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讲堂谨防心脏“着凉”,5个方法保护心血管健康

 

11月7日立冬,正式进入冬天节奏,早前全国各地也都已经纷纷降温,来表达对冬天起码的尊重。...





11月7日立冬,正式进入冬天节奏,早前全国各地也都已经纷纷降温,来表达对冬天起码的尊重。

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小布提醒大家要注意保暖,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因为当温度较低时,心血管受伤害的可能性比较大,一定要注意防范哦!


心脑血管小讲堂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脏和脑部的表现。它具有“四高一多”的特点,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就诊科室:心内科

常见症状: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

多发群体:50岁以上中老年人



寒冷天气尤其要保护心血管



近几年的研究资料表明:寒冷可以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加,英国杂志BMJ指出:寒冷季节,气温降低1摄氏度,心梗发病率就提高2%。此外,寒冷季节心绞痛的发病率比其他季节高约三成。

专家表示,寒冷季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应该提高警惕,谨防心脏“着凉”,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寒冷为什么会使心血管受损?



冬天的寒冷刺激使人体血管收缩,动脉平均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当心脏血供变多时,会加大心脏负担,从而导致中风和心梗发生的风险。有时仅仅是脚底受凉,也会因反射区末梢血管收缩,引起一次性的冠状动脉血管痉挛,如果本身伴有心血管硬化等,就更要加倍小心了。



此外,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差也会引起血压波动,血压的波动对身体的危害不小,特别对老年人来说,血压忽高忽低特别容易引起和加重动脉硬化。

还有一点,当温度变化时,身体内激素水平也会受到影响。气温较低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变少,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变多,这种情况下,发生血管栓塞的风险就变得很高。

寒冷天气,5个方法保健康



药不能停

按照医嘱坚持服用药物,不要自行换药、停药、改变药量。

特别是三高人群,擅自改变药物有可能使自身基础疾病进程加快。建议做到规律地检测血压、血糖、血脂,有变化时随时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能根据疾病情况决定是否调整治疗方案。
规律饮食

天气转冷,很多人都喜欢吃各种肉和火锅,但是不想出去运动。这其实是很不健康的,吃得多动得少,很容易造成脂肪和胆固醇的累积,进而引起高脂血症,这也是心血管健康的一大杀手。

管住嘴迈开腿,冬天也不能放松要求哦~

避免剧烈运动

在寒冷季节,进行户外运动时,注意适当锻炼,不要太过剧烈,合理安排休息。

低温情况下,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剧烈的活动比如铲雪或者长跑等,可以急剧加重心血管负荷,这会使心肌缺血发生的概率增加。

注意保暖

寒冷季节要注意身体的保暖,特别是头面部、耳朵和双手双脚,人的头部视神经中枢所在地,皮肤薄、血管及毛孔多,体内热量会从头部大量散发。头部一旦受寒,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毛细血管也可能发生硬化,甚至造成小动脉持续痉挛。因此一定要做好头部保暖,室内外进出的时候,记得增减衣服,保持体感温度基本恒定,减少温度变化对身体的刺激。

少喝酒

常听人说,冷天多喝酒,喝酒暖身。

其实都是假象。

喝完酒后感觉身体发热,是因为酒精能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从而使身体的热量以皮肤蒸发的形式快速释放到体表。酒精还能加速肌肉代谢,加快能量释放。所以感觉到的热乎劲儿是从体内散发的热量,体内的热量被消耗掉了,不一会儿就会觉得更冷了。

更何况饮酒本就对心血管有害。


    关注 布咔健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