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 肌学(第二节)

 

胸肌胸上肢肌——自胸廓外面呻上肢带骨或肱骨,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和前锯肌。胸固有肌——参与胸壁的构成,有...

胸  肌
胸上肢肌——自胸廓外面呻上肢带骨或肱骨,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和前锯肌。

胸固有肌——参与胸壁的构成,有肋间内、外肌。

胸大肌:位于胸廓前上部的皮下:自锁骨的内侧半、胸骨和上部肋软骨→肱骨大结节嵴。

有使肩关节前屈、内收、内旋的作用。

胸小肌:位于胸大肌的深部,自3—5肋→肩胛骨喙突。使肩胛骨向前下。

肩胛骨前面

前锯肌:贴在胸廓的侧壁,自上九肋               肩胛骨的脊柱缘。使肩胛骨向前。

肋间外肌:位于肋间隙浅层,纤维自后上→前下,在肋间隙前部呈膜性。提肋(吸气)。

肋间内肌:在肋间外肌的深面,纤维向内上方,在肋角以后呈膜性。降肋(呼气)。

四、膈

掌握膈的位置、形态及功能:

位置:位于胸腹腔之间,构成胸腔底、腹腔顶。

形态:穹隆形的宽阔扁肌,周围为肌性部,中央为腱性部。按膈肌的起点不同可分为三部:(1)胸骨部(剑突后面);(2)肋部(下六对肋);(3)腰部(1—3腰椎)。三部均止于中心腱。

膈上有三个裂孔:

1、主动脉裂孔:在第1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胸导管通过。

2、食管裂孔:平第10胸椎高度,在中心腱后后缘附近,有食管、迷走神经通过。

3、腔静脉孔:平第8胸椎高度,在中心腱上,有下腔静脉通过。

膈的各部起点之间留有三角形的小腔隙,为膈的薄弱区域,腹腔脏器可能经此突入胸腔,形成膈疝。

功能:1.为重要的呼吸肌;

2.与腹肌共同收缩,可增加腹内压。

五、腹  肌

掌握腹肌的分群、层次、位置及功能:

腹肌  位于胸廓下缘与骨盆之间,分前外侧群(构成腹腔的前外侧壁,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和后群(位于腹腔后壁,包括腰方肌和腰大肌)。

腹外斜肌  位于胸下部和腹部的前外侧皮下,是腹肌中最宽大的扁肌,外半部是肌腹,内半部是腱膜。起自下8肋,向前止于腹白线,后部纤维止于髂嵴。肌纤维自后上→前下方。

腹内斜肌  在腹外斜肌深面,起自胸腰筋膜、髂嵴及腹股沟韧带的外侧1/2,止于腹白线及下3肋。肌纤维方向自后下→前上方。

腹横肌  在腹内斜肌深面,起自下6肋软骨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及腹股沟韧带的外侧1/3,止于腹白线。

腹直肌  位于腹前正中线两侧,为腹直肌鞘所包裹,起自耻骨嵴,止于剑突和第5—7肋软骨。肌的全长有3—4条横行的腱划所中断。前屈脊柱。

腹前外侧群肌肉有保护腹腔脏器,增加腹内压及使脊柱前屈、侧屈和旋转的作用。

腰方肌  位于腰椎两侧,髂嵴→第12肋,侧屈脊柱。

腰大肌  位于腰方肌的前面,自腰椎体→股骨小转子。使脊柱侧屈。

腹部的局部结构:

腹直肌鞘  由三层阔肌的腱膜所构成,包裹腹直肌。注意在弓状线上、下的不同。

白线  位于剑突与耻骨联合之间,由三层阔肌的腱膜交织而成,其中部有脐环。

腹股沟韧带  由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而成,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其内侧端有一部分纤维向下延止于耻骨梳,称为腔隙韧带(陷窝韧带)。

腹股沟管浅环  在耻骨结节外上方,是腹外斜肌腱膜形成的三角形裂孔。

腹股沟镰  由腹内斜肌腱膜与腹横肌腱膜会合而成,止于耻骨梳的内侧端。

腹股沟管  位于腹前壁的下部,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是腹肌和腱膜之间的潜在性间隙。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有二口四壁:

管的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环。

管的内口称腹股沟管深环,(为贴在腹横肌内面的腹横筋膜向外的突口)位于腹股沟韧

带中点上方约1.5厘米处。

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及腹内斜肌。

后壁为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

上壁为腹内斜肌、腹横肌的下缘肌纤维。

下壁为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管为腹壁薄弱区,在病理情况下,腹腔内容物可经该处突出而形成腹股沟疝。

掌握躯干部的肌性标志:

斜方肌

背阔肌  其下缘参与形成腋后襞。

竖脊肌  在脊柱两旁呈纵行隆起。

胸锁乳突肌  当颈转向对侧时,在颈部可见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的长条形肌肉隆起。

胸大肌  其下缘参与形成腋前襞。

前锯肌  在胸部侧面,发达者可见其肌齿。

腹直肌  腹前正中线两侧的纵形隆起,肌肉发达者可见横纹即腹直肌踺划。


    关注 医学考试直通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