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絮语|以灯烛之精神 作众生之福田

 

星云大师说过:“喜欢的,不一定是好的;不喜欢的,也不一定就是不好。人生在世,有时要牺牲自己的喜好,把兴趣转为责任,去做利益大众的事。”...



从烦恼到觉悟菩提之间,就是因为有了一颗柔软的心。

早晨五点开始看《华严经》,一直持续到暮色将临。收拾停当,总结一下,出乎自己的意料,竟然看了十六卷经文,这是从未有过的事,以现在话来说:就是打破记录了。虽然累了些,却在法喜里享受淡定。生活里有了“法”的滋润,身心是宁静的、惬意的、温暖的。我不是一个主张看经书越多越好的人,即使一天看上一两句,能够深入思维,启发智慧,运用到生活中调柔自己的身心,时时感受内心的喜悦,就足够了。休息空闲之余,也安排了一些时间为居士们解答疑问。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教给大家方法,就是在实践。遇到问题,理解不透,随时提出来讨论,不仅对方受益,对身边的同参道友、对自己的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警策。虽然大家平日里也讨论一些相似的佛法,但是,当落实到行为上,表现在举手投足时,却又是各行其事,忘乎所以了。严重者,不知佛法所云何事,就连日常生活中对三宝的称呼、三宝弟子应行的基本礼仪,也是随随便便、马马虎虎,显得不够尊重,更何况对甚深佛法的理解与正确实践?此时此刻,我才体会到“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蕴藏的深层含义。是在家佛弟子的条件太差?抑或是他们对佛法的了解不多,才导致了身心行为与佛法产生偏差?还是出家佛弟子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没有数数去宣导所致?或者是出家人自己本身对佛法的理解与体悟不够深入,在理解上走了岔路? 佛法讲因缘,善于把握因缘时节,才能做好当下应做之事,以上现状,不是个别人的事,需要多方共同深思和努力。经忏佛事,是祖师大德在修行过程里,为自己的修行开设的助道法;是修学过程里,解染排毒的一味清洁剂;是帮助修道者,扫除修学障碍的利器。现在的人,在运用上是否出了一些偏差?对于何为佛法、何为出家的概念,也有些模糊不清了。我甚至有点杞人忧天:佛法再如此发展下去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居士不懂佛法,原因何在?大德常说:“弘扬佛法本在僧”。面对这样的境界,我有何理由去推脱自己的责任?不去履行应尽既已的责任与义务?深入思维法义,认真对待摆在眼前的现实环境,而没有能力去改变它时,面对一群不懂佛法的在家佛弟子时,不由得从内心的深处生起惭愧。

时间飞快流逝,而这些现状一直萦绕在我内心深处,困惑着我,久久难以释怀。 记得恩师海山上人时常教诫我说:“出家人,应该象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这不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华严菩萨的精神吗?我常常如是反省自己,亦时时忆念着上人对自己的教诫。

此次来参加法会特别殊胜,下达的任务是一个人要在六天时间里,诵完一部八十 卷的《华严经》,这可真是一件相当辛苦的事。当我看到居士们的虔诚、看到他们的 发心与承担、看到他们对佛法的好乐,或对佛法的一知半解时,我也愿意担当起“但开风气不为师”的责任,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每晚与大众一起分享佛法一个半小 时。有人说:师父讲的开示太好了。我说:说是开示,不如说分享佛法的喜悦,更为恰当。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宁静的人,出家多年以来,听惯了松风、海浪、流泉的自然清 唱;听惯了夜深人静时,虫鸣鸟叫的和谐与无诤;我不喜欢过多的寒喧,或过多的应 酬,我喜欢在宁静的世界独处,观察思维法义的甚深与微妙,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松涛流泉旁禅思。可每当踏入红尘时,见到人们对出家人的好奇与漠视,见到世间人更需要佛法的滋润时,我不愿再作一个沉寂无声的人。

星云大师说过:“喜欢的,不一定是好的;不喜欢的,也不一定就是不好。人生在世,有时要牺牲自己的喜好,把兴趣转为责任,去做利益大众的事。”读到此处,内心有了莫名的触动与感恩,佛法的流传与弘扬难道只是个别人的事吗?难道自己就只有享受利益,而没有责任与义务来承担吗?还是再引用一段星云大师的话来表明我当下的心意吧:“我不喜欢出名,但是近二十年来,我颇受盛名之累;我不喜欢理财,但是我必须为了佛教的建设而运筹帷幄,周转募款;我不喜欢计较,但是我不能因循苟且,积非成是;我不喜欢权力,但是我理应为了正义而主持公道。我奉行老师的训示,以欢喜的心情,做了许多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悠悠岁月,就这样过着人生。”

人生能如此,还有什么不值得去努力?!






    关注 清音寂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