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勾读城 赫图阿拉:大清王朝的“龙兴之地”

 

“赫图阿拉连兴京,依山树栅聊为城,秋风策马一凭阅,兆基缔构钦龙兴”-乾隆题...



夏日的七月再次来到赫图阿拉,应该说这是最合适来到古城的时节,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想起半年前的早春二月来到赫图阿拉时的那种感觉。正值大地回春之时,远在关东的长白山脉依然千山皓白、万里雪飘,白皑皑的冰雪,“水黑地白”的苏子河畔,人们穿行其间感觉就好像是在穿越一个混沌弥生之界,恍惚的仿佛不仅仅是人的感官,似乎还有那渐行渐远的赫图阿拉以及那些曾经的辉煌与过往。



赫图阿拉,大清的龙兴之地、满族文明之摇篮、清王朝第一都城,位于辽宁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的永陵镇东4公里处,坐落在苏子河南岸的一座横冈上。弹指一挥间,几百年过去,不可一世的大清王朝早已烟飞云灭,但赫图阿拉古城历经五百余年风雨依旧伫立于此,似在为后人默默的讲述着那些曾经的故事。



“赫图阿拉”是满语,汉语的意思是“横冈”,即平顶的山冈。古城里的建筑为一城一郭式(内外城式),城垣由土、石、木杂筑而成。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福满,当年建了6座城池,分别分给自己的6个儿子,其中福满的第四个儿子叫觉昌安,也就是努尔哈赤的祖父,分到的城池就是现在的赫图阿拉城。1559年,努尔哈赤诞生于赫图阿拉



作为满族和清王朝的龙兴之地,赫图阿拉是大清历代帝王心中不可替代的圣地,是大清的龙脉所在,所以古城随着清王朝的兴盛而日渐被尊崇和重视。清王朝不仅在此设府设厅,还派兵驻守,清太宗皇太极更是尊赫图阿拉为“天眷兴京”。清王朝定鼎北京后,顺治皇帝又封赫图阿拉为“创业之地”而敕建保护。



汗宫大衙门,又称金銮殿、尊号台,是赫图阿拉的心脏所在,位于古城北侧的高冈上。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十一月,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把满族原有的黄、白、红、黑四旗中的黑旗改为蓝旗,并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旗,共八旗。此年的正月初一,手握“八旗”的58岁的努尔哈赤雄心勃勃地在赫图阿拉汗宫大衙门内“黄衣称朕”,自称为汗,大金国从此诞生。“八旗”制,是了不起的军事上的创举

此后,一个崭新的、宏伟的清王朝的第一都城——赫图阿拉便耸立在关东大地上,同时进兵中原、一统天下的霸念在努尔哈赤脑海中酝酿而成了。



清代以后,在赫图阿拉还建有协领衙门、理事通判衙门、堵阁词等。该城曾居住人口十万余众,辟有十里商贾闹市,车水马龙,呈现一派繁华景象。清军入关之后,赫图阿拉被称作兴京,设专职人员守护。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沙俄军队将古城破坏殆尽,原有风貌荡然无存,现已部分修复。



城中的土道被青石道代替,保存下来的古榆树和新铺的草坪使整座城池显得既有历史遗韵又有现代气息。汗宫大衙门已经在原址上重建起来。而那口被誉为千军万马饮不干的“汗(罕)王井”则经历了400来年的风风雨雨。



赫图阿拉历史悠久,人文资源得天独厚。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帝曾11次东巡祭祖,8次驾临兴京(新宾)拜谒永陵祭祖,7次巡阅赫图阿拉城,谒显佑宫、地藏寺、关帝庙拈香祭拜,乾隆帝曾为显佑宫、地藏寺御赐扁额,并在显佑宫用膳。



摄影:赵琛

赫图阿拉故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山城式都城,也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女真人山城。赫图阿拉故城首创布椽筑城法,开创了大清建都之制,也对研究清初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06年5月,赫图阿拉故城作为明代古遗址,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999年,新宾满族自治县政府筹资600万元,迁出城内与皇寺居民262户,收归文物部门管辖,成为赫图阿拉故城文物管理所驻地,并依照后金时期故城原貌修复了主要建筑和遗迹。



修复后的故城分内外两城,内城有汗宫大衙门、汗王寝宫、昭忠祠、罕王井、塔克世故居、启运书院、正白旗衙门,及文庙、关帝庙、城隍庙等复原的古建筑群和遗址。

外城有驸马府、堂子、中华满族风情园、兴京满族民俗博物馆、地藏寺、显佑宫、满族老街、赫城湖等。其中,古井位于城内最低处,井水甘甜,长年不竭,是当年和现在内城唯一的一口水井,至今当地人仍在饮用。内外城的城墙、城门还在,仍可供旅游者登临怀古。



当地著名的满族民俗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以展示满族民俗为主的博物馆,座落于风光秀丽的赫城湖畔,与后金皇家寺庙显佑宫和地藏寺相毗邻。馆内主要展示独特的满族历史民俗、文物资料等。且馆内还展有野生东北虎标本,让人们联想到女真人农耕渔猎的时代。



摄影:丁俊杰

满族历史文化长廊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中华满族风情园内,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半封闭式壁画长廊。长廊全长560延长米,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503幅画面。包括满族源流,女真各部统一,努尔哈赤崛起,大清帝国建立,清军入关,统一全国,清王朝的终结。展示了努尔哈赤一生中的丰功业绩和满族发展的恢宏历史画卷。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国内众多旅游城市的崛起,如今的赫图阿拉却渐渐的将自己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既无省会城市的行政依赖、交通和经济中心的便利;又无相对独特的先天优势成为国人的首要旅游目的地;成为省会城市配套的假日休闲地也难,因为气候和环境同质化程度较高;从旅游城市营销的角度来讲,城市的管理者目前看来也做的并不出色



人们谈起赫图阿拉,绝大多数只能想起努尔哈赤,人们对赫图阿拉的认识也还仅停留在:努尔哈赤。赫图阿拉作为满族文化的发源地,其他旅游资源的数量及稀缺性人们知之甚少,导致赫图阿拉的城市旅游基础单薄;从旅游角度来看,虽努尔哈赤广为人知,但赫图阿拉作为旅游城市的名气却很低,赫图阿拉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知名度严重不匹配



那么赫图阿拉,你在城市管理者,旅游开发者和民俗专家们精心打造之后所散发出来的余晖,到底能不能让国人深深的记住那些“龙兴之地”的前世与今生呢?

王颖对此文也有贡献

文中部分素材来源:新浪网、搜狐网、百度百科、百度知道、中国民族宗教网等



老勾推荐

回复数字“1”,查看《文化产业如何改变城市》

回复数字“2”,查看《无旅游不传播,无传播不旅游》

回复数字“3”,查看【丁俊杰会客厅】《旅游活动与                               旅游传播结合的新模式》

回复数字“4”,查看【丁俊杰会客厅】《新媒体时代                               下的旅游与传播》

回复数字“5”,查看《城市未来,为谁而来?》(上)

回复数字“6”,查看《城市未来,为谁而来?》(下)

回复数字“7”,查看《城市形象与城市想象》(上)

回复数字“8”,查看《城市形象与城市想象》(下)
「丁俊杰」微信公众平台转载须知
 署名作者的原创作品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投稿与咨询:cityforum@126.com
长按二维码可添加关注
丁俊杰·江湖人称老勾
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
崔永元口述历史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广告传播研究专家
城市品牌、城市形象研究专家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日精彩


    关注 丁俊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