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瞭望】数字经济时代的智慧停车,你准备好了吗?

 

“寻找中国的Q-Park”系列报道:亿车科技!...

刚刚过去的2017年贵阳国际数博会上,围绕“抢抓时代机遇、发展数字经济”主题,腾讯、阿里、百度分别提出各自眼中的新经济主战场:场景、数据、技术。随着数据、技术在场景中应用的自生成式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出现非线性进化,产生突破性发展。伴随数字经济的到来,每一个垂直领域都蕴藏着大量的创新机会。作为传统场景之一的停车,也在焕发新的活力。我们的生活正从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迈入DT(Data technology,数据技术)阶段。DT阶段具备两个本质特征:一是IT成为基础设施,人们离不开智能系统和互联网;二是数据成为生产要素和工具,人们的生活被数字化、大数据影响方方面面。如今,智慧停车借助互联网手段,有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改善用户体验,已实现第一个层面的特征;但是在数据的应用层面,智慧停车还只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近十年间,我国大中城市机动车数量一直保持15%到20%的高速增长。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其中汽车达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超3.64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2亿人。据不完全统计,通常车辆行走时间不到它停留时间的7%。“停”的问题在整个交通过程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停车泊位的供给远比不上车辆增长,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同时显示,目前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1:0.8,中小城市约为1:0.5,而发达国家约为1:1.3。保守估计,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北、上、广、深、南京等一、二线城市的停车位缺口尤为严重,停车难还在向三、四线城市蔓延。

实体经济正在全面数字化转型,不断触及到每一个角落。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与停车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停车”新业态迅速发展,创新拓展智慧停车产业变得尤为重要。结合这两年从中央到地方的智慧停车政策出台,路内、路外的智慧停车乃大势所趋。

一、路内智慧停车
1


道路停车收费的主要发展阶段

【初级阶段】

纯人工现金收费:人力成本很高,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也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容易引起市民投诉。

咪表收费:咪表收费是国外比较普遍的方式、国内早期在一些城市出现,但建设、维护、以及对车主的监管成本都不低。目前,太原和广州等地市仍采用咪表收费。

【智慧停车阶段】

这个阶段很重要的标志是出现停车运营管理平台,可以监管收费和日常运营数据。具备IT智能化,通过系统平台形成海量数据,个别优秀的系统平台具备大数据处理能力,形成到DT的转变。

人工收费+POS机模式: 人工成本仍然很高,但一定程度上降低现金的使用,比纯人工收费更有效监管,是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选择的模式。

地磁+人工+POS机模式:与人工收费+POS机模式相比,虽然人工成本无法大量降低,但地磁的使用可以实现较为有效的监管,有一定积极意义。楚雄、大理、苏州等城市都使用了这种模式。

地磁+手机APP模式:能很好的实现信息化管理,用户体验较好,能实现电子化支付,若能出台配套的法律监管政策,能大幅度降低成本。深圳、天津、合肥等城市从2015年初开始陆续采用此种模式。

【未来发展】

目前已出现大倾角、视频桩、NB-IoT地磁、RFID等前端设备新技术,个别技术已有落地城市案例,比如北京使用视频桩、邯郸使用大倾角技术。此外,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深度结合的平台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不断涌现更多场景化的智慧停车新技术。

亿车科技以产品和服务为导向,坚持大量研发投入,不断跟进新技术,并与各大运营商、华为、腾讯、西门子、国内知名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所等建立密切合作。自主研发的“泊云”一体化停车运营管理平台,可兼容各种主流技术的前端物联设备(大倾角、视频桩、NB-IoT地磁、RFID、雷达等),实现不同技术路线的物联终端接入。
2
路内智慧停车成效

对政府部门:通过数据分析,合理优化停车资源;通过经济杠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规范停车秩序,引导市民短时路内停车需求;打击交通违法行为,构建静态交通监管体系,动、静态交通监管相结合,打击交通违法行为。打通静态交通管理平台、智慧交通平台、其他公共信息平台,构建城市公共服务大数据,为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决策。

对停车运营方:降本增收。降低经营成本、防止停车费流失、提高泊位周转率、为运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对车主:查询预知和导航、快捷泊车、便捷支付、轻松出行、提升生活品质。

以下是几个典型案例:

【宜停车】为积极稳妥地推进路边停车收费管理工作,2014年7月8日起,深圳市交委先行在四个片区试点开展路内停车收费管理工作,在综合评估试点片区运行效果后,2015年1月1日,在原特区南山、福田、罗湖、盐田4个行政区239条路段约12000个泊位上全面实施路边临时停车收费管理。

路边临时停车泊位主要针对短时停车而非通勤的长时停车,其主要目的是利用经济杠杆调节交通需求、规范停车秩序、缓解道路交通拥堵。从目前运行情况看,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一是路边停车秩序明显改善,路边违章停车行为明显减少,重点片区高峰时段降幅在90%左右;

二是交通运行情况明显改善,2015年第16周(4月13日至4月17日)与实施前(2014年7月至12月期间)相比,福田区平均车速上升11.4%;南山区平均车速上升9.0%;罗湖区平均车速上升6.0%;盐田区平均车速上升12.2%;

三是停车资源得到均衡利用。路边停车泊位平均占用率白天约为30%,夜晚约为80%。停车时间基本在1个小时以内,重点片区路边临时停车周转率平均上升约48.6%,工作日白天路外停车场占用率显著提高,重点片区平均提高约22%;

四是机动车碳排放有所下降,工作日晚高峰碳排放平均减少约4.6%。

备注:数据来自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务中心 2015年04月23日《路边临时停车收费管理效果明显》

【公众停车宝】自2016年3月10日天津公众智能化泊车系统正式规范运行以来,为市民提供泊车服务3800万人次,停车15分钟内免费服务1400万人次,成为了方便市民出行的重要辅助工具。不到一年,公众停车宝IC卡售出17000张,市民通过IC卡享受泊车服务时,可以享受8折的停车优惠,减少付费找零的时间。此外,公众公司推出了“向市民让利15分钟”的惠民举措,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如遇到临时短暂停车,只要在15分钟之内驶离泊位,智能泊车系统将不收取停车费用,鼓励驾驶人即停即离,将泊位让给更有需要的市民,提高泊位周转率,确保交通顺畅。据统计,智能泊车系统上线以来为市民提供15分钟以内免费服务1400万人次,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

备注:数据来自2017年1月12日《中国停车网官微》。

【合肥停车】2016年11月3日,合肥市庐阳区智慧停车系统正式上线,庐阳区与合肥城市泊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整合庐阳辖区82家停车场停车资源和合肥城泊管理的路段划线停车资源,在全省率先建设城市停车诱导系统,打造统一的交通信息化管理平台,缓解合肥市老城区停车难和道路拥堵等问题。自此,合肥停车迈入了智慧停车新时代。在合肥市智慧停车系统平台中,曾经独立的路外停车场诱导系统将与路内停车泊位管理系统相融合,形成一体化综合平台。通过前端智能感应技术,将各处的路外停车场及路内泊位数据联网上传,实现对各个停车场停车数据进行实时发布。不论是从市政道路停车诱导牌还是“合肥停车”APP中,都可以知道城市公共停车场以及路边停车泊位的实时情况。

二、路外智慧停车


路外停车的主要发展阶段

【初级阶段】

人工收费:初期停车场管理靠人工收费方式,由岗亭收费人员按次收取停车费或发纸质卡,人工记录车辆进出时间及计算停车费。管理效率低,收费缺乏监管,存在巨大管理漏洞,容易造成停车费流失。

取卡收费:系统可自动记录车辆进出时间,自动计时计费,提升管理效率,解决人工收费监管弊端。但存在设备故障率高,维护时效性差,卡片容易丢失,车主体验差等问题。随着取卡系统的出现,路外停车进入初步的IT智能化阶段。

【智慧停车阶段】

自动识别、免卡出入:通过车牌识别免去车主取卡环节,极大提升停车场进出速率。停车场还可增加停车诱导和反向寻车系统。但各停车场之间为信息孤岛缺乏信息共享,无法实现停车场集中运营管理。这个阶段仍属于IT智能化阶段。

区域性停车场联网:通过SaaS运营管理平台,对政府公众停车场、地产或物业集团等旗下停车场集中运营管理 ,打通线上线下,破除信息孤岛,停车场数据实时发布、提供空位查询、停车导航、电子支付等多种服务,提升车位周转率,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用户体验。但受限于停车场接入的数量,服务覆盖人群有限。这个阶段,已经局部实现大数据应用,步入DT阶段。

城市级停车场联网:将整个城市停车场纳入平台运营管理,全市停车资源统一调配、引导车辆合理停放,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对于政府部门,实现对辖区停车场进行有效监管,构建城市交通数据云,为城市规划提供决策支撑。这个阶段,实现城市级的停车大数据应用,全面步入数字经济时代。

亿车科技面向城市各类停车场提供智慧停车运营管理系统“蜜蜂停车”,通过停车场联网综合管理平台、物业运营管理SaaS平台、岗亭端管理系统、应急辅助PDA、车主APP等在内的服务系统,将城市内的众多停车场进行联网管理,实现面向城市管理者、停车场物业方、车主的综合服务。目前 “蜜蜂停车”已进驻深圳、广州、武汉、贵阳、襄阳、天津、上海、惠州等十余个城市,已签约停车场超过1500家。包括深圳大梅沙、深圳湾、欢乐谷、园博园等知名地标停车场。

三、城市智慧大交通
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与技术演变,智慧停车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发展经历了单一的智慧停车系统、一体化的静态交通管理平台、动静态结合的智慧交通平台。马化腾在2017数博会上提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云化程度。智慧停车作为数字经济的场景化的重要组成,“云”化的程度也应当与相应的产业发展与相关技术水平得到匹配。

城市智慧停车系统:包含了城市路内、路外智慧停车(含立体车库)、停车场联网管理平台、停车诱导等各种停车相关IT系统。这些IT系统的产生,将停车管理从单一、原始的收费手段提升至数字化运营与管理的层级,管理者(业主方)可以从更高维度对车主收费行为、停车收费人员进行科学管理与有效把控,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和效益,改善用户体验。

静态交通一体化平台:是城市交通出行中停车行为构成的静态交通元素的结合和统一运营管理平台,含括了路内、路外停车,以及新能源车的停车充电行为相关的内容。空间上管理的一体化有利于平衡片区整体停车供需,发挥系统效应、规模效应,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的同时,还促进了政府静态交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这种一体化包括将路内停车泊位、路外停车场进行一体化管理,通过基于一体化平台的静态交通信息发布与诱导系统、App推送等,及时让车主获得停车信息。另外,同时结合停车、充电桩运营管理实现的“停车+充电”平台,也属于静态交通一体化的一种具体表现,为新能源车主、运营管理方提供便捷的停车充电一站式服务。

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交通部、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统筹加快推进停车场与充电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通知》。深圳市交委于2016年9月颁布了“宜停车面向新能源车的停车优惠政策”,提出新能源车辆停车的第一小时免费。同年12月,市发改委颁布全市公共公益性停车场,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时将给予其每天两小时的免费停车优惠政策。南京等地市也陆续出台了相关停车充电优惠政策。如今大行其道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产业,也正寻求与具备停车充电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进行合作,进而统筹解决用户多点还车充电的难题。从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来看,“停车+充电”一体化必将是未来趋势。

智慧交通的动、静态一体化:是指将以城市路内外停车为代表的静态交通平台与包括城市道路车流、信号配时等信动态信息系统在内的城市动态交通系统进行整合。随着智慧交通概念的不断深化,城市管理者对于城市交通的动静态一体化需求更加迫切起来,通过将城市动静态交通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与优化,可以实现包括“城市停车+动态交通+城市级诱导”在内的城市级信息发布、城市级交通管理。此外,对于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城市微更新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级交通平台基础上,可以对接互联网其他交通出行的应用产品,比如滴滴出行、共享单车、分时租赁,等等。也可以面向车主发布实时的动、静态交通信息或城市公众服务信息,还可以为车主提供基于车后市场的各种增值服务。
四、云平台是智慧交通的核心
如果把数字经济时代的智慧交通比作行驶中的一辆汽车,大数据就是引擎,而云平台就是这辆车的底盘和车身,各种丰富的功能应用就是车里的操控和按键,各类服务场景如同车辆行驶的各种道路。一个强大的引擎必须搭载在扎实的底盘上才能发挥出潜力,让驾驶者“随心所欲”,驾驭各种路况。

智慧交通的体系架构可分为四个层面,分别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相比之前传统IT时代所说的数字化交通概念,数字经济时代的智慧交通最大区别在于,从前端感知设备获取和传输到云平台的信息,由云平台进行智慧的处理,其核心是在平台层引入了大数据处理技术,依靠平台的强大功能、结合用户和城市管理者的需求衍生出各种应用。智能化后的数据对于深度洞察用户需求、刻画多维线下商业场景、推动商业范式的迭代升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过去散布在城市各个区域的各种停车IT系统,都只是城市静态交通中的一个个信息孤岛。通过智慧云平台的汇集、处理,往往可以发挥出强大的效用。通过对路内、外停车信息的实时挖掘,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并快速响应突发状况,为城市交通的良性运转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反哺城市道路停车和停车场的规划,提高城市静态交通规划的科学性。

亿车科技率先推出了基于静态交通一体化的“泊云”平台,同时面向运营管理方、车主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城市级路内、路外停车运营管理、充电桩运营管理、城市静态交通数据报送和应用,助力政府打造城市静态交通综合管理平台。在深圳、天津、合肥、宜昌等城市协助政府和业主整合路内、路外停车信息,可配合业主需求考虑接入充电桩运营。同时,亿车科技紧跟时代步伐,在前端物联新技术,在平台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迭代产品,提高服务能力,为客户实现价值,为城市智慧交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从传统的人工时代、到IT智能系统时代、再到眼前的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在增长、技术在发展,场景在更迭……不变的是我们对智慧停车行业、对社会生活美好的追求。数据经济时代的智慧停车,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亿车科技
相关链接
1.【产业瞭望】加入“停车邦”,一起寻找中国的”Q-Park“!

2.【产业瞭望】百亿竞购之争炸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谁是中国的Q-Park?

3.【产业瞭望】从制造到智造,中国立体车库的领航之路

4.【产业瞭望】产融结合,产业基金如何玩转停车场生意?

5. 《中国停车行业资讯月报》出炉,“停车邦”会员服务升级!


    关注 停车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