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官职业化后,部队还是铁饭碗么

 

别急,今天军官的,明天士兵的...









文/六石千山  图/大唐  copyright©三剑客

看到一则网文,标题是《中国10大军校排名,毕业后就是铁饭碗》。



这篇报道让我不禁产生这样的感慨:军官职业化之后,部队真是“铁饭碗”么?

有人分析说,军官职业化意味着作为一名军官,不必再担忧转业的问题,不必再担忧二次就业的问题,只要不是犯了错误而被从岗位上撤职,一个岗位就能干一辈子!

(恕我失态一下:纯属扯淡!)而我恰恰认为,军官职业化就是要坚决打破这种低效和不公的“铁饭碗”,实现优胜劣汰,向“竞聘上岗”靠拢。

1

提三个问题。

问题1:军官的进出通道,到底会是宽进窄出、还是宽进宽出?

2017年是军队院校调整改革后的第一年,全军和武警部队院校招生计划日前下达,36所军队院校计划招生3.09万人。其中,普通高中毕业生1.2万名、生长军官士兵学员0.48万名、士官学员1.41万名。

此次军队院校改革过后,未来若干年,院校招生数量可能会略微下调,但不会进行明显调整,也就是说,“宽进”的通道不会有太大变化。

然后,为了实现改革后军官总量的动态平衡,必然也就意味着“进多少”就得“出多少”,只有宽进之后的宽出,才能够实现“院校招收数量-部队退出数量”的“收支平衡”。

那么出去的那一部分人,如何筛选?其实你心中已有答案。

问题2: 如果一个岗位就能干一辈子,你认为40多岁的连长指导员真会存在么?

基层连队作为作战的基本单元,最需要就是一股劲儿,一种精气神儿。但凡在基层待过的人都清楚,在主官岗位干了多年的连长指导员大多显得朝气不足。

难道,一个想在主官位置上终老的“老连长”“老指导员”,真的是未来战场需要的“经验”和“精神领袖”么?

另外从感情上来讲,中国的军队,带兵必然带情。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40多岁的主官和一群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之间,真的可以做到消灭代沟、无缝沟通、亲如兄长么?

问题3:职业化,真的会打破军官年轻化的结构么?

按照“一个岗位就能干一辈子”的逻辑,势必会造成军官结构老龄化的结果。但是很显然,军官的普遍老龄化绝对不是部队战斗力的生成模式,因为它背离了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军队改革,目的是要实现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按照这个思路,非战斗机构人员或者说是技术型干部,可能会有老龄化趋势,但是作战部队绝对依然还是年富力强的年轻军官的主阵地。

军官的轮转不会停止,职业化后,要想揽得这个“铁饭碗”,还真得有点够格的本事!

2

盯着铁饭碗,绝不是大多数人的出路。因为“军校毕业就是铁饭碗”的价值理念,掩盖不了这样一个赤裸裸的事实:毕业之后一样的“中尉副连”,其实大不相同。

毕业8年,见证了一茬又一茬的毕业学员。每一茬都有让你眼前一亮的惊喜,也有让人大失所望的着急。

同样的起点,有的排长已经直接可以用强硬的军事素质打开局面,用敏锐的思辨和丰富的学识赢得尊重,靠出色的政工参谋素养打通前往机关的征途,但同时,有的排长迟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打不开工作的局面,早早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孤独地舔舐着自己“百无一用”的伤痛。

大学期间,我们寝室的几个哥们都被我带成了“学习无用论”的拥泵者,因为从毕业分配专业对口的概率上来讲,学与不学一个样,那还学他干什么。

后来毕业分配的时候,其他几个人都分到了专业相对对口的专业,这让他们彻彻底底、结结实实地感受了一回“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然后他们一致控诉我:还我青春!

我也只能跟着一起苦笑:大学四年的波澜不惊,决定了自己如今尴尬的打开方式,自己又何尝不想从后半生借来四年,重新拼个头破血流,因为我们在放弃了专业学习的时候,也放弃了自己成长的机会。

军校毕业,大家看似一样的起点,实际上有的人早已经缺钙,变得骨质疏松。看似同样是中尉副连,实际上你已经不具备跟别人同步的能力了,而生活的假象往往只会让你后知后觉。你以为你拿到了“铁饭碗”可以高枕无忧,殊不知如今只有手持“金饭碗”方能行天下。

成功青睐有准备的人,原来是一条真理。

3



有人说,所谓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都有饭吃。但作为军人的我们,更应该首先考虑,如何把当前这口碗端稳端实。

无论怎么改,部队始终是金字塔结构,军旅营连排班,岁岁都有新人进,年年都有旧人出,并不是每一位青铜都能如愿成长为王者。在青铜到王者的晋升之路上,每个段位都会刷掉一大批人,真正能够荣耀加身的,不是大多数。

我的战友韩助理,今年第十七年,满心欢喜地想熬到自主,奈何“饭碗”数量有限,在改革的大潮中,他不得不脱下这身跟随了他十七年的军装,转业到地方继续开疆拓土。面对转身,他说他有一种失去饭碗的恐慌感。

如果可以,我也愿意在部队终老,但是谁又敢保证自己不会“从地方走来,回到地方去”,如果你没有过硬的本领。

打仗的本领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你崩想拿过去的本事去赢取未来的战争。要适应未来战场,你就要不断学习精进,不学习就只能被淘汰。

更何况部队也从未承诺要做什么人的铁饭碗,不要妄想通过一次的努力,就能规避一生的风险。

4

捧得铁饭碗,不是军人应有的样子。

提到军校,我们更应该首先想到的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升官发财请往他处”,应该想到的是“责任、荣誉、国家”,而不是所谓的“铁饭碗”。

《血色浪漫》里钟跃民曾说:一个人有很多种谋生的手段,但是绝对不能把当兵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军人不是混饭吃的职业。

一个把军队当成“铁饭碗”的人,不可能成为真军人!一支把部队当做“铁饭碗”的军队,不可能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常胜之师!

军人的样子应该是,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军人的样子应该是,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梁启超曾经说过:人人独善其身,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谓之公德。公德乃契约也。当我们穿上军装时,就等于和国家签订了契约,如果天下太平,国家就养着你,如果国家有事,你就要理所当然地去流血牺牲,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必须要履行的契约。

我们既然选择从军许国,那就只争朝夕,砥砺前行,铁肩担道,担起我们这一代人的担当。

5

希望,花开烂漫时,没有人再将 “庸俗的铁饭碗”作为衡量部队的价值尺度。

到那时,国家一定会用扎实的精神与物质回馈,来应答军人的付出!

下期预告:士兵安置政策

◇穿越迷茫迷雾  遇见军中三剑客◇
投稿/ 联系:jiankesan001@163.com


    关注 三剑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