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应用实例】环境监测风险评估

 

1.

概述XX车间洁净区面积 m2,共有 个房间,其洁净级别分为B级(B+A)、C级,其中B级...



1.概述

XX车间洁净区面积 m2,共有 个房间,其洁净级别分为B级(B+A)、C级,其中B级洁净区面积m2,共有房间 个,C级洁净区面积

m2,共有房间 个。XX车间洁净区详细信息见附件一:XX车间洁净区房间情况一览表。

新修订2010版GMP 附录1 无菌药品 第十条规定,“(一) 根据洁净度级别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的结果及风险评估,确定取样点的位置并进行日常监测。(八)应当按照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对C级洁净区和D级洁净区(必要时)进行动态监测。”

2.目的

洁净区环境监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对环境中的尘埃粒子、微生物、温湿度和压差等的可检测性,为了更加有效对XX车间的环境进行监测,需要根据XX车间实际情况对环境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XX车间环境监测的频率以及环境监测的取样点的位置。

3.范围

适用于XX车间沉降菌、浮游菌、悬浮粒子、表面微生物、温湿度和压差等日常环境监测项目。

4.参考标准

序号

参考标准

1.

ISO14644

2.

ISO14698

3.

GB/T6293-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测试方法

4.

GB/T6294-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测试方法

5.

USP

6.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版)附录1 无菌药品

5.职责及分工

公司设有风险管理小组,并且根据具体风险内容成立风险执行小组。

5.1

风险管理小组组员及职责

职务
部门/职务
职责
组长
主要负责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决策和计划,批准质量风险评估的启动,评估报告的评估批准。
副组长
负责组织进行质量风险评估、控制与审核协调、管理等相关事宜
成员
各部门主要负责日常对本部门的风险的识别和上报,涉及到

项目时对涉及到的项目进行风险预评估,参与公司其他部门的与本部门相关的风险评估活动。

5.2执行小组人员及职责

职务
姓名
部门/职务
职责
组长


主要负责本车间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召集风险评估会议
副组长
配合开展本公司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参加风险评估会议,审核、存档风险文件。起草本公司的风险评估报告。
成员
具体负责对风险的评估,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6.基本思路和方法

环境对产品质量的危害直接来源于尘埃粒子、微生物以及环境的温湿度。由于XX车间生产的产品的非最终灭菌的注射剂产品,所以尘埃粒子和微生物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均为高。以下是对环境中尘埃粒子和微生物可能对产品质量带来的风险的综合分析:
序号
环境中危害直接来源
对产品质量的主要影响
严重性
发生可能性影响因素
可检测性的影响因素
1
尘埃粒子
造成注射剂可见异物和不溶性微粒不合格,带来患者用药风险。
空气净化系统
人的活动
设备的运转
物料的流动
活动所处环境
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尘埃粒子监测方法
监测频次
取样点位置
2
微生物
造成注射剂无菌项不合格,带来患者用药风险。
微生物监测方法
监测频次
取样点位置


根据上表分析可知尘埃粒子和微生物对产品质量的风险由于其严重性已知,主要取决于发生可能性和可检测性。按照风险等级=严重性´可能性´可检测性的通用公式可知,如果要尽可能降低风险,假设最终风险等级为一个定量,那么尘埃粒子和微生物的可检测性主要取决于可能性。由于可检测性主要取决于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和取样点位置,环境监测方法已经有法规规定,那么不同的监测方法的监测频率和取样点位置则取决于发生尘埃粒子和微生物的可能性。

6.1.环境监测频次

使用关键因子法来确定环境监测频次。使用关键因子需要基于区域开展,根据XX车间的实际情况,主要按照洁净间的房间的功能和存在的活动来逐个房间来进行评估,主要评估该房间中各种因素带来尘埃粒子或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的大小。可能性的决定因素主要取决于房间内操作频次、操作的开放程度、暴露时间、环境的温湿度等综合因素。关键因子的评分标准和评分后的监测频率见下表:
关键因子
环境对最终产品的影响可能性
定义
监测频率
1
非常可能


无后续处理的无菌灌装。污染风险会带来可预见的产品影响,因为污染物无法通过后续处理减少或去除。
每日或每批
2
可能
最终配制区。适用于最终工序为灭菌级过滤器的区域
每周
3
有一定可能
产品直接或间接地暴露在环境中可能引起污染。也适用于室温区域和高水分含量区域。
每两周
对XX车间洁净区逐个房间按照以上标准进行打分并最终确定每个房间环境监测的监测频次。

6.2.环境监测取样点

环境监测取样点的评估主要需要对尘埃粒子和微生物的取样点的数量和位置进行评估。取样点的数量主要参照ISO14644进行确定,但是也可以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进行调整。取样点的位置则应尽量选取房间中超出环境监测控制标准概率最高的点,另外也需要考虑实际取样的难易程度或取样本身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取样点的位置主要参照以下公式进行分析:

P=A´B´C

P:

事件/活动超出环境监测控制标准的可能性。

A:

可能产生尘埃粒子或微生物的事件/活动的等级;

B:

可能产生尘埃粒子或微生物的事件/活动的频率;

C:

可能产生尘埃粒子或微生物的事件/活动产生尘埃粒子或微生物的难易程度;

评分标准:

A:可能产生尘埃粒子或微生物的事件/活动的等级,主要取决于该事件/活动与关键区域的接近程度。
评分
等级
评定标准
3
事件/活动在产品暴露区域进行
2
事件/活动在靠近产品暴露的区域进行
1
事件/活动在远离产品暴露的区域进行


B:可能产生尘埃粒子或微生物的事件/活动的频率,主要取决于事件/活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次数。
评分
频率
评定标准
3
≥10次/天
2
4~9次/天
1
≤3次/天


C:可能产生尘埃粒子或微生物的事件/活动产生尘埃粒子或微生物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事件/活动产生尘埃粒子或微生物的数量、现有防止事件/活动影响产品质量的措施的有效性和事件/活动持续的时间。
评分
难易程度
评定标准
3
易于发散,没有屏障,并且该活动持续一段时间或相当长时间。
2


可能发散,但有一定的屏障,并且该活动持续一段时间或有完全的屏障,但该活动持续相当长时间。
1


不发散,有完全的屏障,并且该活动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

P:事件/活动造成环境监测控制标准超标的可能性。
P值
是否需要取样?



    关注 风险管理谢大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