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背古诗(人教版)》:第一章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七年级上册------




《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第1则主要是讲学习方法的。三句都是设问句,都以“乎”字结句。背诵时按“学→人→己”的顺序就记住了。

第2则是讲修身的。和第1则在句式结构上很相似,内容上也较为接近。“三省”为总说,为人、交友、求学为分说。

第3则至第6则主要讲学习方法和如何做人。基本上都由一个句子构成,都是孔子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其内容还是有差异的。从差异的角度切入,就容易背诵了,特别是记住关键词。第3则把握“故”“新”“师”,第4则把握“学”“思”,第5则把握“知”“不知”“是知”,第6则把握“见贤”“自省”。把握关键词语为背诵提供有力支撑。

第7则至第10则从不同角度讲了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做学问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可结合句式特点进行背诵。

咏雪《世说新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是一篇以“咏雪”为中心的叙事性作品。背诵时,可依据本文内容展开。例如,家人内集,点明环境;家人谈雪,点明中心;作者议论,补充人物。文章短小,叙述线索十分清楚。

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题目交代了人物和事件,也构成本文的叙事线索。事件是“期行”,发展过程为友人“过中不至”“去后乃至”,友人怒,元方答。事件结果是“友人惭”“元方入门不顾”。叙述十分清楚,可据此背诵。

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lì)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本文以平常景色写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背诵时,可依据本文内容,围绕叙事(“张目对日”“夏蚊成雷”“二虫斗草间”三个场景)——联想(“群鹤舞于空中”)——想象(“怡然自得”“拔山倒树”)三个板块展开。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sǒng zhì)。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诗人远征乌桓胜利还师时写下的雄健诗篇。

诗的前两句点题。三至六句照应第一句,近观碣石山景色。七至十二句照应第二句,写远望沧海的宏伟壮观景象。诗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背诵。

要注意,诗中虽全为写景,实则借景抒怀。海上日月星辰四句描写,是想象中的虚景,诗人夸张地表现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象,是以此来抒写自己包容宇宙的襟怀和统一四海的雄心大志。

诗的最后两句,不是作者自己交代写作动机,这是乐工配乐时加上去的,与正文无关。理解和背诵时要注意。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téng)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lì),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歌行体诗抒发了作者的壮志情怀。首先以龟蛇设喻突出“竟时”,接下来“老骥”“烈士”句点明中心,抒发自己情怀。“盈缩”“养怡”句直写自己的看法,最后点明写本诗的心境。按照这一思路背诵十分顺畅。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本诗抒写了诗人旅途中在北固山做暂时休息时的所见所感。

首联中“客”字照应标题中的“次”字,交代出诗人自陆路而来,将乘船渡江而去。颔联写在北固山岸边(或山上)所见长江景色。春潮涌涨,江面开阔,微风吹拂,船正帆扬,极适宜于横渡。颈联描述拂晓时分登船启航时的所见所感。前人极为夸赞这两句的炼字炼意功夫,称其“精语妙绝”。这两句景象壮丽,意蕴深刻。夜残星落,红日正从海上升起,大江上下,春风浩荡,新的岁月已经开始。诗句中洋溢着对新春已至的欣喜和欢乐。尾联两句,借北归的鸿雁寄托了诗人对洛阳亲人的深切怀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第一句以春末特有的景色,抒写诗人闻听友人被贬时感伤的情怀。春花落尽,子规啼血,声声“行不得也”,既是写景,更是写情。第二句直接照应标题。不过标题中的“龙标”,是王昌龄被贬谪的地点,而第二句中则指代王昌龄本人。用被贬谪的地点来代替友人的名字,突出了友人被贬谪这件事对诗人的强烈震动。

三、四两句设想奇特,请明月代寄自己的愁心,请明月伴随友人贬谪路上的艰苦行程。一个“寄”字,赋予明月以生命力;一个“随”字,又使明月成为诗人自己的化身。这种用法,虽古已有之,但经诗人李白一写,便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即西湖。本诗为诗人在杭州担任刺史时所作。全诗写春行钱塘湖所见的美好景色。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点明了春行的大致路线。

诗人选取准确的词语,生动地描写了西湖早春特有的景色。颔联写春鸟,在枝头欢唱的黄莺,只有“几处”,衔泥垒巢的燕子也不写很多,只写“谁家”。颈联写野花乱长,还没有盛开,不能“迷人眼”;嫩草初绿,也还不能“没马蹄”。

诗的另一大特色是全诗没有写人,却句句暗含着人,每句景中都隐含着人的活动。全诗对仗工整,层次分明,首尾照应,很便于背诵。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秦淮河流经南京,诗中特指流入市中的一段,这一段河流两岸商埠云集,酒楼林立,是最繁华的处所。

诗的前两句描写夜泊秦淮所见的景色,后两句写夜泊秦淮听到的歌声。“商女”即卖唱的歌女。歌女唱的《后庭花》是南朝时期亡国之君陈后主(陈叔宝)写的歌曲。陈后主沉迷于声色,不理朝政,终于导致国家的灭亡。杜牧批评歌女不知《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实际上是批评达官贵人们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本诗又名《夜雨寄内》。内,即妻子。从全诗内容看,诗是寄给北方家中的妻子的。

第一句包含了一问一答。妻子来信问何时还家,自己却根本无法回答,虽然已长期客居在外,却不知究竟何时是归期。一问一答,把妻子对自己的思念、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全都展现出来。第二句单纯写景,极恰切地烘托出了展读妻子来信,写下诗句寄给亲人时那浓烈的相思之情。诗人在第三句设想回到家中与妻子团聚,“共剪西窗烛”时的幸福与欢乐。但这幸福与欢乐不是现实,现实中只有萧瑟的秋风、凄苦的秋雨。因此,诗的第四句诗人设想,回到家中与妻子团聚时,要讲给妻子这巴山秋夜的苦雨,实际是要向妻子诉说凄风苦雨中对妻子的思念。诗写得很雅致,四句诗明白如话,没有写一个“思”字,却又句句饱含强烈的思亲之情。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的上阕首句以“词”“酒”引出对去年春日欢聚热闹场面的追忆,天气依旧、亭台依旧,却没有了去年那样的欢庆与热烈,见夕阳西下,作者惊诧于春日美景已逝,不免暗自问道:春天几时归去的?

下阕写燕子归来,繁花落去,让人只感到一种无奈。既已无力留住春天、挽回春天,就只能到自家花园的小径去徘徊寻觅,再找些春的足迹,获得一定精神上的满足。

这首词不同于一般的伤春惜时之作,词中融入了对人生的哲理性思索。下阕“无可奈何”一联,对偶工巧流利,珠圆玉润,真挚而又自然地表现出伤春惜春、感叹年华易逝的心境,是历代传诵的名句。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朱熹比较著名的一首绝句,充满了哲理。前两句为描写眼前之景,后两句为议论,表达作者心中所想,并点明诗的主旨。可按照这一思路背诵。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元曲小令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因全诗以极形象的词语概括了北方秋天的景色,传神地点明了旅途游子的思乡之情,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前三句白描式的写景,九个名词,前面九个修饰词,凝练准确地描绘了暮秋景色。这景色苍茫中蕴涵着秀美,温馨里反衬出悲凉,烘托了漂泊游子的凄苦心境。

后两句把上面所有景色都移置到夕阳之下,更使所有这些景色涂上了壮丽却又悲凉的色彩。尾句“断肠人在天涯”,点出游子思乡的无限悲苦。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3232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人文社科小说 《中考必背古诗(人教版)》

作者:都春月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8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中考必背古诗(人教版)”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3232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