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共读 世界上哪有什么是非对错

 

世界上哪有什么是非对错...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有书国学共读





国学君按



亲爱的各位书友好,今天起,我们将一同共读《老子的智慧》。阅读本书可以根据我所拆的6个主题点,每天阅读1章。建议今日阅读完第1页到第28页。

1
有一天,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看着水里的鱼儿感慨说:“小鱼悠哉悠哉地游出来,这些鱼儿真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庄子说:“你也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因为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是否快乐;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会知道鱼是否快乐,这是很明显的了。”庄子说:“我们还是从头讲起吧。你刚才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就说明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才来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庄子和惠子谁说的更对呢,如果说庄子赢了,并不代表庄子说的就对,惠子说的就不对。如果说惠子赢了,并不代表惠子说的一定对,庄子说的一定错。那么到底谁对谁不对呢?是他们两个都对,还是两个都错呢?如果他俩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我们究竟如何判定谁对谁错呢?如果找和庄子持相同意见的人来评判,那么他必然偏向庄子,惠子必然不会心服;如果请和惠子持相同意见的人来评判,那么他必然偏向惠子,惠子自然也不会心服;如果请和庄子、惠子意见都不同的人来评判,那么两方必然不会心服;如果请和两方意见都相同的人来评判,那依然无法评判高下,那么,既然庄子、惠子还有第三方的都无法相互了解,做出评判,那么究竟谁更胜一筹呢?

2
老子认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跟着产生;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没有“有”就没有“无”,“有无”是相待而成的;没有“长”就没有“短”,“长短”是相待而显的;没有“高”就没有“下”,“高下是相待而倾倚的”;没有“音”就没有“声”,“音声”是相待而产生和谐的;没有“前”就没有“后”,前后是相待而形成顺序的。

所以说,所有的比较都是相对的,既然无法解决是非的争论,不如丢下彼此相对观念。因为有“是”才有“非”,有“对”才有“错”,其实,是非对错原本都是虚妄的。

用我的手指头去比别人的手指头,对我来说,别人的指头似乎有什么不对;如果用别人的手指头来比我的手指头,对别人来说我的纸头又有些不对了。用这匹马的标准去比那匹马,这匹马为“是”,那匹马为“非”;如果用那匹马的标准来比这匹马呢,那匹马又为“是”,这匹马又为“非”。诸如此类,以己为是,以彼为非,其实是非之间,并没有太大差异。

3
究其根本,指头和指头,马和马有何差异?指头终是万物中一物,马也是万物中一物,连他们的名称都是人为的,对与不对,孰是孰非,不也是人主观产生的吗?

小鸭的腿虽然短小,但是如果要是把它接长,它反而要忧愁起来,鹤鸟的脚虽然长,但是如果把它砍断一截,它反而会感到悲哀。因此,万物顺其本性即可,“为无为,则无不治”。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我们常以自己的小聪明,妄作主张,固执己见不肯相让,无穷无尽的争论不休,其实,言论愈多,离道愈远,不如虚静无为,顺道而行。



作者:张茗雅,有书智库领读达人。喜欢读书、跑步和语言,爱贫、爱笑、爱卖萌的90后文字爱好者。最喜欢正能量的朋友~~~微信公众号:茗雅书轩。

主播:夏茉,有书签约主播,热爱艺术,于平淡生活中坚持梦想,追寻声音里的诗和远方。喜马拉雅电台:晶声俐语。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点
哦!



 点击“阅读原文”,完成今日阅读打卡


    关注 有书国学共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