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 录

 

那许多满载悲喜,失落与幸福的故事:从繁华的大城市到素被世人遗忘的乡野、从驾名车的富豪到街边的擦鞋童、从寄人篱下的生活到色彩缤纷的狂欢世界,影像情感丰富,极具感染力。...



散  文
 
纪  录


苏州/韩浩天

单反摄影、无人机航拍是现代制作纪录片的绝佳手法,是这个时代的宠儿,像是被赋予了见证和保存时代的使命,现代人迫不及待地更新、发展、使用手里的设备来记录地球的一脉一搏,记录太阳系里的这颗孤独行星上的一切,悲欢离合,山河变迁,宏大巨制,人性细节等等。

小时候,对电视里的黑白影像总是很好奇,因为自出生之始,我所见到的世界,从现实到荧幕都是彩色的,黑白影像里的人物仿佛是远古时期的传说,里面的世界仿佛是未开化的蛮荒之地。

长大一点,我从父母的口中得知那叫做“过去”。

他们说过去的水很清澈,里面是避暑戏水的孩童。过去的外公家,房屋是茅草与泥的结合,很破旧却又很结实。过去没有什么绿色,树皮树花都能用来果腹。过去的夏天,一家人睡在屋外的草席上,外婆摇着草扇哄母亲入睡。

我不懂,因为四十多年前的影像都是黑白的,没有彩色,父母描绘的东西究竟是不是真的。
后来,网络闯入了生活,不给过去以任何隐私的权力,将彩色的过去呈现在人们面前。我看到了比父母所讲的更加广阔的过去的影像,那个时候我才知道纪录时代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过去是现实的反映,现在是光影的反射。过去是沉默的记录和叙事,现在是无休的评价与争辩。

就像史书一样,纪录不应该带有任何立场色彩,就像古代忠实的史官,“道之所在,虽万千人逆之,吾往矣。”

我敬佩这个时代的一些纪录者,纵使是那些社会早有默契,缄口不语的阴暗面,他们依旧敢于将摄像头对准它们。

这样的镜头不胜枚举,例如《消失的高龄老人》这部纪录片。背景是老龄化程度极高的日本,登记在册的高龄老人下落不明者高达350人,老人的孩子虽也不再年轻,却出现瞒报老人死亡,冒领养老金的现象。

日本,一个拥有应对老年化社会的完善的服务体系的国家,出现这样的丑闻不禁让人胆颤,胆颤在于生命在终结之前依然要面临如此的难堪而又痛苦的黑暗事实。

也不禁让人警醒,待我国步入这样的老年化社会时,以我国目前独生子女逐渐占主体的社会形态,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我们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建立一个完善的养老体系需要多久?这样的体系如何运行下去?如何应对体系内的问题?
再看《浮生一日》,这部纪录片得到全球网友支持提供素材,在2010年7月24日,以“爱”和“恐惧”为题,集体创作了愈80000段,共4500小时的影片。

当中影片来自世界各地、人、事,并演绎了不同的人活在2010年7月24日这一天,那许多满载悲喜,失落与幸福的故事:从繁华的大城市到素被世人遗忘的乡野、从驾名车的富豪到街边的擦鞋童、从寄人篱下的生活到色彩缤纷的狂欢世界,影像情感丰富,极具感染力。

何谓人间烟火?这便是。

这也不禁令人遐思,我们,这些片中的人,是否曾经有一个片段能否打动另一个世界的普通人?我们在生命的路途上奔波,是否曾经为丰富自我和他人的生活做过努力?如果没有,此刻为何不去做?

如果每一次纪录都能够触发到社会的一个敏感神经,每一帧镜头都能发人思考,其作用就不仅限于见证与保存时代印记,而是能够推动时代进步,促进改革与发展,从而造福现在,造福后人。

好的纪录手法应该让更多人了解、熟知。好的纪录片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尤其是年轻人。从今天开始纪录你,纪录他人,纪录我们生活的地球。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总编:骆圣宏

特邀编辑:智日慧

作者简介

韩浩天,江苏警官学院15级公安管理学生。

每周一期      周五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上期回顾1、最后的礼别(南通/朱子文)

2、端午忆屈原(南京/马前进)

3、他们来了(南通/刘鹏程)

4、被守望的人(盐城/季通江)

5、走进西溪(盐城/丁从明)

6、春姑娘的马尾辫(上海/陈元)

7、五月的记忆(南通/黄向东)

本期目录1、你的痛,我来背(连云港/杨博然)

2、忆徐福祠行(连云港/范洋)

3、纪录(苏州/韩浩天)

4、难忘,我的两次高考(南通/周峰)

5、平淡日子里的刺(南京/朱原正)

6、男神有“疾”(苏州/赵凌芸)

7、愿从警之路,沧桑而无悔(盐城/夏雷)

投稿须知


投本平台的稿件谢绝在其他微信平台发表。两周之内没有接到拟采用通知的可他投;

投稿前请加关注认真阅读本平台的投稿指南,按要求式样发稿;

读者七天内打赏金的一半做作者稿费。


如果您认为文章还可以,欢迎在文章后点赞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关注 人民作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