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东莞最牛的地方!它走过了500年的风雨

 

六次迁址的横沥牛墟,起于明末清初3月29日清晨,我们拜访横沥牛行时,装载牛只的货车轰鸣声、买牛客和牛经纪的吆...





六次迁址的横沥牛墟,起于明末清初3月29日清晨,我们拜访横沥牛行时,装载牛只的货车轰鸣声、买牛客和牛经纪的吆喝声、牛只的长哞声此起彼伏,呈现出一片兴旺的交易场景。这天恰逢横沥牛行传统的“牛墟日”,全国各地的客商、农民云集横沥,参加设在这里的牛只交易墟市。



中国传统农业的定期市场,华北称“集”,华南称“墟”。横沥牛行总经理杨伟华介绍,横沥牛墟交易地址历经了六次变迁,而每次变迁都有很多故事。据康熙年间东莞县志记载,“二月望日山谷民大集三角山唐家村诸处以农器耕牛贸易曰犁耙会”。三角山唐家村又叫“山塘村”,即现时的横沥水边平巷村。早在明末清初,横沥已经出现了耕牛交易的墟市,横沥牛墟具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横沥河道交错,水路发达,旧时运输主要靠水路。明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有不少商家把牛只运到离渡口不远的横沥旧墟交易,由此形成了最早的横沥牛只交易市场,土名“卖牛埔”。后来,随着牛只交易的繁荣,在牛墟周边,卖牛皮、牛绳、牛嘴笼、牛鼻环,开饭店、开旅店的生意应运而生,形成富有特色的“牛皮市”。之后,在清代至民国期间,横沥牛墟又三度迁址。

到建国初期,牛墟迁徙至横沥镇半仙村众岭荔枝园,据横沥牛行场长朱树轩回忆,上世纪80年代,半仙山有几十亩的荔枝林,荔枝树下栓着的全是牛只。“在那个年代,对于以土地为生的农民,耕牛就是个宝。”朱树轩说,当时每个生产队都需要配备10多头耕牛开展农业生产,因此牛只交易市场十分兴旺。



历经500多年风雨,如今是走向世界的中国四大牛行之一解放以前的横沥牛墟,一直是广东三大牛墟之一(与三水西南、鹤山沙坪并列),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横沥牛墟成为见证了横沥商贸繁华的“活化石”。2012年,横沥牛墟入选“第四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95年1月,现今位于骏马路的横沥牛行开始修建,同年迁入新址。之后,牛只交易量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活牛交易市场,也是全国四大牛行之一。

拜访牛行时,放眼可见数千头牛次第分布在不同的交易区,据朱树轩介绍,这里的牛来自全国各地,有几十个品种,比如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安格斯牛等。这些牛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往珠三角及周边城市。朱树轩还说,深圳市场上90%的牛肉均来自于横沥牛行的牛源。“特别是我们的牛肉很好吃,拉到汕头去做牛肉丸,再卖到国外去,走向了世界。”



横沥牛墟一年比一年红火,除了被反复提及的诚信品质之外,杨伟华还提到,牛行不断吸收国内外专业市场的先进经验,洋为中用,勇于创新经营和管理模式,敢当行业排头兵。

横沥牛墟经历了500多年的风雨沧桑,如今成了横沥一道独特的风景。虽然耕牛正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今天横沥牛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交易的场所,它更多的是一种商业文化的象征。

牛经纪恪守诚信,牛中技艺传承有方提到横沥的牛墟,不得不说这里颇有传奇色彩的牛经纪,牛经纪是牛市交易必不可少的角色。朱树轩说牛的交易与其他产品交易不同,一头几百斤的牛喝的水、吃的食物可能都有近百斤,如果过称的话很难准确评估价值。所以,在横沥牛行里,每一头牛的买卖都离不开牛经纪,在牛行又被称为牛中。朱树轩说:“现在牛行有18个牛经纪,老中青各个年龄阶层都有。”

在横沥牛行,最“牛”的牛经纪应属张杨锦。朱树轩介绍道:“张杨锦13岁随父亲学相牛,一直干到现在,89岁了,干了70多年。”2014年2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向全国观众介绍了张杨锦诚实守信70载的先进事迹。2015年9月《人民日报》刊登横沥牛行的专题文章。横沥牛行也荣获“2015年度全国诚信示范市场”殊荣。



在横沥牛行门口有一个“横沥牛中技艺传承人培训基地”的牌子,据朱树轩介绍,如果有年轻人想学习相牛,都可以报名,达到一定人数后牛行会举行免费的培训班。有些传统手艺人在教授时会留一手,但朱树轩从不藏私,将他所会的都教给了新的牛经纪。

可以说,横沥牛行的牛经纪“牙齿当金使”、恪守诚实守信的品质,铸就了百年横沥牛墟的品牌;而牛经纪们大公无私的宽广胸怀和奉献精神,则让这门传统技艺得以薪火相传。



在2010年11月6日,横沥举办了首届“牛墟风情文化节”,组织各方专家深入系统地挖掘当地的牛文化脉络。在2012年,横沥镇首次将传统牛墟风情节,与现代模具制造业展览会同时举行,展示了横沥由以牛为特色的农耕文明走向以模具制造为特色的现代工业文明的演变,以文化立形象,以风情聚人气。

在各地牛墟渐渐走向没落的今天,横沥牛墟让传统的“物质牛”升华为富有内涵的“文化牛”,并将这种不可多得的民俗文化转型成为文化产业资源,这或许就是横沥牛墟的“牛”人之处。

本文原刊于《文化周末》报528期“城记文化专列”


策划 | 曾理、郑子龙   统筹 | 林玉清
版面设计 | 何德和          本期主笔 | 柯秋彬
执行 | 常雪梅 、郭石磊、柯秋彬、周月娇  编辑|夏觉得



    关注 文化周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