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韩读《2小时品牌素养》(三)

 

原创文章,欢迎交流...





首先,向关注我的各位致歉,因家里有事和这几天感冒,也是因为假期玩的太嗨了,没有及时更新内容,实感惭愧。

希望大家继续关注,精彩每天都在更新!

以下读《2小时品牌素养》上篇第三章节的摘录、感想。

欢迎交流,个人微信号:CXJY1949



【原文摘录】

定位的本质:占有心智资源

所谓定位,就是让品牌在顾客的心智阶梯中占据最有利位置,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征的代表品牌。这样当顾客产生相关需求时,便会将该品牌作为首选,也就是说这个品牌占据了这个定位。定位本质是企业或品牌在顾客心中拥有的最最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心智资源”。杰克特劳特:所谓定位,就是令你的企业和产品与众不同,形成核心竞争力;对受众而言,即鲜明地建立品牌。

【原文摘录】

在顾客心智中完成注册

定位决定着购买,成为驱动企业成长的力量,所以说“只有顾客才能造就企业”。定位战略是一个企业的终极竞争战略,是企业家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企业重大决策。企业所有的有形资产,都像是钢筋水泥一样,而定位却像是地皮和产权,没有地皮的钢筋水泥是没有意义的,企业要通过定位使产品变成品牌。

【小韩观点】
“只有顾客才能造就企业”的表述是要比 “顾客就是上帝”的呐喊深刻许多的,前者更侧重一个群体,是战略高度的一种觉醒,表明了以顾客群体为绝对核心的市场因素对企业经营的深远影响。后者更侧重个人,是一种销售中的附和,上帝多了,上帝都是大白菜,虽然没有明说,但隐藏的主体是卖方,视角还是经营主体的视角,而非市场的视角。

如果放到战略高度看定位,企业所要做的就不只是编广告语、拍广告片等单点打法了,而应该是一套系统的、精益的战术体系。

这一段中的地皮、钢筋水泥的比喻是十分恰当形象的。定位解决了判断那块地皮会增值并占有它的问题。

【原文摘录】

只有建立在顾客心智阶梯中的定位才是驱动企业成长的力量。

在巨大市场需求拉动的环境下,企业家做一个很好的管理者就行了,但到了高度竞争时代,企业家首先得是一个竞争战略家

【小韩观点】
中国的企业很多短命,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这些企业多是机会型企业。他们的掌门人,既不是好的管理者,又不是好的战略家。

很多人讲格局,格局是什么呢?格局是时间和空间,决定了你能做多长时间和做多大。

现在,尤其是未来的企业经营环境中,偶然的成分会越来越少,暴富的几率可能要比之前小的很多。对战的都是正规军,甚至是特种部队,胜负决定于细节和战略,一个是细功夫,一个是慢功夫,而且战略的体现很大程度上是细节,战略是企业的一双无形的手。

我总结,“不深入细节,很难发现关键。”

这个话看似矛盾,其实统一,战略是个慢功夫,干的活都是不起眼的细节,但影响深远,类似于物理学上的“涌现”。

【原文摘录】

值得注意的是,宝洁模式不能简单模仿,要注意几个问题:
(1)品牌要取得行业主导地位,才能考虑第二品牌的推出;
(2)品牌的阶梯不存在于企业内部,而存在于外部,即顾客的心智之中;
(3)要考量企业自身的实力。


【小韩观点】
取得主导地位,能很好的避免多线作战的困扰。

如果企业不顾市场的情况,自己给自己贴标签,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这是一个主体的问题。

普遍的企业经营是严格的企业主体,很难避免经营过程中的主观性偏向,导致失误。

现在很多企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开始尝试社会化经营,并且颇有成效。

我理解的社会化经营,是一个开放的闭环生态

开放是针对社会化,让更多的开放生态里的“参与者”参与到企业经营中;

闭环是针对经营,只有形成闭环,才能对经营结果进行检测,对经营过程和经营行为进行优化改进;

生态是针对系统而言的,如果是社会化经营,会涉及到多个系统,已经不是单个系统能够支撑的了。最简单的区分是企业内部系统和企业外部系统。

例如:小米的产品社群,用户不光是产品的消费者,同时也会影响到产品的设计等,甚至是影响小米公司更深层次的经营。

再例如:私董会,它是一种相对开放的经营决策尝试。
这两个例子,都也只是很初级的形式。

以上理解,均属个人理解,难免错误、遗漏、偏颇,欢迎交流指正

【原文摘录】

不能以企业内部的产品高中低为阶梯,要根据外部竞争导向,以定位机会来系统规划品牌。【小韩观点】
针对这一点,以酒类销售为例,很多企业的做法是:同一品牌,分出高、中、低三档产品,同时推向市场,效果并不是很好。

这种内部分档的做法,等于是削弱了品牌的力度,很容易给顾客认识品牌造成困惑,不能清晰传递品牌的核心内涵,甚至这个内核就是不聚焦的。

自己接触到的一个做的比较好的案例是——米加良手工纯酿私房酒。

我对它的理解是:轻奢、新中式。做大众,但不做大众市场。

定位比较清晰,简单,直接,玩法和汾酒、茅台等都不同。

互联网背景下的战略就是“变”,尤其是对于产品周期短产品更新速度快的互联网企业,就更是以变应变,并不执著于某一固定范式,而是不断地去向好的方向发展,只要是有益的就去做,过程中成长和完美,快速发布,快速更新,快速迭代,快速进行多个OODA(观察—调整—决策—行动)循环

战场就是最好的学校,边学边用,用的中间理解、内化、发挥,完全朝着实战方向来动作,最后致胜!

很多情况下你想的问题可能都不是问题,只有投入市场后,用户觉得是问题的才是问题,思维一定要扭转过来。

米加良酒这个案例,会在今后的文章中详细展开,谈谈我对传统行业转型的理解和看法,也希望朋友们关注

以下是米加良的一个视频MV,如有兴趣可观看了解一下



【原文摘录】

抢占心智资源要从战略高度来衡量,而不能从单纯的投入产出比来看。国内企业“各领风骚三五年”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缺乏“心智资源”的意识,所以不能实现品牌经营,仅停留在产品经营的层面。但是产品有生命周期,而且随着科技的提高,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于是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节奏,企业也不断起伏更迭。

【小韩观点】

定位是无形的大动作,必须在战略高度去把握

未来的商业环境,竞争激化,产品更新快,如果不能站到品牌战略的高度,经营产品,必然会很费力。

【原文摘录】

竞争的本质:心智资源之争卢梭和黑格尔说,作为政治人物万万不可违背“公众意志”。在企业经营上,顾客对品牌的认知就是公众意志。

有人说新品牌要花很多钱,这是个误区。

万科的品牌主要靠公关宣传建立,实际上打造新品牌不能全靠广告,而主要是靠公关。

从品牌战略原理上来说,公关是建立品牌最强有力的手段。公关点燃品牌之火,广告是点着火后的鼓风机。企业一上新产品就想到加大广告量,浪费很多钱不算,有时还恰恰破坏了新品牌蕴含的“话语价值”,丧失了人们谈论的兴趣,对品牌就更是有害无利了。

【小韩观点】
所有这些话,都指向一个点:公关。黄东升老师讲:公关是道,策划是术。以前读一本名叫《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的书时,还没有如此深刻地意识到公关的重要性。

举一个例子,9月3日大阅兵,朴槿惠一身黄,很是引人注目,其他的你可能没记住,但这个却印象深刻,这就是公关的威力。

我理解,公关是从受众的感知出发的,多是对人;策划还是偏主观多一点,多是对事。

注:黄东升,著名文化学者,中国公关策划第一人,中国高教公关策划研究院院长....【原文摘录】

企业危机爆发的形式往往以现金流、利润等管理上的现象为表现,但根本原因却是品牌战略的问题。也正是这种因与果在时空上的不相连,使我们丧失了从中学习的机会,导致企业纷纷步入同一个陷阱。

【小韩观点】
这句话很能说明思维的重要性,思维不同,逻辑起点就不同,逻辑过程相异,结果自然就大相径庭了。

我最近在有意无意的多琢磨思维,例如:经济学的思维、从0到1的思维、艺术家的思维等等,每一种思维都是一种不同的价值发现和创造的路径,所以它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原文摘录】

美国第二大啤酒公司的ceo约翰·麦克唐纳在饱受品牌延伸之苦后,深有感触地总结道:“就花费而言,延伸品牌所需的开支和开发新品牌的花费完全一样。”我们不妨再补充一句,不一样的是,新品牌应该看成建设,品牌延伸则是花钱破坏自己的心智资源。启用新品牌才是成长的模式,指望通过品牌延伸来实现成长壮大从中长期看行不通。

新品类有新的心智资源,需要新的品牌名称才能代表,而旧有的名称总是代表着过去某个概念。

宝洁后来不但在洗发水领域启用了新的品牌,而且在洗发水心智阶梯中,把每一层阶梯都用新品牌区分开来,以飘柔代表“柔顺头发”、海飞丝占领“去头屑”、潘婷拥有“营养头发”、沙宣“专业护发”。就是这样新机会一波一波不断出现,宝洁以一个个新品牌把企业一步步推向了巅峰。

所以说我们不能用一个延伸的“大品牌”打天下,而是要靠步步为营的积累才有最终做大的可能。

【小韩观点】
这几句话指向了一个选择,延伸还是新创?
系统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品牌管理的东西,这里先按下不表。

先简单说几句,这个问题的解决,核心是关联性。

如果新产品和原有品牌的关联性很强,那就可以延伸,如果已经是两层皮,强制延伸无异于自毁长城。

很多情况下,品牌和品类的关联度很大,如果要进入一个新品类,最好是新创品牌。

在现在这样一个激变的环境里,“大市场”的环境已被切分成数不清的细分市场,再做品牌延伸,消费者并不一定买单,甚至会反感,等于是费力的搬起一块很重的石头砸自己的脚。

选择新创品牌,会自然地区隔母品牌、子品牌,避免做砸后,殃及池鱼。

在这样一个飞升天界和堕落地狱同样都快到看不清的环境里,建立“船舱区隔”的安全机制是必要的和明智的。

而且现在的品牌呈现出一种“边缘革命”的现象,许多新品牌在某一细分领域把一些大品牌打得落花流水。如果能适当的建立针对各个细分市场的品牌,梳理出一套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有层次感的品牌打法。

所谓“船舱区隔”是我们老祖宗的发明。这种船舶结构发明于唐代,宋以后在海船中被普遍采用。其方式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一个舱区,它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由于舱与舱之间严密分开,因此在航行中,特别是在远洋航行中,即使有一两个舱区破损进水,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舱区。从船的整体来看,仍然保持有相当的浮力,不致沉没。

发散的来说,生活和工作之间、实体经济和金融之间等,都需要这么一种机制,以形成区隔,规避风险。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智慧就是吃饭的时候只想着吃饭,睡觉的时候只想着睡觉。

如欲了解详细内容,还请大家仔细阅读《2小时品牌素养》

点击阅读原文,可参看豆瓣读书频道关于本书的详细介绍信息。

想要阅读往期内容,请关注公众号,查看历史信息

★不想错过有价值的商业、文化信息?

敬请关注↓


    关注 沉雄骏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