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快乐和智慧(春季班随笔,对比台湾国学和西方绘本教育)

 

中国哲学灿烂辉煌,就看我们怎么传递给孩子们。我看到很多儿童哲学老师拿着西方的绘本故事一本正经地教育我们的孩子,我就想起《庄子》中的寓言、《孟子》中的故事、禅宗的公案。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宝库啊。...



一提起中国哲学,我们总是想起国学,特别是台湾味的国学。上海有很多台湾风格的国
学,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烈女孝经,诗书礼仪,大学中庸。基本是100多年前儒家私塾的传承。但我觉得这样的国学对孩子的童年太沉重,特别我们早就不是科举时代了。

中国哲学除了孔朱儒道之外,还有一种独特的快乐和智慧。

春季班的中国哲学课是从庄子开始的,是从死亡这个课题开始的。

多数儿童哲学课程的死亡课程会引用一个西方绘本故事,《一片叶子落下来》。这是一个忧美的故事,是一位美国作家写的关于生命的文章。以一片叶子经历四季的故事讲述生与死之间的微妙平衡,里面谈到了生命的目的和存在的理由,为老人遮荫,让小孩子们有个凉快的地方可以玩耍,用叶子为树下野餐的人扇风。



我们的课堂也播放了这个故事给孩子。而且是第一个视频。紧接着播放了庄子的《鼓盆而歌》和《与骷髅对话》。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在那里敲着盆子唱歌,他的好友不解。庄子解释道:“她起初本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连形体也没有;不仅没有形体,而且气息也没有。在这若有若无之间,她变成了气,由气而变成形,由形变成生命,现在这生命又死了,变得虚无了。在这样生来死往的变化中,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一样。人家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是那样的安详坦然,而我在这里哭哭啼啼的,岂不是不通达生命的道理么?所以我这才没有哭。”。庄子又谈起一次和骷髅对话,骷髅告诉他,人的生死就是从容自得地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在。



我问同学们,你们更喜欢哪个故事呢。多数孩子说更喜欢庄子,因为一片叶子落下来更加沉重,而庄子的生命观更快乐和轻松。

女生“宁”举手发言说,一片叶子中我们活着都必须得有理由的。是啊,生命究竟有没有目的。然而,当西方哲学纠缠于因果律的时候,中国哲学的真正魅力,自然、自由、逍遥而快乐,让中华文明富有弹性和韧性。

所以,我们的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就应该首先去读庄子,学习先得有快乐。

通过电影《阿甘正传》和《卧虎藏龙》

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哲学课有六次课程,老庄两次,禅宗两次,孟子一次,综论一次。为什么没有孔子啊。孔子的文章中小学课本上很多,外面辅导班上的也多。但温情脉脉教化人心只是儒家的一面,孟子的革命精神和浩然之气是另一面。

要做什么样的人,庄子和孟子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庄子的快乐自由,孟子的浩然之气。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西方思想在宗教的桎梏下,一直到尼采之前,何曾有过这样的壮怀千古又自由逍遥的人生观。这样的思想不传播给我们的孩子岂不可惜。

谈起理性和信仰的时候,中国哲学无法匹敌西方。人生观和道德观,西方同样乏善可陈。当康德为了道德,呼唤上帝归来。我们中国人秉承浩然之气,无需上帝也是礼仪之邦;不需要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也有庄子的逍遥自由。

但这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可以给我们孩子的吗。 在我看来,国学中有那么灿烂光辉的思想,孔老夫子的只是一部分,即便是儒家,我们还有《孟子》呢。

更何况,我们还有充满智慧的禅。

禅宗公案,一个个生动有趣。当头棒喝、文殊持剑杀佛祖、一堆牛粪,晒经书。这些故事,孩子们都很喜欢,也很喜欢讨论。而且在生活中拿来就可以用,写作辩论都能用上。



中国哲学灿烂辉煌,就看我们怎么传递给孩子们。我看到很多儿童哲学老师拿着西方的绘本故事一本正经地教育我们的孩子,我就想起《庄子》中的寓言、《孟子》中的故事、禅宗的公案。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宝库啊。

作者 | 和阳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欢迎订阅和阳老师少年哲学与人文通识☺


需要参加我们课程的,可以联系上海少年通识项目办公室黄浦青年联谊会

微信号:HPQNLY

和阳老师微信号:LAONIUHEYANG


    关注 和阳老师的少年哲学与人文通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