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思维:「情商」已成过去,「格商」决定命运

 

「格商」全球首次问世!...



「格商」决定了一个人存在的高低。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合作请后台联系


出品 | 心理分析(ID:xinli-fenxi)

作者 | 阿屹

整理 | 安
1

中国各阶层宏观利益格局
在中国社会,阶层固化已成为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中产阶层担心自己和下一代在阶层上下坠,故而惴惴不安;社会下层寒门子弟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则是一阵绝望。

具体来看,精英玩家们凭借稀有资源的代际传递,早已完成了财富的原始积累,并牢牢把控着最安全的资产,如北上广深的房产。这就意味着,中下阶层的人只能为他们打工,把拼命加班挣得为数不多的工资作为房租,拱手交给他们。

而这些权贵精英,则永远享受着政策制度带来的福利。他们垄断了最好的教育、医疗等资源。除此之外,少部分更是庄家,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对社会利益的分配格局起着决定性作用。

中产阶层的人们,虽然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部分福利,姑且算是既得利益者,但能否守住已有的财富,成为他们最大的焦虑。由于社会影响力和话语权远不及社会上层,任何社会经济政策的变动,都会使得他们战战兢兢。

他们为了保住阶层地位,没日没夜地拼命工作,尤其到了35岁左右的尴尬年龄,高不成低不就。他们试图通过理财使资产保值,却落入层层陷阱。房产投资看似稳当,但也随着政策的收紧,在限购、限贷、限卖的循环中,资金也被套牢、锁定。而在风险本就很高的股市,他们数不尽的资金都交了「智商税」。

而社会底层的群众,在经济利益受到侵害的同时,心理处境也正在不断恶化。要实现阶层跨越,高考几乎成了寒门子弟的唯一出路,但在学术奋斗的路途中,很多人被「读书无用论」所魅惑,几乎失去了唯一出头的机会。廉价为别人打工,成了他们的宿命。一场疾病、一次意外,将把他们彻底淘汰出局。

事实上,整个社会的利益分配中,不仅存在着利益食物链,也隐藏着心理食物链,而后者,并不容易被人察觉和意识到。一个有钱有权的人,一定比一个屌丝更有心理优势,就是这个道理。

换言之,阶层封锁也隐藏在每个人的心理层面。在中国这盘利益分配游戏中,庄家们垄断了游戏规则的制定权,通吃各个层次大大小小的游戏玩家。大多数玩家一旦绝望,就会开启阶层固化的「合理化机制」,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说服」,开启「认命模式」。

其逻辑结果是,庄家们在心理上把普通玩家们套牢、锁死,普通玩家在心理上不敢去尝试翻身。他们陷入一种幻觉,一旦自己去努力改变,就会被现实打脸,所以,干脆缩回到自己的世界里,维持现状,以免去承受未知命运带来的心理折磨。
2

穷人深陷思维困境
在思维方式上,穷人骨子里总是固化地认为,读书、学历、文凭等知识符号直接等同于一个人的社会阶层地位,包括其在社会上所取得的经济收益。

的确,古代的寒门子弟可以利用科举制度,经过十年苦读,最终考取功名,一次性在阶层地位上脱胎换骨。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人只要考上大学,很可能直接就可以进入体制内,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企里谋得一官半职,从此改变命运。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他们一旦发现即便现在通过读书获得高学历,也并不能直接交换到相应的社会阶层地位,无法获得预期的经济收入,从而直接改变命运,就会怀疑读书的意义。这就是社会底层「读书无用论」的生存土壤。

这反映出,穷人在心理上把命运都押在了读书上,认为读书就一定等同于,或直接能交换到某一个阶层身份及相应的经济利益。而如果交换不到,这场赌博就彻底失败。这种恐惧感和不确定性,在心理上把穷人套牢,进而强化了这种固化思维模式。

然而时过境迁,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读书早已不是阶层跨越的唯一通关券。时代在不断变迁,而穷人的思维依然停留在这种类似于前现代社会或计划经济时代,无法跟上现代社会的实际运作,尤其是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

在市场经济中,社会更强调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担当、视野、格局等综合能力和素养。而穷人在市场经济中,依然认为只要完成了读书这个仪式,一切就万事大吉、水到渠成、经济利益和阶层地位一切收入囊中。事实上,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并非如此。真相是,读书所付出的努力,仅仅是为一个人以后的拼博努力及进一步发展在进行前期准备,并不直接等同于阶层身份和经济收益。

在心理上,穷人不敢去面对自身资源的匮乏,从而造成了这一难以翻身的局面。加上社会的残酷和无情,使得穷人不再愿意去尝试。他们好像已经太累了、拼不起了,所以一旦得不到「一条龙福利」就感到万分受挫,「读书无用」的思维进一步巩固。

对他们来说,越是如此,就越没有确定性、越是输不起。他们仅有的资源无法支撑下一步拼搏,更无力对自身进行深入的思维能力培养和训练,心理能量和动力几近衰竭。

按照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术》中的描述,「在这个新时代,思维方式的差距决定了经济能力的差距,懒于求知的人不会再有生存空间。」
3

中产阶层拼命解套
中产阶层不具备统治阶层的权力、影响力等稀缺资源,但对于自身和后代的素质、能力培养,心理上也不敢懈怠。他们深知,面对阶层固化,只有拼命进行能力培养,才能解套。大体来看,他们有三方面非常正确的认知。

第一,文凭具有合法性功能。知识代表了一种在社会价值上,排名靠前的资源,可以和权力、金钱、影响力、地位等稀缺资源进行相互交换。但某种程度上,知识只是阶层进阶的初级门槛,并不是所有的通关钥匙。比如,相比一个清华北大的研究生,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人显然在知识方面落后太多,相当于第一轮直接被淘汰出局。这就是文凭的第一个功能,中产阶层对此非常清楚,但他们并不像穷人那样认为,拿到文凭就拿到一切。他们知道,这只是故事的开始。

第二,良好的环境氛围造就人才。环境和氛围对一个人素养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外部影响作用。中产阶层能够正确认识到,读书、获取知识,甚至送孩子出国留学,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自我提升环境。这种氛围和环境,本身并不等同于阶层地位和经济收入,但的确是提升阶层地位和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

第三,通过学习本身,掌握知识和生存技能。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和技能提高的过程。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将很难获得维持一个良好社会经济地位或生活水准的前提条件。相比统治阶层,中产阶层在权力和金钱这些通过代际传承的稀缺资源上,相对缺乏竞争力。他们能拼的,就是通过知识和教育,让子女继承自己的阶层地位,甚至超越自己。

反观社会底层,他们并不具备这三点,甚至对此毫无意识,而是过早地直接将知识和社会经济地位划上等号。但是,在和统治阶层的比较中,中产阶层也是可望而不可即,有不少局限性。
4

统治阶层论证命运
统治阶层对于子女的素质培养和提升极为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文凭的合法化功能。统治阶层所占有的资源,如权力、金钱、知识等,可以直接进行相互之间的论证。比如,统治阶层的子女从哈佛大学毕业归来,可以名正言顺地坐拥某高级职位,文凭得以对其阶层地位进行合法化。在现代社会,文凭的含金量不言而喻,其本身也具有合法化的功能,统治阶层深谙此道。对他们来说,读书就不再是为了改变命运,而是去论证其命运的合法性。

第二,上层的精英人脉圈。在上层社会,大家要么是精英,要么是未来很可能成为精英的精英子女。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会形成一个精英同盟的人脉圈。这一点至关重要。也就是说,上层精英会让孩子从小就开始亲近未来会成为精英和社会上层的人际圈,从而构成一个资源互换的人际网络。强强联手,正是统治阶层制胜的逻辑。

第三,知识技能、素养的培养。如果说中产阶层更多的是培养子女的知识技能,那么统治阶层更多则是培养子女的思维方式、领导力、决策力等「主人翁能力」。社会上层尤其注重培养子女掌控大局的能力、视野和格局,这是中产阶层和社会底层难以企及的。
5

思维决定阶层地位
对于社会底层而言,知识培养已成为一种负担和累赘。中产阶层虽然在认知上甩出社会底层几条街,但依然存在局限性。

对于贫困的社会底层,能够从学院式的素质培养中脱颖而出,已是万幸。但即便从流水线式的培养中走出来,大部分也更多的是「技术型工人」。注意,这里的「大部分」是相对于中产阶层和社会上层而言;不可否认,底层出身的家庭一样能培养非常优秀的人才,但那毕竟是少数,而且过程无比艰辛。所谓「技术型工人」,掌握的技能往往是比较单一、重复化地操作某一固定的步骤,对思维、视野和领导力的要求并不高,甚至不作要求。

此外,在底层社会,很多人还会受到来自社会上很多人的评价和负面影响。比如,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在家里待着,就不得不忍受来自父母的唠叨;如果自己在工作、事业方面不够杰出,就不得不去忍受来自亲朋好友等所谓「过来人」的人生经验指导;甚至在婚恋方面,一个阶层较低的人,受到外界舆论控制的可能性就越大。总之,一个人所处的阶层越低,他在自身环境里的话语权就越小。

相对之下,中产阶层培养出来的孩子,则掌握了更多的技能,类似于「工艺品」。何为「工艺品」?具体来说,中产阶层的孩子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比如会弹钢琴、学习成绩优异、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甚至会马术等特殊技能。不仅如此,很多孩子长相出众,十分讨人喜欢。总之,你拥有的素质越多,别人就越觉得你优秀,认为你越值得被拥有。

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在思维上往往比较被动。外界喜欢什么,他们就变成什么。更多的是他们去适应别人,而不敢让别人来适应他们。他们挤进名校,挤身500强,是为了获得好的工作岗位。总之,这样的素质和能力培养,是为了去适应社会的游戏规则,而不是去制定游戏规则,即不是让别人来适应自己。

诚然,比起社会底层,这一群体已经非常优秀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但是相比统治阶层,他们十分缺乏「主人翁意识」。他们是命令的「执行者」,而不是「发起者」;他们通常「被领导」,而不是「领导」;他们处在「中高段」,但不是「金字塔尖」。

客观来说,他们已经非常优秀、卓越了,但是从和统治阶层的对比来看,他们客观上的确尚不具备统治者所具备的能力和素养。

反观统治阶层的子女,他们一生下来,就被告知、被影响成要去影响、改变世界,而不是去「帮助别人改变世界」;他们的成长,是去学习如何统领全局,而不是被动受命;是去学习如何调动资源,而不是自己成为资源本身。

这就是中产阶层和统治阶层在思维方式和能力构成上的根本区别。后者的能力和素养习得,很大程度上是家庭和个人对带来的。之所以它是一种稀缺的能力,是因为从一开始,统治阶层就具备这种「主人翁」意识。本质上,这就是一种与中产阶层截然不同的思维。
6

格商高低决定命运
上面所说的「主人翁意识」,本质上是一个人对自我的存在和发展进行担当,意味着去扮演一个主动的角色,而非被动。人作为一个存在,由头脑、心理、人格和身体四个层面有机构成。头脑、心理、人格是内在能力机制,而身体则是这些软实力的载体。

具体来看,头脑的能力包括: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预测能力、洞察能力、把控能力等;

心理的能力包括:体验能力、共情能力、情境代入能力、想象能力、释放和表达自然情感的能力、洞察能力、把控能力、预测能力、内心强大等;

人格的能力则包括:担当、勇气、坚韧、包容、抱负、格局等多方面的能力。

如果说头脑的能力可以概括为一个人的「智商」,心理的能力对应人的「情商」,那么,人格的能力则被定义为「格商」。「格商」这一概念,由石勇老师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正式提出。

石勇老师发现,英文里有一个词组叫做Adversity Quotient (AQ),中文意思为「抗挫折商」。实际上,所谓「抗挫折商」这一概念非常狭隘。客观上,一个人的人格存在着诸多因素和指标,而「抗挫折商」仅是人格实力中非常少的一部分,难以概括「人格」所包含的全部内容。

「格商」这一概念,其实意义和范围十分广泛,已经成为石勇老师创立的一个新概念。如果一定要对「格商」进行解读,绝非本文简单几段话能阐释得清楚、细致、全面。在心理分析社群,石勇老师曾对「格商」进行过专门的解释和训练。在这篇文章里,我仅尝试着对「格商」这一概念进行非常简要和笼统的解释。

「格商」,即「人格商数」。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担当,不坚强,抗挫折能力差,没有坚持做一件事的毅力,那么这个人的「格商」就比较低;而一个人如果为人正直,面临逆境也绝不退缩,敢于坚守真实的自我,对他人、社会和世界充满责任感,对自我发展敢于持续担当,我们就说一个人的「格商」比较高。

石勇老师在对中国社会上层、中产阶层以及社会底层的深入洞察中发现,成功人士的「格商」通常较高,他们对自我和世界有较强的担当,而失败者大多「格商」较低,对自我的担当很弱,没有责任感。从整体上看,「格商」决定了一个人存在的高低。

那么,为什么「格商」能够决定一个人存在高低?

简单来说,从人的存在和发展来看,「智商」和「情商」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它们只负责一个人部分层面的运作,而「格商」专门负责为「智商」和「情商」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一个人「格商」高,意味着他能将其自我投射到整个世界和社会领域中去。这不仅能够托起自身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也能把自己的存在融入到这个整个世界的范围和视野中。这时,一个人的格局、眼界就会扩大。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也就具备了统领全局的视野、领导力、决策力、预测力等能力和素质。

同时,高「格商」能够极大地激发一个人的头脑和心理能量,让头脑、心理层面的能力被人格担当的力量所驱动,从而激发一个人的巨大潜能。这样,一个人就既能够斩断原来所处社会环境中的圈套和绳索,又能够获得头脑、心理等全方位能力提升,从而获得成功。

简言之,一个人的高「格商」,通过为智商和情商提供强大动力,三者相互运作相互促进,最终决定一个人阶层地位和存在的高低。

以上内容,仅是「格商」这一全新概念的冰山一角。

最后打个广告:石勇老师为什么你们总要和常识过不去?

[*]我们为何在财产上没有安全感?原来,这一规律已经决定

[/*][*]徐晓东哭后删微博,雷公回应被KO,马云揭开惊天迷局......

[/*][*]亲爱的,别再熬夜了,生命不会陪你开玩笑

[/*][*]「祁同伟」落幕,中国进入阶层封锁严峻时刻,我们该认命了吗?

[/*][*]祁同伟和候亮平的身后,还有一个没有撕开的世界

[/*][*]我拼命爬到中产,无非为了逃离底层的人渣

[/*][*]我为什么不再看《人民的名义》了——因为一个残酷的阶层规律已经显现……

[/*][*]《人民的名义》热播一事,本身就是一场政治大剧

[/*][*]谢娜回应张杰「唱哭」:明星婚姻关系大揭秘,真相血淋淋!

[/*][*]男人没有责任感和女人强调「经济独立」,其实是这个社会的一个大阴谋

[/*][*]现在,即使要爬到中产阶层,你可能都要脱胎换骨不可

[/*][*]当王思聪和中产孩子、民工孩子相遇

[/*][/list]

苹果用户专用赞赏二维码


    关注 心理分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