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合谋——糖的资本主义发展史

 

他们将茶与糖塑造成一种饮食潮流。茶叶是由东印度公司垄断贸易的,而蔗糖又是英属殖民地生产的,这两样产品能有效结合并被人们效仿,接踵而至的当然是商人们丰厚的利润和王室充盈的税收。...

甜蜜的合谋——糖的资本主义发展史
齐民编辑部:钱祺


如果你有心关注日常餐桌上食物中的糖,哦,先在此申明我们现在不是在讨论蔗糖和果糖等甜味剂究竟孰优孰劣或者是节食主义者和医生对甜的抗议,在我们即将回首的年代,甜是高贵的味道。

在公元前510年大流士侵略印度发现蔗糖并作为盈利的秘密后到1099年糖在英国第一次被记录,糖仍是奢侈品。在之后的500年,例如公元1319 年在伦敦糖标价" 二个先令每磅 “(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民工几个月的薪水)糖仍被标上了奢侈品的标签,同时也被用于贵族餐桌上的装饰和医药。

让我们把目光放在中美洲的加勒比地区,1492哥伦布首次在巴哈马群岛登上美洲后,开启了西欧各国殖民美洲的滥觞。在15世纪以前,该地区从未在世界贸易占据一席之地,哥伦布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与世隔绝,由于气候的适宜,更重要的是西方对糖的大量需求以及糖贸易背后高额的回报,大量山地被铲平,种上了甘蔗,成千的甘蔗园被建立,贩奴运动也蓬勃发展,成千上万的奴隶被运至此地,糖的产量与利润被联系在了这些奴隶的数量身上。一位名叫唐宁的年轻教师,在1645年种植园已经扎根巴巴多斯之际,记录下当时的巴巴多斯人“在一年里买了不止一千个黑奴,他们买的越多,也就有能力买更多”。
1
权力的阴影

1492年以来这个地区便处于帝国控制的纵横交错的网络之中,这一帝国由阿姆斯特丹,伦敦,巴黎等权力中心交织而成。可以说围绕糖的资本与权力的交织于现在拉开了序幕。加勒比社会底层的劳工依靠人力完成甘蔗的种植,收割,甘蔗原料的加工,大多数劳工的身份是奴隶,相应的他们身后总少不了监工们。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的奴工背后便是监视他们的工头,监工则骑着马四处巡视。如果想给这里的场景进行概括的话,牛的低吼,监工的吼叫,人们挥动镰刀发出的嗦嗦声以及汗水,灰尘,喧嚣足以构成一个充实的画面,当然还有画面背后隐藏着的皮鞭声,只不过在消费这些糖的贵族那里这些都被冷漠的无视。

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建立了完备的殖民殖民完备体系,把其统治范围划分为一个个总督区、都督区、检察区和监政区,形成层层叠叠的架构,其他西方列强无一能及。同时,种植园经济构成了此地单一的经济体系,奴隶身份的劳工近乎以无偿的代价(相比于种植园主及背后的贸易商的利润)被剥削(在这里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已初见成型),原生的脆弱小农经济被征服者摧毁,取而代之的却是宗主国极度需要的更加脆弱的经济模式。赤裸裸的军事强权将这个原本与世隔绝的地区的人民与世界,欧洲相互联系,但强权背后的推手又是谁?
2
“上帝之手”:利益阶级的青睐

现在我们将目光放在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之地,而围绕糖的资本,将会是这一幕的主角。仅仅用了150年英国人蔗糖消费增长了40倍,蔗糖也完成了从奢侈品到必需品的转变。

大量的需求为从何产生,要知道仅仅依靠当时的贵族并不能消化如此大量的蔗糖。原因很简单,因为欧洲人开始喝茶了。在茶叶、可可豆与咖啡的成瘾性饮品的竞争中茶叶胜出。史料记载,第一个喝茶的英格兰王后是查理二世的妻子凯瑟琳,她用茶取代淡啤酒和葡萄酒,使其成为宫廷内的时尚。社会很快效仿,1658年伦敦的报纸上已经出现了茶广告。英国人当时喝茶跟我们不一样,他们一要加热二要加糖。同样在喝咖啡,吃用可可豆制成的巧克力时,他们也都要加糖。这三样“成瘾性”食品的出现,便是蔗糖成为大众消费品的第二个缘起。

当然这只是表象,背后是利益阶级的青睐,他们将茶与糖塑造成一种饮食潮流。茶叶是由东印度公司垄断贸易的,而蔗糖又是英属殖民地生产的,这两样产品能有效结合并被人们效仿,接踵而至的当然是商人们丰厚的利润和王室充盈的税收。所以在17世纪的英国,蔗糖、茶、咖啡等成为公共舆论热烈讨论的话题,成为报纸和街面广告的宠儿,就不足为奇了。尤其是蔗糖更是成为上流精英吹捧的对象,当时的经济学者乔赛亚•蔡尔德、多尔比•托马斯就不遗余力大肆鼓吹说,蔗糖的好处大大超过了蜂蜜。

另一方面,随着圈地运动的兴起,大量的农民被驱赶至城市里,去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原有自给自足的饮食习惯被打破,相应的一套最有利于资本运营的菜单也建立了起来。面包,茶加糖就是一个工人——过去的农民的日常菜单。这或许有些不可思议,但正如现代人类学学者西敏司说:“英国的工人第一次喝下一杯带甜味的热茶,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蔗糖在帝国经济中获得的意义与他在普通英国百姓中最终获得的意义完全不同,政府也早就预见到糖所蕴含的财政前景,人们吃的糖越多,糖的生意就越红火,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税收就越多。为了鼓励人们吃糖,政府的手笔也很大,不但主动给救济院配给糖和糖蜜,而且给英格兰海军每一位水兵都配给朗姆酒(由糖渣酿制),配给量逐年增大,该制度持续了100多年。要知道当时英国海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这些措施对于新兴的蔗糖产业意味什么,不言而喻。

此时新产生的资本拥有者阶层,把供应糖视为一项经济与政治的义务,他们从非洲掠夺的奴工,从美洲土著掠夺的土地,并利用新的生产和交换方式将自己与英国社会的权力中心牢牢绑在了一起。帝国以及为它制定规则的社会阶层不仅力量得到了增长,他们的权势也得到了巩固。种植园几乎是个人的产业,而大部分来自各个家族的种植园主在国内都有一定地位,他们和18世纪其他大垄断者、贵族地主、海岸城镇的商业资产阶级联合在了一起,这一强有力的西印度群岛利益联盟在未改革的国会中发挥的影响足以使任何政治家都停下来想想。

1764年,在英国下议院中来自西印度群岛的代表席位就开始有50-60个,他们可以扭转政策到他们希望的方向。在19世纪50年代,英国废除了“蔗糖税”。西方的经济史将其和同时期“谷物法”的废除相提并论,认为这使英国真正走上了自由贸易之路。蔗糖税废除之后,蔗糖的价格很快下降了30%,再过20年又下降了25%,市场份额再次惊人增加。即使再穷的人,这时也能吃得起糖了。16世纪前,英国年人均消费蔗糖是一茶匙,到1709年是4磅,20年后是8磅,1789年达到12磅。1809年时人均是18磅,到1854年突增到50磅,到1901年达到90磅。后来基本维持在人均消费105磅左右。此时英国国内的消费潜能已经被最大限度的压榨,当然资本并不满足,随着帝国的扩张,糖被包装成一种饮食消费文化,以资本利益为导向的运作方式向整个世界传播。
3
小结

这里的糖不仅仅是糖,你可以将其换成那个年代同样瞩目的商品:可可,烟草(同样具有成瘾性),它们更是一种带有象征的意义符号,象征着资本的血腥掠夺和新兴利益阶级与旧贵族权力阶级的合谋。我们可以看到因蔗糖贸易而复苏的贩奴运动(上一次发生在古罗马)、种植园及其背后阶级的兴起、英国国民习惯的改变,历史发展自有其客观规律。我们看到的信息大多只是一个个的表象,正如那个年代对工人喝甜茶是对上流社会的低劣模仿还是为了生存必需的讨论,这两个观点各有其合理性,但并没有抓住主要线索,究其根源,这是资本利益导向带来的必然结果,底层劳工并没有选择权。冰冷的历史逻辑让人寒心,可悲的是这样的规律如今仍在更加强力的控制着我们。

在这里引用东方历史评价编辑部的一段话:书写历史是一种需要想象力的行为。这并不意味着历史学家可以随意篡改或隐瞒事实,想象力不在于编造虚无的历史事实,而是去理解那些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东西。我们阅读历史是为了获得信息,但我们需要这些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理解这些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甜与权利》 西敏司
欢迎关注齐民学社
欢迎将微齐民学社微信号推荐给您的朋友。


    关注 北科大齐民学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