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宋云虎等报告,心梗穿孔部位在后室间隔的患者易发生休克

 

阜外医院心外科宋云虎等报告,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室间隔穿孔的患者中,室间隔穿孔较大以及穿孔部位在后室间隔的患...






阜外医院心外科宋云虎等报告,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室间隔穿孔的患者中,室间隔穿孔较大以及穿孔部位在后室间隔的患者易出现休克,外科治疗术后存活患者中期预后好。

该研究纳入阜外医院2005-2015年急性心梗后出现室间隔穿孔并接受外科手术的77例患者,其中52例出现休克。

研究者发现,休克患者中,近一半(48%)穿孔部位位于后室间隔,高于未出现休克的患者(24%);休克患者室间隔穿孔开口较大,平均为16 mm,而未出现休克的患者平均为12 mm。

与未出现休克的患者相比,休克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血管活性药物和急诊手术患者均较多。

3例休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均为IABP 支持下循环难以维持而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余49例存活患者在平均随访4.5年期间,失访2例,死亡2 例,1例死于妇科肿瘤,1例死于消化道肿瘤。非休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

研究者表示,有研究显示,室间隔穿孔后死亡率为41%~81%。本研究的死亡率较低,可能存在选择性偏移,即能接受手术的或许是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而且休克患者由外院转诊而来的比较高(65.4%),可能自然筛选了一部分病情偏轻的患者。

研究者指出,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2%。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手术治疗是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风险和早期死亡率仍较高。

美国心脏病学会对于该类患者的指导标准是:除非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或有手术禁忌,否则应进行急诊手术。

该研究中休克定义为:收缩压低于90 mmHg,或者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下降幅度超过30 mmHg;心率增加、脉搏细弱、面色苍白、肢体发凉、皮肤湿冷;有神志障碍;尿量每小时少于30 ml;心脏指数(CI)低于2 L/(min·m2)。

来源:李汉美,刘燊,许建屏,等.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及并发心原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预后.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864-86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关注 中国循环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