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枝:指标背后的故事

 

陈玉枝:指标背后的故事中卫护研院资讯小组刘艳台湾实证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陈玉芝在第二届中国护理质量大...





陈玉枝:指标背后的故事

[b]中卫护研院资讯小组


刘艳

[/b]
 

台湾实证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陈玉枝在第二届中国护理质量大会(2016)分会场(以指标为指引的质量改善)做了关于指标背后的故事的主题报告。
      陈玉枝理事长认为指标指引质量改善活动的方向,帮助我们系统的分析病患照护问题。她介绍说护理质量指标在台湾经历了一系列的演进,她以医院跌倒指标建立的发展过程为例,给我们介绍指标背后的故事。
故事一、跌倒数据的可比性

陈玉枝指出,在建立跌倒指标时,要明确指标的定义,计算公式,包含条件、排除条件,收集的变量、途径、方案等。跌倒指病患因意外跌落至地面或其他平面;有记录的跌倒是指正式记录于病患病历、意外事件报告、风险管理报告、或其他组织中正式的记录中的跌倒时间;伤害是指因跌倒而导致身体部分的组织或功能的中断。

跌倒指标包括有记录的跌倒(有记录的跌倒数/住院人日数),跌倒造成的伤害(跌倒造成伤害事件数/有记录跌倒数),重复发生跌倒(二次或二次以上的有记录跌倒病患数/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有记录跌倒病患数)。

陈玉枝强调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定义和各种条件,确保资料收集的一致性。

故事二、跌倒发生率与伤害率

陈玉枝介绍,与国际数据相比,台湾跌倒发生率低,但伤害率高。究其原因,台湾医院经常不上报跌倒未受伤的情况,跌倒有受伤才会上报。

跌倒发生率高并不代表着医疗质量差,因为记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防止伤害的发生。因此,她们学习国际经验,加强倡导跌倒上报,逐一追踪跌倒个案避免漏报,病提供国际间数据的比较,以便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

故事三、预防跌倒的措施

陈玉枝介绍说,目前她们采取了很多预防跌倒的措施,如制订防范作业规范和流程,跌倒危险因子评估,制作标语海报,举办护理人员研讨会,给病患、家属及陪伴者指导。在采取这些措施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方案,比如张贴标语海报时,一般只是贴在走廊、病房等处,但经过推敲,如果贴在厕所这一跌倒发生较多的地方,将能起到更好的提醒病人的作用。

故事四、了解患者的想法

陈玉枝认为,许多患者由于不想麻烦别人,体贴护士,或者失去戒心等想法,选择自己去厕所,使得跌倒发生。她认为可以通过沟通交流、健康教育等使得患者意识到跌倒的严重性,自觉的找到护士协助。

故事五、通过科研与循证探究未知

陈玉枝认为,目前对于跌倒指标的研究还有待充实,需要通过更多的科研循证,对防治跌倒的工作起到帮助作用。

故事六、我们该做的都做了吗

陈玉枝认为,在预防跌倒的工作中,有三个至关重要的步骤:检视-确认病患是否为跌倒高危险群,评定-辨识导致跌倒的危险因子,介入措施-发展适合个人的跌倒防范措施。具体来说,首先以科研为基础进行病人跌倒危险因子评估,找出跌倒高危群,然后依据不同的跌倒危险因子予以个性护理措施。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防跌措施,如视觉不佳病人可使用夜灯、将常用物品至于随手可得处等,下肢肌力无力者可提供辅具、放置离床报知机等。

故事七、跌倒防范不只是护士的职责

陈玉枝介绍,台湾目前很多医院病人跌倒指标归属护理部收集,护理部也将跌倒防范视为己任,跌倒发生率或伤害率高视为护理质量不好。但是,陈玉枝认为,跌倒是要跨学科团队合作进行改善的指标,各医院应组建跨学科团队人员接受跌倒防范培训。台湾医策会于2006年引进质量突破系列(Breakthrough SeriesModel, BTS),参加BTS的各医院需指定改善的目标,包含了两方面:提升急性住院病患跌倒事件的上报率和降低急性住院病患跌倒造成伤害的事件比率。病人跌倒,人人有责!

故事八、防范跌倒的经验分享

陈玉枝认为,跌倒原因、预防跌倒的措施、持续改善的经验、科研结果都值得拿来分享。在防范跌倒照护质量管理、改善跌倒事件、降低跌倒事件这三个阶段中,值得分享的是运用PDCA(计划、执行、查检、改善)管理循环原则进行质量改善。比如在防范跌倒照护质量管理工作中的PDCA原则是指病人预防跌倒作业规范、依规范执行照护、定期稽核分析检讨和拟定可行方案进行改善。

近期精彩内容:

  1. 许戈良:以优质的执业环境培养优秀的护士(上)
  2. 许戈良:以优质的执业环境培养优秀的护士(下)
  3. 廖熏香:从经验到数据——台湾质量指针演变与发展(上)
  4. 廖熏香:从经验到数据——台湾质量指针演变与发展(下)
  5. 做有温度的护士
  6. “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
  7. 做有温度的护士
  8. 改善住院患者的安全:进步很大,但仍存诸多挑战


    关注 中卫护研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