返回帝宫,问黄帝。黄帝说:“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知”听到后说:“我和你都知道,他们不知道,哪个对呢?”黄帝说:“无为谓真是,狂屈似之,我和你终不近也。因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啊!”



海德格尔在他的《通往语言的道路》一书中也说:“知识的渴欲,解释的贪求,永远不会引发真思。好奇总是自我意识隐藏着的一种狂傲,依靠着自己发明的理路及其中的理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都重视实践理性,佛、道二家更是注意到语言文字解说道的有限性,行“不言之教”,所以,王叔之解释上面那则庄子的寓言:“彼无为谓妙体无知,故真是道也。”此狂屈反照遗言,中忘其告,似道非真也。“知”与黄帝二人,运智铨理,故不近真道也。

宋代的道学家认为,道学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享受品。它不能使人增加知识,而只能给予人一种“受用”。这就是说,这种一般的理解不能增加人对特殊事物的知识,但这种一般的理解越多,人的精神世界就越高。

人的精神世界虽然是自己内心的事,但也必然表现于外,使接触到的人感觉到一种气氛。这种气氛,道学家称之为“气象”。



气象是人的精神境界所表现于外的,是别人所感觉的,有某种精神境界的人,他自身也可以有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内在的。道学家认为,具有高境界的人,他本身所有的感觉是“乐”。“乐”便是道学所能给人的一种“受用”。

因此,与其衮衮不休地言说“道”,不如躬身践行,并在其中感受到快乐和充实。我们用语言来解释什么是“道”,这只是从概念上和理论上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勉强可以算是了解了“道”的表面意思。我们躬身实践,不仅知道有这种乐,而且实际感受到这种乐,这就进入了道学家所说的“圣域”。
 王维之道


王维与佛教的关系,与他的母亲有很大的关系。他的母亲崔氏奉大照禅师(即禅宗北宋大师普寂)三十余年,弟弟王缙也奉佛,不茹荤食肉,晚年尤谨。

他自己大约是在开元末在南阳见禅宗名僧神会,依其请为南宗始祖慧能撰写碑铭,遂转向南宗。他的生活态度基本上是禅宗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也很明显,实际上是以禅学统摄儒道。

隐居是王维生平中的重要内容,35岁以前,他曾先后三次隐居于终南山、淇上(今河南淇河一带)和嵩山,隐居时间都不长。41岁以后,隐居终南山,在蓝田辋川营造“辋川别业”,或称“终南别业”。此后,王维或在长安,或在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并成为他死后的葬地。



如他的名与字所示,他的生活态度就像佛典中的维摩诘居士一样,在世间实践其出世。禅宗思想既陶冶了他的精神生活,也对他的艺术思维以深刻影响。王维的创作成就体现在山水田园诗上。

他在与自然的观照中,把无意识的自我化入无目的的自然,形成了纯审美的态度,从而表现了有无限意味却又难以言喻的美的意境。王维诗歌的基本特是表现静美,远离尘世的扰攘,宁静自然的闲逸。闲而逸即是内心空静的适意,而空静的前提则是泯除是非机巧之心,回归淳厚朴质。

禅宗在王维的时代,还没有发展到“呵佛骂祖”的地步,因此,王维人生哲学中的禅意,只表现为万有皆空的清净观念和随缘适意的生活态度。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王维《田园乐七首》

何依工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和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教授,从事唐宋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和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和教学。

陕西卫视《开坛》栏目的特邀嘉宾,曾担任《唐诗风云会》节目的评委。

德有邻居唐诗宋词系列讲座主讲人。

学术及科研成果:《唐宋八大家文抄·昌黎文抄新注》,师大远程教育学院教材《唐诗研究》,参与高海夫先生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及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语文》的撰写。


    关注 德有鄰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