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唐诗71】王维不只是大唐诗佛,也有林黛玉式的小鸡肚肠

 

熟读《唐诗三百首》,只是一个传说。除非跟着楚子,每天听听故事,不知不觉:哇塞,已读了71首。22.8%!读了...

熟读《唐诗三百首》,只是一个传说。
除非跟着楚子,
每天听听故事,
不知不觉:

哇塞,已读了71首。

22.8%!读了辣么多。
【编前说明】

特别说明:由于工作调动,楚子五月进入忙碌季,近期打算将“醋溜唐诗”栏目降为每周(至少)一期,敬请谅解。这样做,也有助于各位亲细细体会唐诗之妙,真正读熟背透。

另外,很快我们将读到“醋溜”律诗、绝句部分,届时楚子将不再带大家练对联,而是希望各位亲练习、仿写律绝。各位亲,要跟上哦。





【说说闲话】

王维成为诗佛,是中年之后,经历了很多人世沧桑之后的事。年轻时,谁不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更何况他那么有才,诗、画、音乐,无不精通,在十五六岁这个花一般的年龄,一进京城,立即吸引大量的粉丝。

一次,有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道画的是什么内容。王维见后回答说 :“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这个故事在长安越传越神,大家都争着来认识一下这个神奇的文艺小鲜肉。

这个时候的大唐,玄宗坐稳江山已经好几年,太平公主早已伏诛,突厥、吐蕃的几次侵略也相继被破,京城长安一派开元盛世的繁华景象。

王维虽然年龄尚小,进京却不是来作秀的,他已经在政治上有了很多迫切的想法。而与此相对应的现实,却还比较尴尬。此刻的王维,尚未参加考进士,也还没有敲开岐王府的大门,更没有认识玉真公主。

少年心气的王维,当然也还没有成年之后对佛的悟性和超然,正如同进了大观园的林黛玉,周围莺莺燕燕,在他的眼里是那么的浅薄,却个个追富逐贵,争宠邀功,热闹得很,也令人讨厌得很。

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洛阳女儿行》,这是一首酸溜溜的诗,周围的王子公孙、富家儿女,尽管极尽奢华,在小王维的眼里,却是那么俗气、浅薄。

洋洋洒洒写那么长,对于富贵生活的铺陈,完全可以媲美好莱坞巨片《了不起的盖茨比》,却只为对照和衬托出最后一句里的那个西施,那个尽管美丽却贫贱、孤独地在江头浣纱的、没人怜爱的越女西施。

是的,这首诗有点刻薄,看待世界有点小鸡肚肠,但是请原谅吧,这是少年王维,初入京城的王维。

说到这里,楚子特别强调一下:请不要把这首诗理解为“揭示高层社会的骄奢淫逸”,这么解读,太吓人。真的,尽管所有的鉴赏书都在这么说,但是请不要这样理解一个15岁少年的心高气傲,好吗?

【今日读诗】




.《唐诗三百首》卷四
洛阳女儿行
唐·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楚子歪说】

全诗可分为两部分。前十八句为第一部分,构成了这首诗的主体,塑造了因机遇而骤得富贵的“洛阳女儿”这一艺术形象,这个形象在王维眼里,是一个扁平化的丑角。

洛阳女儿:取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中“河中之水向东流,洛旧女儿名莫愁”语。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开头两句对“洛阳女儿”略作介绍。以冷语发端,自含鄙夷不屑之意,显露出王维少年时代那林黛玉式的敏感、孤僻和清高。

从小看看,到老一半,这个孤僻而又清高的性格影响了王维的一生。他和弟弟一起“京漂”,后来弟弟的日子过得十分滋润,王维却将日子过成了古佛青灯。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

这两句说她的丈夫骑着宝玉络头、毛色青白相间的高头大马,她的侍女为她献上满盈金盘的鲤鱼片。一为侧笔映衬,二为正面描写,一虚一买,“洛阳女儿”的身价和地位显示出来了。一个普通的小家女子,朝夕之间竟身价百倍,原因就是嫁给了一位颇有身份的“良人”。遇者则贵、不遇者则贱的人生感慨,暗暗含在其中。

脍(kuài)鲤鱼:切细的鲤鱼肉。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这四句,写“洛阳女儿”住在红桃绿柳竟相掩映的画阁朱楼,出门坐的是用罗帷遮护的七香车,回来的时候,用宝扇遮面,被接入九华帐里。

至此,“洛阳女儿”的饮食起居已见一斑,虽然奢华,却十分俗气,除了物质的享受,还是物质的享受。

宝扇:古代贵妇出行时遮蔽之具,用鸟羽编成。九华帐:鲜艳的花罗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这几句连续用典,插入对其丈夫的描写;结构上照应上文“良人”一句,将诗意补足。其夫正当青春年华,身享荣华富贵,意气骄奢,甚于晋代巨富石崇;丈夫亲自教她跳舞,其怜爱之情,一如刘宋汝南王之干爱妾碧玉。“不惜珊瑚持与人”,用石崇与王恺斗富一事,将“良人”骄奢豪富之态现于纸上。这里所描写的是“狂夫”之相,但细玩诗意,却是借“狂夫”之相,以形“洛阳女儿”的娇贵之态,貌似游离实则还是为写“洛阳女儿”而驱使笔墨。

狂夫:犹拙夫,古代妇女自称其夫的谦词。剧:戏弄,可轻视。季伦:晋石崇字季伦,家甚豪富。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随后,顺接上面的“自怜碧玉亲教舞”句意,迤逦而下,正面描写“洛阳女儿”在九微灯的光晕里,在花窗下,通宵达旦,歌舞不休。这里特别点染了灯花燃尽而扑窗乱飞的一个细节,暗示“洛阳女儿”通宵沉醉于狂歌狂舞中,直到天亮,九微灯才熄灭,这里以九微灯入诗,无异是把“洛阳女儿”与王母同化为一体了,从而为“洛阳女儿”披上了一层高贵的外衣。其富贵之相,借典故婉然传出。“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写“洛阳女儿”戏乐已毕,无暇练习曲子;打扮好了,依炉熏香而坐。“坐”字,仿佛见其慵懒之态和空虚无聊的贵族生活。

九微灯:汉武帝供王母使用的灯。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接着又拓开一层,写“洛阳女儿”出入贵戚之家,奔走权门之内,虽语不涉讽,但讽意存焉。

赵李家: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婕妤李平。这里泛指贵戚之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诗的最后两句为第二部分。诗人铺陈这么久,才把笔锋猛地一转,描绘出一幅貌似孤立实则与上文融浃为一的越女浣纱的画面。美颇如玉的越国女子西施,在她未遇之时,身处贫贱地位,只好在江边漂洗罗纱。“谁怜”二字,一贯到底,造成快速的节奏和奔流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不遇者的深切同情,一种自怜自爱,一种孤傲清高之意,其中不乏感愤不平之气。

全诗描写了两种人物形象,一贵一贱,一奢靡,一穷困,各成独立的画面,却又相反相成地统一于全诗中。写法上,前一部分以繁笔铺张扬厉,穷形尽相;后一部分以简笔淡然点染,意到即止。一繁一简,繁简各宜。诗中有讽刺,有同情,有慨叹,有自怜,而这又深深地隐蔽在文字背后,只是含蓄而哀婉地诉说。



课间游戏】 学习累了,大家来对个对子,娱乐一下,如何?
莫使樽前风月老,
--————————


【课前预习】

下次接着读的,还是王维的作品,七言古诗《老将行》,收在《唐诗三百首》第四卷的第四首。


    关注 古诗学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