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怎么办?揪出高血糖的幕后黑手!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案例:糖化正常血糖却高低不平近来,糖友李大叔虽然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很正常,但却在一次住院...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案例:糖化正常血糖却高低不平

近来,糖友李大叔虽然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很正常,但却在一次住院中经护士血糖监测他的血糖其实波动性很大,李大叔听说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监测的金标准,于是每隔2-3个月就检测一次,然而却忽略了日常血糖的监测。虽然糖化血红蛋白一直在理想范围内,可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这让张大叔非常郁闷。这是为什么呢? 像张大叔这样的糖友在血糖监测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每天的血糖波动幅度较大。没错,这忽高忽低的血糖,就是并发症的“元凶”!

众所周知,持续性的高血糖对身体危害极大,殊不知,波动幅度大的血糖状态比持续性高血糖危害更大!所以不光要定期查糖化,同时还要平时多监测血糖。

 
血糖波动大是什么原因

造成血糖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是餐后血糖的升高(“餐后血糖漂移”)。餐后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显着大于稳定、持续的高血糖,这如同海水波浪冲击对海岸堤坝的破坏力大于相对平静的海水。

另一个原因是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引起的低血糖。为了减少血管并发症,要强调血糖达标,但血糖越接近理想的目标值,也越逼近低血糖的阴影。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诱发的心脑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良好维持血糖所带来的益处。

血糖波动大有什么危害

研究表明,血糖波动的危害大于持续高血糖的危害。特别对于老年人来说,血糖波动大,还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病发生率与死亡率。血糖波动致心血管不良预后的可能机制包括氧化应激、内皮受损、炎症过程激活、凝血机制活化等。临床研究证实:血糖反复波动,容,易导致治疗过程中频繁发生低血糖,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增高,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一般说来,血糖波动性越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所以糖尿病友应加强血糖监测,并管理好血糖,以避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如何减少血糖波动?

精细调控血糖,减少血糖波动的措施有:密切监测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除了餐后2小时血糖,还应酌情监测餐后半小时、1小时血糖),患者应自己配备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新型降糖药物,达到既能很好地控制餐后血糖又能减少低血糖风险的目的,如选用胰岛素类似物、新一代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的控释或缓释剂型、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等;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每种药物不要使用到最大量,提倡早期联合用药。

正确注射胰岛素,减少血糖波动——

临床上,有不少糖友,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错误,只围绕脐周2.5厘米处注射一圈(图1)的有

还有注射在脐周2.5厘米内区域(图2)的。

正确的做法是应该选择腹部脐周2.5厘米外(图3)的地方,或臀部上端外侧,大腿外侧,上臂侧面或后侧部位,需轮流更换注射部位。

 

 
血糖高的其它原因
合理的生活方式也会让血糖平稳,许多微小因素都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比如:

  • 饮食、运动、睡眠、情绪的变化、发烧、感冒均可引起血糖较大的波动
  • 尤其在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波动更为明显,所以糖尿病以生活一定要规律进行。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包括血糖的异常增高及显著降低,尤其是后者危害更大,在夜间出现的低血糖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目前正常空腹血糖一般要求控

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0mmol/L之内。


    关注 糖友同伴支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