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笔》之《吃在西安》

 

东风回首尽成非...



西安的食物有意思。

24日中午,因为好奇,我专门跑到"老孙家"吃羊肉泡馍。吃完后我发现,那是一种比较古怪的食品,吃一次,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勇气的。进得门来落座,并没有照例的食谱奉上,服务员先发给我一只又大又深的海碗,然后是一只碟子,里面放着两只硬得象城砖的圆形实面饼子。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就偷眼看邻座食客,发现都在用手使劲掰那个饼子,并将饼渣子一点点屯集到碗里。又想起某文章里说,这个饼子要掰得碎如蝇头一样方是正宗工夫,于是也学习之,开始自助劳动。可是这个饼子太硬了,一时轻易弄不动,只好用指甲连掐带扣一点点弄,也不知道掰了多久,直弄到心烦意乱想放弃,才掰完了小半个饼子。心里念叨着"坚持就是胜利"掰完大半个,左手的食指和大拇指已经开始红肿,痛得厉害,另一个饼子实在掰不动了也估计吃不完了,就自动放弃了。我估计常吃这一口的人,手指头会起茧子。

然后服务员将一个写着桌号和座位号的竹签夹在碗沿上,将放着饼渣子的碗端走了。过了一会再送过来,碗里已经被浇了大量的肉汤,油汪汪的,面上有三两片羊肉,另有小碟盛了芫荽末和辣椒末供调味,还格外提供一碗滚烫的肉汤。

起先吃的几口,有点点羊肉特有的那种膻腥,但是很快这样的感觉就消失了,因为确实是味道比较鲜美。汤水里面还有细粉丝,饼渣吸收了肉汤,放弃了坚硬,但是还柔韧有嚼头。我是个吃东西非常慢的人,吃这正好需要一点点磨时间来品味,这样的吃法也比较合适我。我想这是个有闲人吃的东西,要是约上几个可以有大量时间消磨的人,一边吃羊肉泡馍一边神侃,再弄点西部产的什么酒随意比划着,最好是冬天,吃得满头大汗的浑身发热,肯定很有意思。

我的家乡管那种发酵后蒸的喧腾馒头俗称馍,要是这么泡下去,早就成了糊糊了。但是这坚硬的饼子太耐泡了,待我实在吃不完剩下若干,饼渣们还是有棱有角的坚持着不肯涣散了形状。里面的羊肉好吃,只是太少,我很想招呼服务员单独来一份这样的羊肉,但是一来是刚吃过东西再吃不下了,二来怕她们笑话我提这样的古怪要求,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西安还有另外一种民间小吃,我是在古楼西面的一个小吃街上吃到的,也很好吃,那就是柿子饼。我感觉该是用柿子揉碎了和着面粉做的,黄黄的,里面还有馅料,做法有点象汤圆。我是个爱吃甜食的人,吃了一只刚出炉的柿子饼,热热的软软的甜甜的粘粘的,感觉味道不错,于是赶忙招呼店家打包二十只带走。另外还买了两包牛骨髓炒制的油茶,回来冲了一点喝,有花生有芝麻,香浓而滋补,很对我胃口。

住处附近有一个连锁经营的大盘鸡,我是无意中撞进去的。那里鸡块的味道真是不错,即使我这样爱吃鸡也吃了不少品种的鸡对吃鸡很挑剔的人,也感觉很美味。已经先嘱咐过服务员了,仍然被赠送了一大盘子的面条,用鸡汁调拌,很精道,即使是我这样不爱吃面条的人,也感觉那面条不错。只是端上的盘子如同小盆子,我这样的饭量实在是无法承受,只好剩下了许多,又出门在外不可以打包带走,起身离开的时候感觉自己在暴殄天物,有些愧疚。

那个灌汤包子味道比较一般,可是吃的人很多,我在一个店里吃的时候,还遇到了住同一个饭店的几个外国女人和我笑着打招呼。店是有名气的百年老店,买包子却被店家一定要卖一整笼屉十只给我,坚持不单卖给我两只。心里有点窝火,可是没办法,正好对面有一个本地人来买包子要带走,看到了这一幕,我先将八只包子陪着笑脸送给他,才开始吃其余的两只。面皮并不是我通常吃的发酵面,而是如同饺子片一样的实心面。我是最爱吃母亲蒸的包子的,再吃其他的包子,吃不出格外香甜的滋味来。

这些吃的东西,好吃,实惠,便宜。柿子饼五毛一只,烧烤的串儿羊肉两毛一串,牛肉五毛一串,罐汤包子四元到六元一笼屉。即使是在装修比较好服务很正规的百年老店吃羊肉泡馍,也只是十二元一碗而已。而且一个显著特点是食物端来的量很大,要是那么多东西搁在上海的饭店,是可以分成三份再将价格翻一倍的,可是这是在西安,西部的一个古城。

大丰听我念叨这些,笑我吃得"烂"。实际上吃东西是一种快乐,到了新地方,吃当地的民间风味美食是最好的享受。倘若我巴巴的为着旅游跑到西安来,就只钻到酒楼里吃类似大螃蟹这类这里并不生产的东西,岂非太过恶俗。

这里的人,照例也和其他的城市一样,以吃燕窝鱼翅鲍鱼为耀。大街上高档酒楼不少,也如其他城市一样门前车流如水,厅堂食客如云。在西安的几天,我除了吃上面提到的那些东西,还在下榻的建国饭店吃过两次正餐,昂贵,但是服务非常的周到。喝过一次茶,一壶绿茶,很简单的一点小食,要消费二百元,所有的消费都无法丰俭由人,一切奢侈而豪华。

2004年9月26日于西安建国饭店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作者刘媛女士创建了“大同长城”“刘媛原创工作室”这两个微信公众号,如有兴趣,敬请长按如下二维码实现即时关注:




    关注 刘媛原创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