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工作或成高校领导班子考核重要内容!文化育人该如何做?

 

近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其中明确,坚持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



近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其中明确,坚持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建设一批文化传承基地。发挥校园建筑景观、文物和校史校训校歌的文化价值。而在此方面,位于孔孟之乡的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有自己的一套做法。


近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其中明确,坚持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建设一批文化传承基地。发挥校园建筑景观、文物和校史校训校歌的文化价值。

文件还明确了构建科学测评体系。建立多元多层、科学有效的高校思政工作测评指标体系,完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实施机制,推动把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估、学科专业质量评价、人才项目评审、教学科研成果评比的重要指标,并纳入政治巡视、地方和高校领导班子考核、领导干部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思政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推进相关工作需要多措并举,一些学校的做法是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就是这样一所学校。

传统的理工类职业院校应该是怎样的?如果你脑中满是机械设备、实习实训基地,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

这样一所以机电工程、汽车工作、化工等为核心专业的理工科职业院校,开设有论语、诗词赏析和创作等相关的人文课程,以及大量非遗项目技艺传承课程。据了解,学院共设有22门优秀传统文化必修和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们能够有充足的空间选择并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而且,该校形成了一年一度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经典诗词吟诵比赛传统。在这所理工科高职院校,诗词吟诵蔚然成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在十年前已认识到了国学经典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自2009年以来就潜心研究传统文化育人工程,创造性地构建出一套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该校认为,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寄寓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追求和审美理想,最好的传承方式就是在诵读中品悟内涵,在品悟中传承精髓,在传承中涵养人格。而这也是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进行文化育人的初衷。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许可在接受麦可思研究访谈时表示:“我们从2011年就开始开设传统文化课,在学生当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们希望把传统文化典籍,以及孔府、孔庙、孔林、孟府、孟庙、大运河这样的传统文化资源活化起来,变成课程教学资源,让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院校不同,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的具体举措和做法便不同。而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践行立德树人的举措就是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文化育人”。

许可书记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该校“文化育人”模式的设计思路:“新时代的君子人格、大国工匠是我校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获得了教育部认可。其中,‘君子人格’折射的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德’的要求,‘大国工匠’反映的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对‘技’的要求。即我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德技双馨’的人才。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建立了一整套被称作‘一二三四五’的育人模式。”

所谓“一二三四五”模式,是指贯彻以培养“君子人格、大国工匠”为目标的育人新理念,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德树人这“一条主线”,该校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两个模块”,构建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课程学习、环境体验和行为实践“三个平台”,覆盖教室实训室、实习企业、校园公寓和网络空间等“四个课堂”,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工程、专业文化职业规范育人工程、环境育人工程、活动育人工程和外化于行工程等“五大工程”。该校期望“一二三四五”育人模式相互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育人全方位、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文育人
如何让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力量?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文化育人的重点是进行课程设置方面的创新和三个特色文化育人平台的打造。

◆ 将传统文化植入课程,让经典绽放光彩

课程方面,该校开设了一系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课程。这类课程不仅有选修课,还有许多在学生必修课之列。并且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学生只有考核通过才能获得毕业证。这些都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明确体现。

为了提高教学成效,学校的授课老师也是竭尽全力创新教学方式。据该校分享,他们的经验是采用“大学问小故事”的教学方式。“大学问小故事”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会把论语按照篇章一一读给学生听,因为在他们看来文字体现的要义距离学生太远,该校的做法是把它专题化。比如论语课的这一章讲君子人格的德,另一章讲信、讲孝。一学期大概16堂课,每一章专题化之后该门课的教师就截取其中深有感触的来讲授,并在讲授后让学生进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分享的故事并不要求多么精彩,但期待他们通过分享找准个人人生经历与论语当中某一个思想的结合点,进而对其深入了解。

另外,在面向全院的“国学经典”必修课程中,该校紧紧围绕“让学生参与课程实践”这一中心目标,力图用吟诵教学带动学生古诗词鉴赏与创作。在该校,诗词创作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学校认为,只有让学生参与“创作”,才能对其深入理解。基于课程教学成果,学院甚至专门筹集经费为学生出版原创作品集《我们的诗》,以此强化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该校不仅在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设置了众多传统文化课程,让人文课程在学校大放异彩,还通过各种方式在专业教材建设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例如,校本教材《会计专业文化》一书追本溯源,讲算盘自从上古被发明之日起,用了几千年至今仍是财会利器。会计专业的职业准则就是祖先制定的诚信、守则、缜密、善管原则。校本教材《建筑工程装潢设计》讲述学生通过古代建筑体会先民“天圆地方”“阴阳五行”的精神,建筑不应是冷冰冰的建材堆积,而是会说话、有温度、有故事的空间……种种举措,体现了该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逐步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努力。

◆ 打造文化育人平台,让传统文化浸润校园

除了在课程和专业建设中让传统文化发挥作用,该校还通过打造三大平台,让文化育人实践在全校铺展开来。

据介绍,该校建立了占地5000平方米的大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发展基地,主要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培养。该基地以“文化济宁”为主线,分水之韵、儒之源、匠之魂和墨之香四个篇章,集中展示了包括儒家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碑刻文化、工匠文化、传统书画、陶艺设计、白酒酿造、民俗民艺等具有济宁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馆内还设置21个“非遗大师工作室”和技艺馆,特聘全国知名的济宁籍名师名家和非遗传承人进驻学校成立工作室,带徒授艺创作研究。

在此基地的基础上,学院开设了面向全院学生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修。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效,学院还建立了学徒跟踪回访制度,在学徒结业后,组织技艺大师定期对学徒进行回访考核。

该校打造的第二个文化育人平台是天工园3A级校园旅游景区。近年来,该校为让全社会了解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充分领略具有60余年历史的学院发展历程和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学院以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作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校的重要战略举措,以此传播工匠文化,开展社会服务。

据介绍,园区内除了非遗教育基地,还建有和谐广场、和合雕塑、日晷广场、追日系统。另外,航空航海教育区、智能制造产业教育区这些优质教育资源,也作为学校教研学体验的一块功能区进行展示。每年,该景区接待到访人员超过五万人次。

该校着力打造的第三个育人平台是连续多年举办的经典诵读比赛。此项活动覆盖全体新生,其他年级学生也可以选择参与,所以每年全院有近万名师生参与其中。据介绍,经典诵读比赛已连续举办五届,学校希望通过此活动让学生深刻体验吟诵这一快要失传的传统技艺,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近年来,随着比赛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作为活动主办方,学校还会邀请20~30个国家高校的校领导和他们的学子过来参与活动,例如,2019年的比赛学校就迎来了泰国、巴基斯坦、几内亚等国学生来参赛。该比赛不仅成为学校文化育人的特色项目,更成为他们向世界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名片。


以文化人
历经十余年探索和沉淀,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已在文化育人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据介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基于学院实践而进行的《以培养“君子人格、大国工匠”为目标的高职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探索与实践》项目,在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得二等奖。这是对该校十年文化育人实践成果的认可,更是对其相关探索的正向激励。除了项目成果,文化育人实践过程中的多项举措在国家和省级评比中多次获得肯定,学校也积累了许多实质性的成果物,例如学院联合中国孔子研究院集中编写了8本传统文化系列教材、学生创作诗集……该校也因为出色的文化育人实践,成为许多学校观访学习的标杆院校。

文化育人实践同时也提升了该校的国际吸引力。丰富多彩的文化课程不仅吸引了外国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也让许多留学生留了下来,选择到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就读。传统文化为该校搭建了国际交流的桥梁,也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为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建设提供了新的范式。

而“君子人格、大国工匠”的育人实践,也让学生获益匪浅。文化育人实践的成效首先体现在学生学业和技能表现方面,这主要源自用人单位反馈。据介绍,该校中德诺浩汽车工程学院跟德国手工业协会一直存在合作,旨在将德国最先进的职业教育搬到“家门口”,该学院的学生多次在国家级比赛中斩获奖项。因为技能过关,该学院多名学生还受德国专家邀请去德国研学。而这样的反馈并不仅限于该学院。晶科能源也一直与学校存在合作关系,该公司也在反馈中多次肯定学校毕业生的工作技能和吃苦耐劳精神,而这正是“德”的体现。

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传统文化熏陶的学生更深入了解了其要义和内涵,也更能在实践中发扬其精神。并且,文化育人也对学生素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据介绍,该校百分之八九十的在校生参与了志愿活动,包括学校周边组织的针对聋哑人的活动、敬老院活动等,服务他人、奉献自己的服务意识更将使他们在未来社会中持续发光发热。而这,也是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喜闻乐见的事情。

{数据链接}

麦可思数据显示,2018—2019学年本科在校生反馈,德育方面“包容精神”提升的比例较高,“人文美学”“人生的乐观态度”方面提升的比例较低。








声明:欢迎转载和分享,转载请注明来自“麦可思研究”。获取白名单或建立长期合作请联系编辑部(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

作者 | 麦可思 谌超
本期责编 | 麦可思
谌超


    关注 麦可思研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