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与纳土归宋——浅谈吴越钱王的胸怀与眼力

 

每每走在西湖,总会感慨当年钱王的胸怀和气度——有治国理政之谋略,有南征北战之韬略,有陌上花开之情怀,有感念苍生之胸怀。...

陌上花开
刷微博,逛知乎的时候总能在“最温暖的情话”,“如何优雅地表达对一个人的想念”,“你听过的古人做过的最浪漫的事是什么”,这样的话题下看到这样一句话——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它讲的呢,是吴越国国王钱镠,甚爱自己的王妃庄穆夫人吴氏——王妃每年春天必归临安娘家,钱镠甚为想念。一年春天王妃迟迟未归,至春色将老,陌上花已发。钱镠写信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意思是田间阡陌上的花发了,你可以慢慢看花,不必急着回来。



我知道这个故事,是在高三。小说《甄嬛传》里,玄清(允礼)给甄嬛的一纸字条。

“陌上花开,万紫千红,他便在花开的那头这样安静地等着我。

这样等着的时候,淡淡的相思、淡淡的期待、淡淡的寂寞。只为等待着漫游即将归来的我。”这样的耐心和包容,足叫人心头一暖,多么诗意、浪漫。

小说《甄嬛传》
钱镠
吴越国武肃王(852-932)
吴越国开国国王——武肃王钱镠像
钱镠,是吴越国的开国国王,他并非目不识丁的山野村夫,也非李煜那般信手拈来的千古词帝。苏轼称其语“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还以此作《陌上花》绝句三首。我也常常看见以“陌上花”“陌上花开”为名的花店。每每看到,便想起这位粗犷不失温柔,野心不失眼光的国王
吴越国
五代十国时十国之一


吴越国领土并不大,江浙沪包邮妥妥的
镠,吴越国,五代十国——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陌生的。我们知道春秋时代的吴国与越国,知道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知道西施、范蠡、伍子胥。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放眼望去,仿佛是今日的欧洲格局。而吴越国地处东南沿海,江浙沪闽包邮一带,用旧时眼光来看,绝非中原正统。

玉皇山·吴越国王钱鏐为建郊坛而镌刻的题记
简单概括一番这个小国家的历史——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在乱世中,大多数国家选择以战争扩充土地,等待着一统天下,以致于民不聊生。而钱镠却选择了“保境安民”,“休兵息民”,他重农桑、兴水利,发展与日本、朝鲜等国海外交往,使两浙之地有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978年,吴越国末代国王钱弘俶为了避免战乱主动献土并入北宋,立国七十二年。钱王三代“重子民,轻社稷”的理念,为世人留下了天堂之城——杭州

吴越国,自开国以来,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为正朔,并且接受其册封。
西湖一南一北“钱王祠”与“岳王庙”

西湖西北角的岳王庙——收复失地


西湖东南角的钱王祠——纳土归宋
一个在北,一个在南
西湖东南角的钱王祠,代表着杭州市民对钱王纳土归宋,消弭战争的感念,而有趣的是,位于西湖西北角的岳王庙,是杭州市民纪念岳飞的所在,感怀其收复失地,骁勇善战的品行。一南一北,前者是将自己的土地尽奉宋室,后者是收复宋室失去的土地。这两个看似相反的行为,为什么都得到了杭州市民的尊重与爱戴?
比之岳飞将军的骁勇善战,
我更愿意探讨钱王三代的胸怀气度。
纳土归宋
“赵钱孙李”与纳土归宋
那时的吴越国,有与赵氏比肩争天下的底气——经济实力,人口基数,军事力量都堪雄踞一方。在与朝鲜日本往来时,钱镠不仅把颁发给他们的文书称作诏书,还在诏书里把甄萱、王建等称之为卿,显然吴越国是以宗主国的身份在处理事情。

吴越国王有野心,但最后却依旧选择了纳土归宋——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南征北战打下诸国,还与吴越国联手灭亡南唐,最后钱弘俶为避免战乱主动献土并入北宋。这就是为什么,《百家姓》中最开始,是“赵钱孙李”的排序(钱俶的宠妃姓孙,李代指南唐后主李煜)

为什么要纳土归宋,我想原因有二。

夷夏之辨


东南沿海非中原,在古人眼里是蛮夷之地,蛮夷之地称帝不合礼制,于中华传统不符。钱镠虽有野心,但亦受儒家思想熏陶,“凡中国之君,虽易异姓、宜善事之”,其子孙谨记。

然而,有意思的是——几百年前吴越国纳土归宋,几百年后北宋王朝崩溃,南宋王朝却迁都临安,冥冥中仿佛有注定似的,北宋王朝似把天下还回了这里。
爱民如子


先来讲个故事:唐景福年间,扩建杭州城,当时有个方士献策道:“若改旧为新,有国止百年。若填筑西湖,以建府治,国运将会十倍于此。”钱镠却回答道:“百姓借西湖水来灌田,填了西湖就断了百姓的生路。何况哪有江山千年不换主人的,我有国百年就够了。”这就是钱镠的眼光。

乱世时吴越子民安居乐业,现如今新帝临朝,如何能让黎民饱受战乱之苦。

钱镠曾写下这样的家训:“要度德量力而识事务,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圣人云顺天者存。又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如违吾语,立见消亡。依我训言,世代可受光荣。”
吴越国第三代君王——钱弘俶

保俶塔——保佑钱弘俶从开封府平安归来


钱镠的孙子——钱弘俶审时度势,遵循祖宗的遗训,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念,采纳了延寿(永明延寿)临终遗言,为保一方生民,采取“重民轻土”之善举,毅然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五月入宋京开封,尽献十三州之土,归降宋朝,使宋王朝兵不血刃,成就了一段顾全大局,中华一统的历史佳话。千年前的古人具有如此的历史远见和宏大胸怀,实属不易。
无妨思帝里

不合厌杭州

白居易《五月十五日月》

登玉皇山福星观鸟瞰西湖


钱王纳土归宋后,留给后人的,是“上有天都,下有杭苏”的杭州。而吴越钱氏一族,则从那时起绍续家风,绵延文脉,造就了世代家风谨严,人才兴盛的传奇,被公认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钱氏文坛硕儒、科技巨擘云集,海内外“院士”子弟数以百计——钱穆,钱学森,钱其琛,钱三强,钱永健,钱钟书,钱谦益,钱玄同……

我在杭州的日子里,常常原地旅行,寻古迹,阅故事,深感杭城人文底蕴之美。每每走在西湖,总会感慨当年钱王的胸怀和气度——有治国理政之谋略,有南征北战之韬略,有陌上花开之情怀,有感念苍生之胸怀。可能便是这样的远见眼光和身体力行,才能成就吴越国的富硕和平,才能成就柳永《望海潮》一词中的江南美景吧。
想和你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呀
↓  ↓  ↓
君安牵着羊


    关注 君安牵着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