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流在俄国经典文学中的体现

 

作为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俄罗斯的河流极多,它们不仅给俄罗斯提供了大量的水资源,也在塑造其民族性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缈远深刻的意象,河流多次出现在俄罗斯黄金时代的文学中,对俄国文学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俄罗斯的河流极多,它们不仅给俄罗斯提供了大量的水资源,也在塑造其民族性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缈远深刻的意象,河流多次出现在俄罗斯黄金时代的文学中,对俄国文学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俄罗斯的河流分布,以及俄罗斯黄金时代文学的概况,而后以伏尔加河为主例,分析其在不同大师笔下的风骨,以及对他们文学创作的影响。

俄罗斯的河流

众所周知,俄罗斯地大物博,其国土面积1707万平方公里,石油、天然气、钻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它们为近些年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一个伟大的国家,除了其硬实力外,软实力,例如其文化,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俄罗斯有这样一句谚语“Покоторой реке плыть,той и песенки петь.”,译成中文就是“沿着哪条河航行,就唱那条河的歌。”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对河流有着明显的喜爱之情:河流哺育了俄罗斯人,将遥远的居民点联系起来,使得他们能够互相交换商品,学习经验。

从总量上来说,俄罗斯河流的地表平均年径流量约4万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二位,这给俄罗斯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也解决了不少运输方面的问题;从空间分布上来说,俄罗斯的河流分布呈现西少东多的趋势,然而这似乎也是其大多数资源分布的共同特点,主要原因是俄国区域人口分布差异极大,在国土面积四分之一的欧洲部分之上,却生活着超过全国总人口数四分之三以上的居民,这与其历史有着重要关系。俄国欧洲部分的重要河流,当属伏尔加河为最。

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的西南部,全长3690千米,流域面积为138万平方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最终流入里海。由于它见证了俄罗斯民族早期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尽管相对于叶尼塞河、鄂毕河和勒拿河,它的流域面积没那么大,水量没那么多,干流没那么长,但它仍然是俄罗斯民族不可替代的母亲河。这点我们在之后还会作进一步的阐述。

叶尼塞河是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位于亚洲北部,也是西伯利亚河流中水量最丰盈的河流以及流入北冰洋的最大的河流,全长5539千米,流域面积约260万平方千米。它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分界,平原在其西,高原在其东。由于其水资源丰富,俄国计划在其上修建七十余座水电站。

鄂毕河是俄罗斯第三大河,长3650千米,流域面积达297万平方千米。流域是西西伯利亚的主要运输通道,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每年上游约可通航十九0天,下游约可通航150天。

勒拿河,全长4400公里,居世界第9位,流域面积为249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8位,但由于地理原因,其全年冰冻期较长,目前开发程度不高。

顿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第三大河,起源于东俄罗斯丘陵,流入亚速海的塔甘罗格湾,长1870公里,流域面积42.2万平方公里。其落差较小,流速平缓,因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而闻名于世。

此外,俄罗斯还有诸多相对较小的河流,有时它们会作为背景出现在文学作品里,有时只是模糊地在人物对话中提及一二,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美丽,也都在各自的流域滋养着当地的居民。

俄国经典文学概述

一般说来,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指的是其十九世纪,在这短短的一百年间,俄罗斯文坛涌现出了一大批世界闻名的优秀天才作家,如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莱蒙托夫、契诃夫等,按照上世纪末一些西方评论家的说法,这一时代完全可以同古希腊罗马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一道,并称为西方世界文学史上的三大重要时期。

俄罗斯黄金时代的文学主要关注人民生活、哲学、社会、经济等问题,这与其历史是分不开的。我们知道,在世界文学史上,经典文学的产生往往在一国繁荣强盛或者日薄西山之时,正如我国文学史上,万国来朝的盛唐焕发了唐诗,而苟延残喘的南宋升华了宋词。1812年的沙俄赢得了同法皇拿破仑的卫国战争,这场大战极大地鼓舞了当时的俄国社会,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的进步,而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革命则进一步加速了俄罗斯文学的进步发展。

十九世纪的俄罗斯黄金时代文学主要分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派别,前者的代表人物为普希金和莱蒙托夫,而后者则由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文坛巨匠带领。浪漫主义的作家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将自己的自由理想寄托在壮丽的大自然之上;而现实主义的作家更偏向于展示生活本身,展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快乐、不幸、喜剧抑或是悲剧,都流淌在他们笔尖之下;不论是王公贵族抑或是平民百姓,都在他们作品中诉说着自己的人生。从这方面来看,现实主义的作家们受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的影响更深,他们关注着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民族,自己的人民,正所谓“他们试图探视人民心灵的最深处,并通过人的内心世界来理解生活,理解社会。”事实上,不少浪漫派的作家,如普希金等人,在其文学生涯的中后期,也都开始转向了现实主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段时期的俄国文学主旋律,是以冷静眼光审视这个世界的现实主义。

白银时代文学则指的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俄国文学,它是相对于以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等为代表的俄罗斯十九世纪文学而言的。随着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巨匠逝世,托尔斯泰、契诃夫创作式微,以及各种实证主义、本土派、西欧派、民粹派文学流派的纷繁芜杂,俄罗斯文坛呈现混乱与衰落的趋势。十九世纪末,随着西欧现代主义的传入,俄国文坛尤其是诗坛重新兴盛,以有别于以往文学风格的姿态再次将俄国文学推向新的高潮。白银时代总体的文学成就要逊于黄金时代,同时这个时代又晚于普希金时期,故而称作白银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学以象征主义、未来主义等为主,在勃留索夫、阿赫玛托娃、马雅可夫斯基等大诗人的带领下,诗歌成了这段时期俄国文坛最流行的体裁。

人们常说,文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遵从现实主义的他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写,来向世人昭示普通民众身上洋溢着的人性中的真善美,同时也将当时所谓上层社会的遮羞布一张张揭去,让权贵们赤裸裸地暴露在读者面前,希望能激起大家的共鸣,让社会多少做出些改变,也许他们也曾思考过如何使社会发生大的变革,乃至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制度,遗憾的是在那个环境和历史条件下,这样的洪流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不过,我们仍然要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的工作,这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给后来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俄罗斯经典文学中的河流意象

刚才我们说过,在俄罗斯黄金时代文学中,作家们关注的问题,更多的是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本身,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会有许多对客观存在的描述。河流,作为俄罗斯大地的一个象征,自然也有着不少的出镜率,我们通过对它的研究,也许能发现一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民族品格。

对于我们祖父母那一代的人来说,提到俄罗斯首先想到的,是沉淀在他们记忆中永恒不变的美好形象——在辽阔的地平线上,漫长的道路通向世界的尽头;在白茫茫的雪地上,狗儿拉着雪橇,在吆喝和鞭声中飞驰而过;透过乡村白桦林间的晨雾,太阳射出万道金光……大多数时候,画面中还会有一条河,河岸上一队纤夫缓慢地向前走去,眼中却露出坚毅的目光。是的,就是伏尔加河,因为它对于我们中国读者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

伏尔加河作为俄罗斯民族的母亲河,一直以来都在文学作品中有着重要地位,它最早在罗蒙诺索夫写于18 世纪中期的圣歌中出现,但是,在我们刚才提到的黄金时代中,它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不少,这一切都源自于1812年拿破仑发动的那场战争。而为了理解这一问题,我们还得从斯拉夫民族的发展说起。

斯拉夫人最早在东欧的一小块故土上,随着人口急剧膨胀,对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想去西边,结果发现西边有大国;想去地中海,可罗马和拜占庭隔绝在中间,只有东方没有强敌。于是,斯拉夫人涌向了东方,跨过第聂伯河,最终抵达伏尔加河沿岸,这条大河以其取之不尽的鱼类资源哺育了成千上万的俄罗斯人,便被俄罗斯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后来,这一部分斯拉夫人在莫斯科建立了都城,有了沙皇俄国。再后来,拿破仑兵临城下,很多莫斯科居民被疏散到了雅罗斯拉夫尔和下诺夫哥罗德这样的伏尔加沿岸城市,很多首都的知识分子才有了机会直接一睹伏尔加河的样貌。到这个时候,俄国民族间的差异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抵御法国铁蹄的入侵。

普希金在1812年创作的《致下诺夫哥罗德的居民们》一诗,便反映了这一史实。此时诗人刚从莫斯科来到下诺夫哥罗德,面对咄咄逼人的拿破仑,他向这座市民们大声呼告:“我们都是亲人! ”“我们都是莫斯科母亲的孩子! ”“圣殿(这里指莫斯科)被亵渎了”,“阴险的敌人在奸笑/在古老的克里姆林空塔楼上”,这些诗句表达出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敌人的愤慨,而诗人在称呼市民们的时候,用的却是“伏尔加河两岸的子孙”这样的字眼。本来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此时已经不谈所谓民族团结了,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我们的母亲叫伏尔加河!这里伏尔加河承载的,是所有国民同仇敌忾的家国情怀,是共御外辱的不屈意志,是一种永不妥协的精神象征,这些,都是它作为母亲河的文化使命。而普希金作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并不仅仅在于他的诗歌华美,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的诗歌包含着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和赞美,而这又与伏尔加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在伏尔加河畔的喀山长大及求学,他笔下很多作品都与伏尔加河有关。另一位大文豪高尔基则出生在伏尔加河边下诺夫哥罗德的一个木匠家庭。由于父母早亡,他十岁时便外出谋生,四处流浪,年轻的高尔基带着他的文学梦想来到伏尔加河畔的喀山大学求学,这里的经历让他写下了影响几代人的《我的大学》,给了我们无尽的希望与力量。

而伏尔加河最为我们熟知的,应该是伴着耳熟能详的《三套车》的旋律,响起的那句“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这首在第一句词中就提到伏尔加河的俄罗斯经典歌曲,是马车夫在寂寞的长途奔波时,唱出的忧伤而苍凉的旋律。此处伏尔加河的意象,更是渲染了整首歌的悲伤氛围,一如它本身在冰雪覆盖时静谧又神秘的气息。

虽然中译本中没有直接描绘伏尔加河的作品,但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却是一部想到俄罗斯河流就会浮现在我们脑海的名著。静静的顿河,与动荡的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肖洛霍夫用一种超现实的写实手法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战乱中的世外桃源,他笔下的顿河两岸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失去颜色,那片广袤博大的土地,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静静流淌的顿河,那烟雾朦胧的村庄,春天里那野花淡淡的香气,都那么清晰自然真实地呈现在你的眼前。虽然是一部描写战争的史诗巨著,肖洛霍夫却依旧把很多的篇幅和文字放在了描写自然景色、风土人情和爱情人性上,力求表现和平,安宁和大自然的壮美。

小结

河流的意象一般象征着伤怀、爱情和离别、美好的事物或母爱。面对着河流,俄罗斯的文学家们总是难免感时伤怀,因河流的远阔,衬出个人的渺小与人生的无常。而河流又总是清新,洁净,静谧的,也能让人的心变得沉静淡雅,亦是一种美好事物的代名词,在冰冷又神秘的俄罗斯,这种感觉尤其明显。而河流,更是一种与传统文明唇齿相依的意象。俄国人民向来把河流视作其母亲,俄罗斯的河流静静地流淌,滋润了大地,也孕育了俄罗斯文化的生命。


    关注 绿森林里的故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