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术馆到烂尾楼的当代艺术展

 

---------装置艺术作品《幸福》创作过程所谓空隙,是宋庄艺术区一个未完成的建筑框架,立...



---------装置艺术作品《幸福》创作过程

所谓空隙,是宋庄艺术区一个未完成的建筑框架,立在那里已经有几年的时间,无人打理。

2015年, Denise、刘水洋等人商量,在此做一个叫做“空隙”的装置艺术展。艺术家们将看似无用的空间合理利用,用独有的艺术眼光在空间里进行了二次创作,将作品与空间结合在一起,作品不是突兀的哗众取宠,而是像本就存在在空间里一样。



在大多数人眼中,艺术应该是悬挂在高端殿堂里。其实不然,美术馆的边界如今开始被打破,很多展览慢慢深入到司空见惯的生活空间。当代的艺术应该更加接近我们的生活与文化,如同《我的太阳》与《小苹果》一样,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同样都是我们需要的艺术形式。有艺术家会用垃圾创作出能令人眼前一亮,然后有陷入思考的作品。本次参展艺术家王井,2014年曾在潮白河岸用收集白色垃圾的方式创作出3m多高的《潮白河新娘》传达自己的环保理念。



在参加本次展览的前一天,我们刚带孩子们参观了今日美术馆的《文脉传薪-2016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体验了一把中国学院派的艺术风格。如果说美术馆是A的话,本次展览空间无疑是另一个极端,无论从场地还是参展艺术家风格来看,可以认定这个空隙展属于Z级。将展览现场设置在废弃建筑物,有当代艺术家的装置作品,还有“没谱”乐队的即兴创作。这是极少数可以让孩子从广度方面去认识艺术的形式的机会,知道美可以无处不在、美可以使用任何材料实现。







一件装置艺术作品,需具备三个元素:场地、材料、灵感。在学生进入现场之前,我已经三次做了相关的考察与规划。安全性是任何人都会担心的问题,三层的建筑只是完成了一个混凝土框架,台阶上没有栏杆等相关防护措施。与Denise商量后,选择了一层的一块比较方正的空间,首先保证上边不会有坠物,然后对地面做了简单的平整。场地确定后,Denise、贝贝和我就商量如何在场地中寻找灵感,让学生们能够将情感与场地联系起来。Denise首先以艺术家的思维提供了一个构想:如果这个建筑是一个生命的话,它应该具备喜怒哀乐,现在我们已经深入到了生命的内部,应该与其有沟通,我们的学员们可以与建筑沟通的方式在这里创作一件作品。我们想到,人只有被关注了才会幸福,建筑一样。这个建筑被人为的原因被终止了建造,像一个人没有衣服,也不被关注,那么它应该是不幸福的。最后决定将本次创作的题目拟定为《幸福》,要通过我们的作品重新关注这个建筑,寄予让它幸福的观念。我们最终选择了红色的丝带与玫瑰花这两种材料来完成这件作品,这两种材料同样具备了幸福的含义与颜色。









活动的当天,我先向学生们介绍了本次展览中比较有特色的几件作品(为了保证学生安全,都是我提前拍摄照片和视频后用多媒体展示。 “没谱”乐队的即兴创作极大吸引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活动结束后在家长的监护下,有学员体验了现场的创作设备。),然后在Denise的带领下最终将作品完成。中间家长们一直在参与与协助,与孩子们一起作了一次装置艺术的创作体验。









艺术作品让建筑活着,我们走了,建筑还会幸福吗?

特别感谢本次展览的策展人:Denise、刘水洋、贾晶晶

2016年4月28日

老驴写于北京大象绘馆

----------------------------------
专注少儿创造力教育
首创创意思维艺术课程
纽约哈德逊艺术中心儿童艺术教育合作机构
首都青少年教育研究院创造力艺术教育研发中心
加盟咨询:010-59630885


    关注 TCA大象绘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